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事:近几年的手机真的是高度同质化!

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各种参数营销卖点,都在疯狂内卷......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1)

当然,内卷显然是很有必要的!

毕竟真要是一家独大了,那对消费者肯定不是好事儿。

但尴尬的是,这个内卷越卷越烂是我万万没想到的事......

大刀阔斧砍长焦、IP67/68 防水防尘,体验倒退等等~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消费者不愿换手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2)

只不过这样的局面,也不能完全责怪手机厂商不作为。

因为手机能够创新的点越来越少了,基本接近手机这个品类的瓶颈了。

其实许多手机厂商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与其在 “红海” 强行搞差异化弄各种尴尬营销,还不如在 “蓝海” 开展 “新赛道”~

如华为鸿蒙系统的 “万物互联”、小米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等等。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3)

当然,作为最会赚钱的苹果公司,也早就瞄准了两个 “新赛道”—— 新能源汽车、AR/VR~

而且根据最新消息,苹果公司申请的 “面部接合部和头戴式显示器” 专利已经获得授权!

这就意味着,苹果的 AR/VR 头显,很快就要问世了。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4)

只不过对比前景明朗的 AR/VR 智能设备,苹果汽车可以说是 “命运多舛” 了。

黑科技点满的苹果汽车

作为继 iPhone 后,苹果又一个重量级产品 —— 苹果汽车,那必须要一诞生就要成为最 Top。

根据最新消息,苹果汽车 “公布” 了一项重要黑科技专利:

移动生态系统中的车辆召唤~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5)

简单点说就是,苹果未来会为其 Apple Car 打造一个生态系统。

在这个自主控制系统里,保存了车辆信息、用户设备中的位置信息。

然后该系统就会根据这些信息,结合定制函数,判定用户何时需要车,让车以合适的位置、时间被用户 “召唤”~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6)

有趣的是,苹果汽车这个专利,早在 3 年前就被友商特斯拉做出来了,虽然是 “残血版” 的。

特斯拉将其称作 “Smart Summon(智能召唤)”,是车辆辅助功能~

据特斯拉官方介绍,智能召唤功能支持车辆自主行驶避让障碍物,并能到达车主面前或者车主指定的位置。

但是该功能对场地有一定要求,仅限于在 “私家停车区域和行车道” 使用......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7)

显然,特斯拉这个 “智能召唤” 并不是什么黑科技功能,且实用性不高。

看来对于召唤车辆的 “满血版”,还是得看苹果能否将此专利实现并量产了~

除了车辆召唤,苹果汽车还将会有大量黑科技加持。

其中最亮眼的,当属全自动驾驶系统!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8)

想要自动驾驶系统做得好,除了软件算法,硬件 —— 激光雷达也非常重要!

有了激光雷达,苹果汽车就能时刻 “观察” 周围路况及车辆,并生成详细的 3D 地图信息返回至芯片。

经其计算后,便可向自动驾驶系统发出指令、做出反应~

可以说,苹果为了实现它这自动驾驶系统的愿望,早早就开始做技术积累了。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9)

首先是激光雷达,苹果已在其高端 iPhone 和 iPad Pro 运用上了,主要是被用于提高成像质量和建立空间模型。

当然,苹果更重要的目的是 —— 降低激光雷达的成本!

据供应链消息,苹果正在和四家激光雷达供应商谈判,据悉目前车用激光雷达已从数万美元降至一千美元以下。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10)

其次,为了要处理由激光雷达生成的大量且复杂的 3D 地图数据,芯片的性能、AI 计算能力、数据传输速度都得超强!

只不过嘛,这些东西在苹果看来都不是难题,毕竟自己最擅长就是搞芯片堆叠~

譬如前段时间苹果发布的 M1 Ultra 芯片,简直是把 “胶水芯片” 玩透了!

直接将俩块 M1 Max 芯片 “粘” 在一起了,苹果本来就叼的起飞的芯片,变得加倍起飞了。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11)

与传统的 “胶水芯片” 不同,M1 Ultra 会被软件识别成是一块芯片。

因为苹果用其独特的 “Ultra Fusion” 技术,让俩块 M1 Max 芯片的拥有 2.5 TB/s 的带宽来完成交换信息和数据!

既然苹果有这本事,那么应付庞大且复杂的 3D 城市地图,似乎也不是问题了。

如果有,那就再 “粘” 多几块 M1 Max 芯片组成一个 “M1 Infinity”~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12)

在苹果的幻想里,苹果汽车的全自动驾驶既然都是这么高级别,那么方向盘这个 “多余” 的部件是不是也可以直接干掉了?

还真有可能!

根据前些日子美国监管机构发布的关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最终规定:

允许搭载了可以实现完全无人驾驶的量产汽车没有方向盘、刹车踏板等为人类司机准备的手动驾驶必须具备的控制部件。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13)

甚至苹果汽车的充电方式也很科幻,据苹果注册的专利来看:

苹果会准备许多这样的装置,这些装置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位置,自动对准汽车充电口。

配合自动驾驶,车辆将乘客送到目的地以后,会自动寻找充电桩进行充电,直接省去了我们去车库的时间。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14)

对于果子来说,只要不是祖传的 Lightnning 接口 “优雅” 的鼠标式充电,我都可以接受~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15)

假如苹果汽车真的能在发布时搭载以上黑科技,那确实可以做到跟当年 iPhone 4 发布一样 —— 开启一个新时代!

但正如俗话说得好 ——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本以为苹果可以凭借着对激光雷达、自研芯片、先进封装等技术积累,可以让苹果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成为最 Top 级别。

但根据 2 月份美国加州交通管理局 DMV ,其发布的 2021 年度自动驾驶数据报告来看:

苹果可以说是被中国玩家吊打......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16)

* 图片来源 @36 氪

苹果的自动驾驶测试总里程排名 14,每次脱离平均行驶里程数,为 32km,排名仅为第 22 名......

而且,苹果自动驾驶车辆在 2021 年的接管次数高达 663 次,是所有提交路测报告企业中最多的一家!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17)

* 图片来源 @36 氪

美国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 DMV,一直以来都被公认为是自动驾驶领域最为权威的管理机构之一。

其每年发布的自动驾驶路测报告和碰撞报告,也成为自动驾驶企业技术评判的重要标准。

评判企业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要指标的其中之二,就是车辆接管次数和平均接管里程(MPI)。

令人振奋的是,在这份报告中表现最好的,则是国内的自动驾驶企业 AutoX。

虽然实际路测车辆数只有 7 辆,但全年仅接管了一次,平均接管里程(MPI)为 50108 英里。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18)

* 图片来源 @36 氪

也就是说,苹果的自动驾驶技术,根本不像 iPhone 那样在手机市场中有绝对领先的地位。

不过这也在预料之内,虽然近几年关于苹果汽车的消息是铺天盖地,而且外界媒体也是各种看好期待。

但其实苹果造车的实质性进展的消息,是少之又少。

相反,苹果汽车团队大换血的消息则是越来越多了。

八年造车梦,高层大换血

苹果的汽车项目 “泰坦”,早在 2014 年就已经立项了。

这 8 年以来,苹果汽车团队可谓是命运多舛~

在一开始的那几年,苹果就斥巨资从特斯拉、福特、奔驰、FCA 等公司中疯狂挖人。

甚至因为在特斯拉挖人太多,被其 CEO 马斯克调侃苹果是 “特斯拉的坟墓”......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19)

到处挖角的同时,苹果还注册了 “Apple.car”、“Apple.cars” 以及 “Apple.auto” 三个域名。

一时间苹果造车的野心显露无疑,似乎要像当年 iPhone 一样 —— 在产品设计、用途和技术方面实现全方位的领先。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20)

但很快,苹果造车的进程就遇到众多阻碍。

其中最大的阻碍就是造车团队内部之间的分歧。

一方由苹果前汽车项目负责人 Steve Zadesky 所领导的团队,希望泰坦项目可以开发一辆具备半自动驾驶的汽车产品

另一方则极力想要做到一步到位,打造一款全自动驾驶平台的划时代苹果汽车。

但随着苹果 CEO 库克在 2016 年将 “天平” 倒向了自动驾驶平台这一边后,分歧也迎刃而解了。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21)

然后结局就是,一直领导电动汽车发展业务苹果产品设计副总裁 Steve Zadesky,离开公司。

苹果团队也开始大裁员,超上百名软硬件工程师被解雇,说是要专注于自动驾驶系统。

然而刚解决完内部矛盾,另一个致命问题又来了~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22)

在 2017 年 4 月,苹果获得了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的上路许可,但测试结果不尽如人意。

以至于曾作为苹果自动驾驶项目主管的 Bob Mansfield 坦言道:

在那时的条件下,想让苹果的第一款车型直接上 L4 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几乎是不可能的。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23)

在全自动驾驶系统这条路走不下去后,苹果造车已经被耽搁了不少时间。

库克也意识到苹果造车的步伐早已落后友商许久,于是立马进一步加速。

于是,苹果汽车团队名单上的前特斯拉高管与工程师越来越多。

同时也开始与现代、奔驰、起亚等传统车企进行谈判合作事宜,将希望投向整车制造。

但尽管如此,苹果造车依然没什么起色。

截止至今年 1 月,在苹果汽车项目工作了 7 年的,软件工程项目主管 Joe Bass 离职,并入职 Meta。

据彭博社的报道,苹果汽车的 13 人核心团队中,已经有 6 人在去年离开了苹果。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24)

* 图片来源微信 @车东西

而且就在最近,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在 Twitter 上爆出猛料:

苹果汽车团队已经解散了一段时间。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25)

全自动驾驶,路还很远

随着苹果造车团队被曝解散后,苹果汽车的亮相时间似乎是越来越远了~

按照许多科技公司的惯例,砍掉一些项目是常有的事。

毕竟如果某一个产品距离量产实在太远,再多的投入与研发也只是浪费。

例如小米的 MIX Alpha 环绕屏手机、苹果的 AirPower 无线充电器等等~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26)

更何况这次还是一家非车企的公司想要跨界造车 ——

那就必须经历公司选址、确定制造路线和模式、团队组建、车辆设计、软硬件适配、车辆制造、安全测试和量产等多个环节。

而就目前的爆料来看,苹果造车连这条流程里最早最核心的 “团队建设” 都没完成,更不要说进行后面的事情了......

苹果高速爆胎(苹果汽车要胎死腹中)(27)

距离普通消费者用上自动驾驶汽车,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首先现在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还不能被保证,并且还需要等待相关法规的出台。

新技术的普及也需要时间,车辆前期的售价肯定也是不坑穷人。

但我依然期待,全自动驾驶系统的汽车的量产,因为那将是我们全人类的一大进步!

参考资料:

36 氪:2021 加州 DMV 自动驾驶众生相

车东西:再见,苹果汽车

编辑:斯哥路

编辑:斯哥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