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技术

摘 要:松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缘,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地,海拔在1080~3200m的河谷,平坝,高山和高半山地带,全县现有耕地8274.47hm2,整个耕地分布于半山及高半山的面积为5666.67hm2,占耕地总面积63%,农业生产主要以旱地农作物为主,人均高产稳产农田面积较少。为了进一步增加当地农民收入,近年来,松潘县大力发展食用菌栽培,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对增进农民收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食用菌栽培技术水平,下文结合实践,对食用菌栽培技术作简要论述,希望能为松潘县食用菌栽培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食用菌栽培技术举例介绍(食用菌栽培技术)(1)

1 培养料的选择

松潘县常年种植以青稞、小麦、玉米、洋芋等作物。因此,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可以选择当地木屑和玉米芯、豆杆等作为食用菌栽培的培养料,并与麸皮和米糠进行混合,并将微量元素加入其中,保证培养料的高燥、新鲜。

食用菌栽培技术举例介绍(食用菌栽培技术)(2)

2 培养料的配制

配置培养料的过程中,依照相应的比例将各种培养料(如木屑、玉米芯)等进行均匀混合,利用清水将微量元素化开,充分搅拌,确保培养料的干湿适度。对培养料的含水性进行灵活掌握,合理的调整水量,只有保证培养料合适的干湿性,才更利于菌丝的生长,含水量过低时,会对出菇凉造成很大影响。而含水量过大,反而会导致菌丝出现缺氧,不再吃料,引发原料浪费,还极易引发杂菌污染,通常保持在55%~60%含水量为最佳。

食用菌栽培技术举例介绍(食用菌栽培技术)(3)

3 培养料的消毒

培养料配置好以后需要,及时的进行装袋,之后进行灭菌工作,万不可过夜。将装好的料拿到灭菌锅内进行灭菌,快速升温至100℃,将冷气阀打开,将其中的冷气排除,温度下降至0℃时,将阀门关闭,再将温度升至100℃进行12h灭菌。并对灭菌锅进行检查,避免出现漏气跑气现象,保证灭菌效果,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益,控制成本投入。

食用菌栽培技术举例介绍(食用菌栽培技术)(4)

4 优质菌种的选择及接种

首选适合当地生长,产量高、抵抗能力强的优良菌株,科学合理地进行接种,接种过程当中接种室必须要干净卫生,无污染,对接种室全面消毒,并对各种工具进行彻底消毒,利用75%的酒精对双手进行消毒,规范接种提高接种成活率。

食用菌栽培技术举例介绍(食用菌栽培技术)(5)

5 发菌培养

菌袋接种好之后,放置于20~25℃的培养室进行培养,保持室内湿度达到70%左右,并根据具体品种合理进行调整。菌丝生长至10cm左右便可进行翻袋检查,将受到污染的菌袋及时清除,翻动菌袋,能够为菌丝生长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菌丝生长至二分之一时,对菌袋进行再次检查与翻

食用菌栽培技术举例介绍(食用菌栽培技术)(6)

6 出菇棚场地的选择及建立

建设出菇棚时,必须要远离人们的生活区以及各种畜禽养殖场等各种厂区,选择空旷,光照条件充足,交通便利的区域建设出菇棚,对于场地的土壤进行翻动、晾晒、灌水和消毒等,同时还必须要具备充足的清洁水源,菇棚必须要建设在较高地势上,并保证棚体牢固,保持良好的排水性以及通风条件和保温条件。

食用菌栽培技术举例介绍(食用菌栽培技术)(7)

7 出菇阶段的管理

菌袋经过一段时间生长之后,便进入生殖生长区,当菌丝达到生理成熟之后,便搬运至出菇棚,由于品种不同以及生长环境和种植时间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在出菇时间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为了保证出菇效果与质量,必须要保证菇棚的合理温湿度,同时还必须要保证有利的通风条件。很多食用菌在出菇阶段,加强散射光刺激更利于其生长,如果散射光条件较为充足,其颜色会逐渐变深,而如果散射光的强度较弱,子实体便会呈现较浅的颜色,所以,应当根据品种需求对散射光线进行合理调控,促进出菇量,提高出菇品质。

食用菌栽培技术举例介绍(食用菌栽培技术)(8)

8 食用菌生产中的有害生物及其防治

8.1 木霉

木霉又有绿霉菌之称,在空气,土壤以及植物残体中分布较为广泛,其传播过程中利用孢子进行传播,同时会随同培养料,昆虫,水源以及气流等各种形式,达到传播的作用,尤其是工作人员的衣服与双手,常常是其传播的主要媒介,在培养基中侵入之后,如果遇到适宜的条件,便会大量的繁殖开来,造成巨大的危害性。尤其是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尤其是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未对培养料进行充分灭菌,接种过程中未依照相关程序科学地进行操作,或者遇到高温条件时,便会加重木霉侵染机会,特别是一些多年进行使用菌栽培的菇房,木霉危害更加突出。而且其繁殖力非常强,还可以分泌一些毒素。是威胁香菇生产的一大顽疾,对香菇菌丝生长有着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一旦发生木霉为害,要立即通风降低湿度,以抑制木霉菌的扩展。处于发菌阶段的培养料感病后,可采用 pH 值为 l0 的石灰水或石灰粉进行防治 。

食用菌栽培技术举例介绍(食用菌栽培技术)(9)

8.2 链孢霉

链孢霉生长初期呈绒毛状,白色或灰色,生长后期呈粉红色、黄色。大量分生孢子堆集成团时,外观与猴头菌子实体相似。链孢霉菌丝顽强有力,有快速繁殖的特有机食用菌栽培技术性,一旦大发生便是灭顶之灾,其后果是菌种 、培养袋或培养块成批报废。防治链孢霉,温度控制在 20℃以下,这样链孢霉生长缓慢,可减少污染。

食用菌栽培技术举例介绍(食用菌栽培技术)(10)

结语

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