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滨河片区规划(淄博优化功能分区)(1)

4月7日,著名的老工业基地淄博召开了一个重要会议。

淄博市委、市政府召开部分功能区管理范围和机构设置调整优化动员会议,会上,市委市政府《关于调整优化部分功能区管理范围和机构设置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

这个《意见》对城市功能区进行了调整优化,主要是做了三项工作:

一是将淄博经济开发区管理范围由周村区北郊镇调整至主城区南部区域,大致范围是昌国路以南、滨博高速以东、S102以北、拟建的沾淄临高速以西。

二是设立淄博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大致范围是鲁山大道以东、鲁泰大道以北、凤凰山路以西、我市与博兴曹王镇交界以南,并将淄博新城区开发建设办公室更名为淄博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管委会,由淄博高新区代管。

三是北郊镇回归周村区管理,张店东部化工区由齐鲁化工区代管,把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委托周村区代管,把淄博新城区开发建设办公室原承担的相关职能划归淄博新区开发建设征地拆迁办公室。

会议的目的是,围绕推进“四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城市发展思路,加力落实“打造公园城市、主城提质增容、全域融合统筹、交通快速通达”的城市发展战略,以区域生产力布局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

熟悉淄博情况的人们清楚,这三项工作,核心是“主城提质增容、全域融合统筹”,张店,作为淄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是这次淄博优化功能分区的“主城”,三项工作全部是围绕主城区张店展开。

第一项“淄博经济开发区管理范围由周村区北郊镇调整至主城区南部区域”,实质是张店向南融合淄川之举;第二项“设立淄博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实质是张店向北融合桓台之举;第三项当中的“张店东部化工区由齐鲁化工区代管”,实质是张店向东融合临淄之举。

此前,回溯到30年前,淄博于1990年修建了有名的张周路,成为连接张店区与周村区的主干道。30年来,在张周路两侧,淄博新城区蓬勃发展。目前,新城区基本完成34个村的旧村改造工作,先后建设主次干道30余条,齐盛湖公园、市文化中心、商务金融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资源要素加速聚集,万达、万科、华润、上海世茂等国内品牌名企相继入驻,区域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也就是说,在张店和周村已经深入融合的基础上,新确定的优化功能分区的三项工作,又力推张店和桓台、淄川、临淄的统筹融合,这就形成以张店为中心而向东西南北扩张的局面,形似“开了一朵漂亮的十字花”。

打造这朵“漂亮的十字花”,源于淄博这个老工业基地深深的危机感。记者观察分析,淄博功能区调整优化,主要出于以下考虑:

一是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淄博作为老工业基地,旧动能改造提升的难度在省内最大,新动能成长需要积累和时间,空笼期较长。用这次会议的话表述,就是“当前,淄博发展面临经济总量下滑、产业结构不优的双重矛盾、双重制约,发展形势十分严峻。”因此,仅靠常规性的按部就班、平推平拥措施,淄博难以实现争先进位,必须拿出超常规的思路、举措和力度,在改革创新中激发新动能、释放新活力”。

二是淄博作为组群式城市,城市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但也存在主城区首位度不高,吸引力、承载力、辐射力不强,区域发展“统筹”的力度不大,“融合”的成效不明显等问题,表现在直观层面就是主城区在全省全国的地位不强。

三是在全国全省交通主干道建设中,淄博“旁落”感比较重,急需寻找突破口。淄博处于传统的胶济线主道上,东西向交通发达,直通济南和和青岛省内两座大城市,物流尤其是货物出海便利,这也是这座城市崛起的重要原因,但在新的南北向高铁规划中,京沪二线高铁走潍坊,淄博处于京沪高铁和京沪二线高铁之间,这是事实上的夹缝。

高铁是具有未来感的交通,淄博处于京沪高铁和京沪二线高铁之间,形成一个“发展短板”,和济南、潍坊相比,落了一个下风。

在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中,淄博处于济南都市圈,但济南到淄博达110公里之上,这个公里数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说济南的辐射,淄博做飞机都得到济南,但谈到产业融合、服务业融合,现实难度还比较大。在这个情况下,淄博在夹缝中求生存发展,就必须自强,而当前最大机遇就是城镇化。

2019年8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明确了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作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的作用,并提出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淄博必须仅仅抓住这个城镇化机遇。

长期以来,淄博的组群式城市发展模式,既饱受赞扬,又饱受诟病,但实践证明,组群式城市模式,不利于服务功能的集约利用,在城市化浪潮中弊大于利。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铁岗称:作为省内知名的重工业城市,淄博组群式的特点使得其产业分布不均衡,而且往往存在重复建设的弊端,产业深度融合度不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整体竞争力。

城市发展,不能只有框架和高楼,而必须有产业来充实。工业化和城市化并驾齐驱,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发展,淄博面临好的条件。作为老工业城市,淄博市先进制造业有基础、有优势、有前景,聚力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是改变全市基础工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的重中之重和根本之举。因此,这次“市委、市政府这次对功能区的调整优化,就是聚焦区县统筹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整合资源要素,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提升,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打造具有强力带动作用的区域板块,架起区县之间融合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促进产业与城市深度融合,形成1 1>2的放大效应,夯实淄博长远发展的根基。”

以产业带动城市发展,必须确定好城市功能分区,确定好城市发展方向,这正是这次会议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三项措施精确得当,为淄博城市规模的壮大发展提供了好的路径。

北向“靓女先嫁”。这次调整优化,将淄博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设在鲁山大道以东、鲁泰大道以北、凤凰山路以西、我市与博兴曹王镇交界以南,包括张店区中埠镇全域,临淄区凤凰镇和朱台镇、桓台县索镇街道和果里镇、高新区四宝山街道的部分村。

眼尖的人会发现,这一板块其实横跨济青高速,将张店经开区、临淄经开区、桓台经开区等部分区域包括在内。这个片区历史上形成了机械和装备制造、新材料、化工、钢铁冶金和采矿业等产业,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可以说是淄博城区突破条件最好的一块,这块区域发展起来之后,张店、桓台、临淄的城区融合将大大加速。

南向改造提升。调整后的淄博经济开发区区域是主城区“南拓”的关键区域,也是淄博传统的老工矿区,区域内有山铝集团、华电淄博热电等一批央企和省属企业,主导产业有冶金、建陶、建材、化工、物流、机械制造等,产业基础比较厚实,但该区域内工矿、建陶企业较多,“散乱污“企业较多,生态环境欠账较多。这次南向改造提升,聚力打造老工矿区转型升级先行区、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绿色生态涵养区,建成后,张店和淄川的城区融合将大大加速。

东向促进产业规模化。张店东部化工区形成于2008年,当时为解决张店东部城区化工污染问题,将新华制药、大成农药等企业从城区搬迁至此。张店东部化工区与齐鲁化工区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联系紧密,但却长期没有充分发挥好齐鲁石化“这棵大树”的作用。这次调整优化,由齐鲁化工区代管张店东部化工区,目的就是真正实现该区域一体化规划、建设、管理,科学布局上下游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推动两个园区集约集群绿色发展,这对于张店和临淄城区的融合发展大有裨益。

张店和处于东西南北的临淄、周村、淄川、桓台的距离都在二三十公里之间,这个距离既具有打破“组而不群”的诱惑力,又具有“破组成一”的种种困难。记者观察分析,在西向和周村成功融合的基础上,在剩余的三个方向上,北向和桓台融合的条件最好,这也是本次淄博设置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的重要原因。重点方向优先突破,“打造一朵漂亮的十字花”,发挥好产业优势,带动不同城区之间连接发展,这是淄博夹缝中求生机的必然选择。从这方面说,本次城市功能区调整优化,攸关淄博竞争力,攸关未来命运。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景阳 周学泽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