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好戏大放送(带上眼睛耳朵还不够)(1)

意大利零重力舞蹈团《神曲》演出资料图

晨报记者 殷茵

昨日,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节目单滚烫出炉,10月12日起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涵盖音乐、舞蹈、戏剧等在内的50台演出将轮番轰炸沪上观众的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觉……

音乐:名团集结,民乐生辉

如果说去年艺术节的开幕大戏之一、芭蕾舞剧《长恨歌》是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那么,今年的开幕演出则将以“中国音乐母语与世界对话”。由上海民族乐团创作演出的《海上升民乐》将祭出龚一、罗小慈、马晓辉的最强阵容,著名表演艺术家尚长荣、焦晃、黄豆豆及比利时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塞巴斯蒂安·瓦尔涅也来助阵,作品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为内核,分《风》、《雅》、《颂》、《和》四个乐章展开,这也是艺术节首次使用民乐作品作为揭幕大戏。

有原创力作,当然也少不了大师名团。去年艺术节以一部《舞姬》 惊艳了沪上观众的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今年更是“倾院而出”,捷杰耶夫将携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演绎柴可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三位伟大作曲家的作品,而马林斯基歌剧院则将带来全舞台版歌剧《黑桃皇后》。

此外,迪图瓦携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安德拉什·席夫、安德鲁·曼泽与北德广播爱乐乐团,小提琴演奏大师安妮-索菲·穆特,大提琴家史蒂芬·伊瑟利斯等国外名家名团集结来沪,给乐迷们出了一道左右为难的“选择题”。

舞蹈:大众小众,各取所需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的揭幕,为国内外的舞蹈家们开辟了一片新战场。艺术节期间,由玛莎·葛兰姆和贝莎比·罗斯切德共同创建的以色列巴切瓦舞团带来的《十舞》,上海姑娘谭元元与世界名团首席带来的《谭元元和她的朋友们》舞蹈专场以及闲人舞剧场的《莲花》,将“抢鲜”在这块崭新的舞台上起舞。

为了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摩纳哥蒙特卡罗芭蕾舞团将带来《仲夏夜之梦》,而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与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则同题发挥,以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呈上“俄式”、“德式”两种风味。

偏爱“剑走偏锋”的观众,不能错过意大利零重力舞蹈团《神曲》。舞台上,舞蹈、马戏和哑剧竞相上演,肢体、装置、色彩编织出空灵境界。舞者们在半透明的织物中自由穿梭,在凭空而现的天梯上安然行走。令人惊叹的剧场画面伴随着大师们的古典音乐精粹和当代艺术杰作,神曲的诗作精神与音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戏剧:戏骨飙戏,订制观剧

戏剧舞台上,老戏骨云集。国家话剧院出品的《北京法源寺》是李敖第一部长篇小说首次被改编,导演田沁鑫在舞台上呈现出宫廷、民间、寺庙三重空间,将戏剧事件浓缩在惊心动魄的10天之内。而为了尽可能还原小说,由奚美娟出演的慈禧太后,从逻辑思维到语言方式,再到举手投足,尽是有据可考。在李六乙执导、北京人艺出品的契诃夫作品《樱桃园》中,更可以看到濮存昕与卢芳飙戏。

此外,上海昆剧团重新诠释汤显祖代表作《邯郸记》、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寇流兰与杜丽娘》、张军的《我,哈姆雷特》 将开启“汤祖莎翁”的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球大热的浸入式戏剧《不眠之夜》的首个亚洲版本此次也将在艺术节上作为特别展演项目亮相。跨越六层楼,总面积超过六千平方米的上海McKinnon酒店被改造成剧场,每个观众不仅要带上眼睛和耳朵,更要用双脚跑遍舞台,用双手触摸每一件道具,与演员零距离接触,享受一次“私人订制”的观剧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