在过春节的时候,我们总是会看到铺天盖地的可乐广告,其中最多的就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由于都是可乐,以至于我一度认为这两种可乐都是一家公司的。直到我看到他们两家互黑的广告,这才明白,原来,他们不是一家人,还互相不对付。

那么他们为啥这么不对付?二者之间的仇又是怎么结下的?接下来,就让我们翻开来历史看一看,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长达百年的爱恨情仇。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之争(能与可口可乐缠斗百年)(1)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可口可乐最早居然是一款壮阳酒!

在1885年药剂师约翰彭伯顿,在美国乔治亚州的药店里,用咖啡因、可卡因、葡萄酒调制出了一款名为彭伯顿法国葡萄酒可乐的药酒。

并且声称这款酒喝了不仅不会醉,甚至还有提神醒脑的作用,简直就是居家旅行、开车上路的必备良药,因此很快就成为家喻户晓的神酒。

但是好景不长,在1920年,美国发布了禁酒令,凡是酒精含量超过0.5%的饮料都是违法。

这可把约翰一下整懵了,眼看着即将破产,他只能硬着头皮改良配方,把酒精换成糖浆和苏打水。

也正是这个缘故,那个风靡全球的“快乐水”——可口可乐就此诞生了。

对于这种神奇的汽水,大家都没喝过,也不知道好不好喝。于是,约翰就宣传说,这套可乐的饮料不仅好喝,还包治百病,不仅可以治疗神经衰弱、头疼等等,还可以壮阳。

就是靠着这种虚假宣传,可口可乐的销量一飞冲天,虽然大家喝过之后发现并没有壮阳的功效,但顶不住这玩意儿好喝啊。

而且在那个年代,虚假宣传又不犯法,也没人能把约翰怎么样。眼看着可口可乐赚得盆满钵满的快,市面上就涌现出了很多可口可乐的模仿者,而百事可乐也是在那个时期诞生的。

它当时宣传的效果是助消化,不过在那个时候,美利坚人民都吃不饱饭,还助啥消化?所以可口可乐根本没把这个拙劣的冒牌者放在眼里。

百事可乐可以说原本是给可口提鞋都不配,直到一个男人的出现,彻底扭转了战局。

可乐市场一直被可口垄断,像百事可乐这种杂牌的根本没人喝,于是几经转手,在1931年被一个纽约商人查尔斯古斯给收购了,他是美国最大love的糖果公司的老板。

原本人家是一个卖糖果的,根本不想掺和什么饮料市场,主要是古斯的糖果店,除了卖糖果,也会卖饮料,特别是可口可乐,一年就卖出了400万瓶,这可不是小数目了。

作为经销大户,古斯就想让可口可乐给打个折,进货的时候能不能便宜点儿?没想到可口可乐店大欺客,根本就不理他,并且告诉他爱卖不卖。

古斯一气之下便收购了百事可乐,打算和可口可乐竞争。他还专门写了一封信去嘲讽可口可乐,表示自己即将进军可乐行业,并且不久就会成功打败可口可乐。

经过了一年的苦心经营,百事不出意外地走到破产的边缘,于是古斯想着反正也快倒闭了,倒不如清仓大甩卖。为了节约成本,他直接拿喝完的空酒瓶来装,价格还不变,由于酒瓶比可乐瓶大一倍。

一样的价格,双倍的快乐,让许多原本喝不起可乐的老百姓们也能咬牙买一瓶尝尝。这么一番折腾,百事可乐起死回生,瞬间风靡北美,成功砍下了一块市场,成为了可口可乐强有力的竞争者。

正当百事可乐打算与可口可乐一决雌雄之时,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宣布参战。这突如其来的战争打乱了古斯的计划,因为在战争年代,糖可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而可乐制作又需要大量的糖浆,因此可乐被限额出售。

就这么一条禁令,整个可乐行业眼看着都要垮台。作为可乐行业的老大,可口可乐可不想坐以待毙。

于是他们马上站出来,表示要把可口可乐以成本价出售,只要五美分,让世界各地的美军战士都能喝到家乡的可乐,然后又把23000袋糖低价卖给军队,因此获得军方一致好评。

美国大兵纷纷表示,对于我们来说,可口可乐跟子弹、粮食一样重要。就这样子,可口可乐不仅没被限量供应,甚至还成了官方指定饮品,赚的是盆满钵满。

不仅如此,可口可乐还随着美军到世界各地建厂,在整个二战期间,他们在全球共建了64家军用装瓶厂,仅美国大兵就消耗了100亿瓶可口可乐,占据了全球70%的可乐市场,将百事远远甩在了身后。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之争(能与可口可乐缠斗百年)(2)

二战期间,百事可乐元气大伤等战争结束之后。百事打算继续采用低价促销的方式来抢占市场,可这次大家却不买账,甚至嘲笑它是底层人喝的饮料。

要知道,低端廉价的定位一旦成型,对品牌来说将是致命的影响。于是百事可乐立马求变,他们先换了包装,用钢制罐装铁瓶替换了瓶装的包装,不过这包装简直一言难尽,引来消费者的一致吐槽。

接着又是广告营销,靠着广告的大量播出,一开始确实吸引了不少人,但是并没有止住颓势。转型的失败让百事的销量惨淡,最终还是只能依靠低价苟延残喘。

直到60年代转机,这才出现。1959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莫斯科举办了一场大型的博览会,美方则是副总统尼克松。

就在博览会正式举办的前一天晚上,百事高管庞纳德肯德尔突然前往美国大使馆拜访尼克松。这俩人是好哥们儿,曾经在同一个海军部队服役。

这次唐纳德深夜到访,必然有事相求。果不其然,他求尼克松帮个忙,在明天展会的时候把赫鲁晓夫带到百事的展台前。就这么简单的要求,尼克松自然答应。

第二天,尼克松把赫鲁晓夫带到了百事台前,然后递给了他一杯百事可乐。赫鲁晓夫顺手接住,这一刻被唐纳德提前安排好的摄影师记录下来,然后大做文章,说赫鲁晓夫喝了都说好,苏联人都爱喝百事等等。

很快百事就摆脱了低端定位,销量开始暴涨,就跟坐了窜天猴似的。

不用担心随时破产之后,百事开始进行战略布局,定位自己的核心用户群体。

当时可口可乐的定位是全年龄段,那么百事应该怎么定?正巧二战的时候,美国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仅1946到1964,这将近20年时间就增加了7800万人口。

因此,在人口分布中,年轻人占了很大比例,这就给百事可乐可乘之机,它将自己直接和年轻人捆绑起来。

比如在广告里边都是这么说的,酷酷的年轻人都喝百事可乐,老古板的父母才喝可口可乐,直接和可口可乐形成对立,一个年轻活力,一个守旧古板。

听着这番操作,百事可乐得到了年轻人的拥护,顺利地从可口可乐的手中抢占大片市场。

原本可口可乐的销量是百事的五倍,通过这一波营销,硬生生拉成了两倍的差距。这一下,可口可乐可慌了,咱们正宗的口味难道真的不如百事吗?

后来可口可乐通过研究发现:百事之所以更好喝,是因为他们加了更多的糖,喝起来更甜,口感更好。

然后可口可乐就开始研究更甜的配方,很快就推出了新可乐,以为可以把百事打得落花流水。没想到口味一变,消费者们立马不买账。

变化的口味让消费者感到不满,可口粉们甚至进行了游街示众,把新可乐倒进了下水道,而可口可乐公司每天至少能接到8000个愤怒的投诉电话。

而百事可乐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好机会,趁机发广告、发图讽刺,这些导致可口可乐的市场占有率下降了40%。

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新可乐仅仅销售了三个月就被可口可乐光速下架,成为了可口可乐历史上最短命的一款可乐。

新可乐无疑是失败的,但对于可口可乐来说,反而因祸得福。在经历了对新可乐的抵制后,消费者们对经典口碑的可口可乐重新燃起热情,这让经典口味的可口可乐重回销量榜榜首。

不过获利更大的还是百事可乐,利用这场冲突,百事占领更多市场,与可口平分天下。

不过,两家的路线虽然不同:可口可乐主攻家庭传统,百事可乐主攻年轻时尚。却在一件事上达成共识,那就是互黑。但这也是两家公司的高明之处,他们虽然在互黑,却不断制造热点,让品牌热度不会下降。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之争(能与可口可乐缠斗百年)(3)

就像蜜雪冰城的魔性营销一样,形成了一个记忆点,当你想买可乐的时候,就会从可口和百事里边选一种,而不会去碰其他牌子,从而形成双雄垄断的局面。

就连百事的总监都发表感慨:没有什么广告能比把可口和百事捆绑起来更有吸引力了。

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在全球碳酸饮料的市场占额达到了惊人的65.2%。

可以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互黑操作使得他们两家在碳酸饮料领域分别占据了半边江山,表面上看是互黑,但是其还具有互助的效果在其中。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之争(能与可口可乐缠斗百年)(4)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资本思维与创新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业的世界里,没有被淘汰的行业,只有被淘汰的产品和过时的商业模式,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上。

一家公司或一个老板,如果创新能力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请记住没有创新力,哪有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