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游戏本领域的进展,可谓一波三折。作为“新人”在2018年发布的第一代小米游戏本,并没有找到发力的正确姿势,虽然硬件配置很高,但在调校上总有一些让人吐槽的小问题。三年时间,小米一直在探寻在游戏本市场的准确发力点,正确答案其实很简单——惟手熟尔。只有历经产品的不断迭代,在技术上积累出自己的东西,才能直击玩家心中最大的需求点。

所以小米的思路并没有错——打造“高性价比”的笔记本一直是这个市场的主导规律,但“配置≠性能”,只有激发出产品的“原力”,才能被玩家们认同。

redmi才是游戏之王(一G之力扫天下同档无敌的Redmi)(1)

传承有序:第二代Redmi G游戏本的小目标

近年来小米在游戏本市场发布的节奏并不慢,而且是小米和Redmi双品牌作战。值得关注的是,Redmi并不作为小米的副牌存在,而是有自己的一套产品哲学。甚至可以说,Redmi对性价比的看法更加纯粹。

2020年8月,Redmi G作为游戏本“新系列”诞生,其首款笔记本出道即被贴上“全能高手”的标签,以出色的性价比杀入游戏本市场。除了相当亲民的价格赢得年轻游戏玩家喜爱外,首款Redmi G游戏本采用的赛博朋克设计、定制的小米G-BOX游戏盒子等元素,也恰是都以独特风格都给市场留下了极深刻印象。

一年后的9月22日,小米带来新一代Redmi游戏本——Redmi G 2021。Redmi对这款产品表达了更高的期望:“Redmi的品牌使命是高端产品大众化,而做一款“同档无敌高性能光追游戏本”,让每一个热爱游戏的玩家,都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光追游戏体验,正是新一代Redmi G游戏本的全新目标。”

“同档无敌”,正是对Redmi G游戏本2021解读的关键词。说实话,Redmi G锁定的,正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中端市场,这样的Slogen会不会在过于高调?第二代Redmi G是否能名副其实?当我拿到Redmi G游戏本2021之后,似乎一切都有了答案——不惧竞争,以力破之。

redmi才是游戏之王(一G之力扫天下同档无敌的Redmi)(2)

反潮流设计:自成体系的赛博朋克风格

如果你的游戏电脑上没几颗LED,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前几年的游戏本将形成上的设计元素用到了极致,要么在灯光布局上怎么花哨怎么来,要么便是CNC金属外壳、指纹解锁,能用的黑科技全都用上,似乎不这样不足以体现其江湖地位。

事实上,首代Redmi G游戏本亮相时候,其独特的赛破朋克设计风格便是一种反潮流的设计,特别是Redmi G游戏本2021,更是抛开了一切干扰视线的背光,为硬核机甲风格带来了更高的识别度。当然,也有人说:不用LED、全金属机身,不过是为了减低成本吧。其实,Redmi G游戏本2021的设计线条均是通过3D激光精雕处理,力图体现出更为精准且有力度的线条。细看其A面设计,其实所有线条都有生长的生命感,通过错位,拉伸,扭曲等故障感图形,勾勒出科幻的街道乃至建筑,将科技与艺术的表达语言拉在了一起。

在此我也要纠正消费者的一些认识,通过CNC打造的金属外壳的确成本上超过塑料外壳,但在散热机能、耐用性上未必就能全面超过工程塑料,某些低廉的金属外壳轻轻按压便有形变,手指上去便会涂满指纹……而且好的塑料加工工艺依旧能够带来CNC一般的一体观感和近于完美的产品细节,而且更易于呈现出设计的奇思妙想。

这完全不是为工程塑料强吹一波,应该说懂的都懂。不仅如此,Redmi G游戏本2021上的设计语言经过传承,实际已经建立起个性化的体系,Redmi将之命名为“赛博空间”(Cyberspace),从设计表达、到色彩解读,以及材质细节等方面树立起游戏本的新风格。

redmi才是游戏之王(一G之力扫天下同档无敌的Redmi)(3)

除整体风格以“返璞归真”的既视感带来人们成长的印迹外,Redmi G游戏本2021外观边角处的小切角设计以及转轴处硬朗的立体线条设计,让整个外观更具有张力;细细把玩,你能发现产品的表面同样可以带来不同层次反馈的细腻手感,这些方面均是产品设计上时间沉淀出的底蕴。

非高刷不电竞:全系标配144Hz

经过首代产品“试水”,小米越来越清楚终端市场游戏玩家需求,这一次,Redmi G游戏本2021全系标配144Hz电竞屏幕,无疑给粉丝们送上了一份大礼。当屏幕不再成为产品系列内部区隔定位的差异时,其反而成为该系列整体竞争优势。

16.1英寸屏幕的搭载并未让Redmi G游戏本2021看起来“笨重”,这主要得益于三面超窄边框设计的采用,提升屏幕视觉延展性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机身体积。摄像头则同首代Redmi G游戏本一样放在了屏幕下部,由于人们视觉通常集中在上半部分屏幕,因此加宽屏幕下边框的做法,并不会有任何突兀或影响视觉体验的表现。

redmi才是游戏之王(一G之力扫天下同档无敌的Redmi)(4)

100%sRGB全面屏加上300nits流明亮度,整个屏幕色彩表现非常出众,无论是游戏还是电影,鲜活生动的画面,带来极强的视觉刺激。在最高画质设定下,Redmi G游戏本2021将《逆水寒》的北宋风华表现得淋漓尽致,精美的游戏画面配上Redmi G游戏本2021出色的屏幕色彩表现力,将大宋的繁华熙攘,热闹风华都复刻在玩家面前。往来不绝的吆喝,鳞次栉比的店铺,川流不息的码头……16.1英寸屏幕仿佛成为了玩家同虚拟世界穿梭的时空门。

而144Hz高刷新率则带来极为顺滑的画面体验,在《极品飞车:热度》一类竞速游戏中,场地的切换、不同赛道的超车,Redmi G游戏本2021屏幕总能抓住电光石火般的机会,将玩家心爱的座驾线条、纹理等细节逼真地还原到玩家眼前。

当然,Redmi G游戏本2021屏幕最强的表现还是在于《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毁灭战士:永恒》、《逆战》等FPS游戏中,高刷新率不仅解决了画面撕裂问题,更重要的是在高刷新率之下,玩家判断力、反应力、射击准确性都有一定的增强效果,即使是萌新玩家,也能在高刷新率下轻松实现自我进步与超越。

显然,全系标配144Hz高刷新率屏幕或许会成为Redmi G游戏本2021拿下主流市场玩家的关键。

听声辨位:超给力的DTS环绕3D音效

在游戏体验上,音频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Redmi G游戏本2021相对宽大的机身让其能轻松置入大尺寸腔体的扬声器,并为声音传播提供足够的空间,其机身底部稳定条设计,不仅为散热留出了空间,更打破了声音传播的阻隔。

DTS 3D 音频通过丰富的耳机数据库和个人聆听资料,实现聆听体验的个性化,其整体音效通对称和非对称式扬声器实现性能提升增强了响度、低音和防失真,让低成本驱动单元的性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最大程度提升用户的享受感。

设计上尽可能照顾声音传播的同时,DTS:X Ultra音效技术配以专业调校音效系统,让Redmi G游戏本2021能清晰还原游戏中的水流声、子弹破膛而出的呼啸声甚至游戏人物踩在碎石子上的摩擦声,各种细节声音的表现,不仅是感官上的刺激,更是玩家“听声辨位”的游戏助力。

redmi才是游戏之王(一G之力扫天下同档无敌的Redmi)(5)

值得一提的是,Redmi G游戏本2021搭载的DTS:X Ultra 支持多达 6 种调谐模式,自动内容侦测,以及用户可编辑的“自定义音频”模式,创建 8 种不同的聆听偏好。自动功能的加入,让DTS:X Ultra 可根据正在播放的内容,自动选择一种内容模式,音乐、电影、语音、游戏等6种标签内容模式供用户选择,分别针对具体内容类型进行优化调谐。

而自定义音频还可供用户创建个人音频偏好的附加控制功能,可呈现更震撼的低音、更响亮的高音,无论是吃鸡还是观影,结合高刷新率的16.1英寸屏幕,都会给玩家带来身临其境的临场感,全方位打造个性化音效体验。

自然操控:高键程 背光的交互体验

对于中高端游戏玩家而言,操控往往是后期决胜负的关键,而即使是入门级玩家,一款舒适的键盘,也能从一开始就让玩家体验到交互的乐趣。对于拥有16.1英寸屏幕的Redmi G游戏本2021而言,搭载全尺寸游戏键盘绝对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但在键盘设计上,小米依旧花费了不少心思。

redmi才是游戏之王(一G之力扫天下同档无敌的Redmi)(6)

主键区方面,WASD独立光标外框,再加上空格键的特别设计,能有效提升玩家操控效率。在具体操控过程中,Redmi G游戏本2021键盘面积较大的双曲面键帽很好地同用户指尖完成了贴合,适中的键距也让用户能很好地避免高效输入过程中的误触问题,而1.5mm高键程带来相当不错的按键回力体验,敲击过程中会带来明显的段落感,对于追求交互和操控体验的玩家而言,这样的键盘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存在。此外,笔记本还贴心地为键盘设计了三级背光调节,以提升用户在夜晚或光线较暗环境下的操控效率。

在触控板方面,Redmi G游戏本2021依旧采用一体化触控板设计,磨砂质感表面带来细腻触感,其触控板操控准确度和灵敏度表现都相当不错,且多手势智能操作也能在日常使用中提升用户效率。触控板的材质上,Redmi可以再花一些心思,怎样才能让笔者这样的油手不留下指纹。

redmi才是游戏之王(一G之力扫天下同档无敌的Redmi)(7)

说完键盘和触控板,不妨再接着聊聊Redmi G游戏本2021的接口。从接口型上来看,USB 2.0、USB3.2 Gen 2、雷电4×1、HDMI 2.0×1、MiniDP 1.4等主流接口一个都没有少,类型上是非常丰富的,而接口布局也特别有意思。

除了将HDMI 2.0×1、MiniDP 1.4两个视频输出接口放在机身后侧,为左右侧留出宽松的空间外,USB 2.0、3.5mm一体化音频接口这两个为外设准备的接口被设计在机身左侧,而两个USB3.2 Gen 2和雷电接口反而在右侧,这并非反潮流的设计,反而是Redmi充分考虑了用户习惯作出与众不同的改变。

就我个人的使用习惯,连接键鼠的USB 2.0放在右侧看似方便了右侧使用,但事实上键鼠的接头往往会挡手,我反而会绕过机身后侧连接左侧接口;而以往在左侧的高速数据接口连接的均是U盘、移动硬盘这样的设备,而它们并不是常备设备,传输数据后便不再使用,置于右侧反而更合理。所以我是非常赞成Redmi G游戏本2021做出的这一变化。

核心动力:定位精准的酷睿i5-11260H

redmi才是游戏之王(一G之力扫天下同档无敌的Redmi)(8)

既要满足游戏玩家对产品性能的需求,又要控制成本,让更多消费者能轻松获得产品,在处理器的选择上Redmi G游戏本2021花了不少心思。在新的11代酷睿处理器家族里面,Core i5-11260H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性能释放不错,官方标称TDP为35~45W,基础频率为2.1GHz~2.6GHz(在可配置的 TDP-up和TDP-down下的性能区间上下限)。

Intel第11代移动端酷睿为intel全新的10nm SuperFIN工艺,使用Tiger Lake架构,性能较上一代提升23%。i5-11260H是第一批推出的移动端标压处理器,这个6核12线程的CPU可睿频至4.4GHz,本身便是面对游戏笔记本和移动工作站产品推出,让Redmi G游戏本2021既满足游戏用户对频率的需求,又满足了大众用户应用时对处理器核心及线程数量的需求。

在Cinebench R20和Cinebench R23这两款针对处理器的测试中(开启极速模式),Redmi G游戏本2021搭载的i5-11260H处理器分别获得533pts(单核)/3625pts(多核)和1383pts(单核)/9787pts(多核),测试数据展示出CPU强大的多核性能,其中多核成绩不仅超越了i5-11400H(i5-11400H的CPU时钟频率比i5-11260H超出100MHz,GPU频率超出50MHz),而且快赶得上R5-5600H的多核成绩了,说明Redmi G游戏本2021在CPU性能释放上做出了不错的调校。接下来,我们通过CPU-Z继续测试,测得分数为593.1(单核)/4146.2(多核),同样印证了不错的多核表现。

除了处理器给予强大的计算能力作为性能保障外,16GB DDR4 3200MHz内存和512GB M.2 PCIe SSD同样也是基础算力的有力支撑。通过Crystraldiskmark测试,测得顺序读取速度为3544.92MB/s,顺序写入速度为2994.97MB/s,这是非常典型的PCIe 3.0规格的表现,而且硬件的随机读写成绩也相当不错。从CPU 内存 硬盘三个点来看,整个基础配置并无短板。

当然,作为一款游戏本,Redmi G游戏本2021选择同酷睿 i5-11260H处理器搭档的NVIDIA RTX 3050显卡同样是关注的重点。

CPU和SSD基准测试:

CPU-Z 593.1(单核)/4146.2(多核)

Cinebench R20 533pts(单核)/3625pts(多核)

Cinebench R23 1383pts(单核)/9787pts(多核)

Crystraldiskmark 3544.92MB/s(顺序读取)、2994.97MB/s(顺序写入)

2216.35MB/s(4K随机读取)、2206.28MB/s(4K随机写入)

赋予光:NVIDIA RTX 3050显卡

RTX 30系列显卡的搭载可以说是Redmi G游戏本2021的亮点所在,其根据用户需求的不同,提供RTX 3050和RTX 3060两个不同的搭档可选,而本次送测的Redmi G游戏本2021搭载了更为亲民的RTX 3050显卡,与Intel Core i5 11260H处理器的组合,更符合大众市场需求。

RTX 3050系列笔记本电脑GPU主要取代之前的GTX 1650系列,但多了RTX光追及DLSS技术加持,显然对大众玩家更具吸引力。RTX 3050虽然是RTX 30系列性能入门款,但是由于安培核心架构变化,它在性能上依然能强于上一代的RTX 2060,同时支持DLSS和光追。具体而言,RTX 3050系列使用的是GA107核心,三星8nm工艺,其中RTX 3050 Ti差不多可以看到RTX 3070一半的水平,拥有2560个CUDA核心,频率1035-1695MHz,搭配128bit位宽GDDR6显存,容量4GB,TDP功耗35到80W之间。

除了性能、光追及DLSS之外,RTX 3050显卡还支持NVIDIA Reflex低延迟模式,笔记本电脑可以在《彩虹六号:围攻》(Rainbow Six Siege)等游戏中实现144 fps和低于25ms的系统延迟。此外,所有RTX 30系列笔记本电脑都包括对NVIDIA Broadcast支持,该应用程序可利用笔记本电脑轻松组建家庭直播工作室,相当于Redmi G游戏本2021除好游戏娱乐外,更具有生产力属性,而这也是具有较高性价比的另一个原因。

在具体的性能方面,Redmi G游戏本2021搭载的NVIDIA GeForce RTX 3050显卡在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TIMESPY EXTREME/Time Spy三项测试中,分别拿下6128/2517/5381的成绩,比上一代GTX 1650强20%~30%左右,这样的成绩已经远远超越我们过去测过的一款功率释放较差的3050Ti的成绩(Time Spy 4725),与一款测得最好的75W 3050Ti也相差不远(Time Spy 6036),如此出色的调校是相当令我吃惊的。

而在整机性能方面,得益于Intel Core i5 11260H同NVIDIA GeForce RTX 3050的组合,Redmi G游戏本2021在PCMARK 10 EXTENDED和PCMARK 10现代办公两种模式下分别拿到6959和6018的综合成绩,在生产力表现上绝对能让用户安心。

GPU基准测试: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6128

3DMARK TIMESPY EXTREME 2517

3DMARK Time Spy 5381

整机性能测试:

PCMARK 10 EXTENDED 6959

PCMARK 10 现代办公 6018

全能型选手:游戏、应用场景及烤机测试

作为一款游戏本,高规格的硬件配置,让Redmi G游戏本2021在游戏测试环节表现同样精彩。在全高清、最高特效下,我们选择《毁灭战士:永恒》、《使命召唤:现代战争》、《全面战争:三国》、《无主之地3》和《英雄联盟》、《CS:GO》等多款主流游戏测试Redmi G游戏本2021的游戏表现,其表现同样没有让人失望,流畅的游戏体验绝对能让玩家满意。

游戏测试:(全高清、最高特效)

《毁灭战士:永恒》 76fps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 63fps

《全面战争:三国》 51fps

《无主之地3》 52fps

《英雄联盟》 128fps

《CS:GO》 113fps

除游戏之外,我再次选择了INDIGO BENCH、V-Ray和X264 FHD Benchmark、X265 HD Benchmark模拟其在各项多媒体应用下的使用情况,测试这套硬件在渲染和解码两方面的性能。

应用场景测试:

INDIGO BENCH CPU 0.950(Bedroom)/2.189(Supercar)

INDIGO BENCH GPU 3.435(Bedroom)/12.781(Supercar)

V-Ray CPU 6538

V-Ray GPU 577

X264 FHD Benchmark 46.48fps,22397.57kb/s

X265 HD Benchmark 25.63fps,2209.62kb/s

Redmi G游戏本2021烤机测试环节如同前面出色的测试成绩,依旧是有不少惊喜的。我依旧采用Aida64进行单烤处理器(测试环境为极速模式、室温25℃左右),通过半小时以上的烤机,i5-11260H的最高功率冲至65.471W,触及100℃的温度墙,最终稳定在86℃、45W左右,其频率也爬高至4389.3MHz,稳定在3900MHz左右,对于一款TDP在35W~45W的基础频率2.1GHz~2.6GHz的CPU而言,这样的性能释放相当惊人,可以说Redmi吸取了市场上一些顶流品牌的性能释放设计,将一块看似平凡的CPU挖掘出极为强悍的性能。

双烤模式,我们在Aida64外开启了Furmark,本以为随着GPU的满功率加入,CPU应该在性能上有大幅下滑。事实上CPU依旧稳定在86℃左右,实时频率依旧稳定在3900MHz左右,有很大原因是180W电源适配器在供电上提供了足够冗余量。

同时,GPU的跑分同样也非常令人满意:这款小米官方标称60W的显卡在双烤的极限模式下最高跑到了75W,最终稳定在83.6℃的温度下稳定在71W左右(如果单烤也能稳定在75W),频率达到1430MHz。我曾见过这块显卡在极限调优散热的情况下能够跑到80W、1530MHz,1430MHz可以说是量产机中绝对出色的双烤GPU成绩了。

散热效率升级:飓风散热3.0系统

无论是游戏本整机性能的发挥,还是长时间高强度下的稳定运行,散热系统都是相当关键的存在。Redmi G游戏本2021之所以能够“横扫同档次竞品”,同其搭载的“飓风散热3.0系统”有着莫大关系。

redmi才是游戏之王(一G之力扫天下同档无敌的Redmi)(9)

在上一代Redmi G游戏本身上,小米推出了由“双风扇 双侧进风 四出风口 三根独立热管 全铜散热模组 S型流线排布”组成的六重散热系统,本身以出色的散热效果备受终端市场大众欢迎,而在Redmi G游戏本2021上,小米将整体散热系统再次升级,新的“飓风散热3.0系统”拥有双 12V 大风扇 五根全铜热管 四出风口配置。海报显示,Redmi G 游戏本 2021 看到背面裸露着两个散热鳍片,中间夹电源接口、网线接口,显然,Redmi G游戏本2021同样极为重视整机散热效果。

Redmi G游戏本2021不仅提升了热管数量,更用大风扇配配上合理设计的出风口,通过内部空气循环,高效地带走热量。经过五个小时高强度测试,Redmi G游戏本2021上整体温度控制良好,其中央位置因为处于GPU和CPU上方,温度略高,但也没有超过43℃,而左右两个部分温度成功控制在37℃左右,而在温度最高的顶部出风口位置,50℃的温度应该和整机热量排出有关,本身Redmi G游戏本2021整个操控过程绝不会有因发主机温度过高、发烫而产生任何不适感。

除散热设计外,Redmi G游戏本2021接口布局也非常有特色,三面布局的方式,左侧为USB2.0和3.5mm音频输入输出口,右侧是2个USB3.1 Gen2和1个USB3.1 Gen2 Type-C,后者支持DP协议显示输出,同时也能用作数据口和为设备(比如手机)充电,背部则是HDMI2.0和Mini DP1.4,再结合小米无线投屏功能,意味着Redmi G游戏本2021可以实现至少4屏输出,同时结合小米妙享跨屏协作功能,可以在笔记本上双开手机屏幕并支持数据互传和隔空编辑,这本身也是小米生态数码产品的特色和优势。

在具体操作方面,Redmi G游戏本2021这样的接口设计是非常有意思的,不光是三面布局,以往是把高速USB,雷电放在右侧,外设USB、音频接口放左侧,这上面反起来,其实我还挺习惯这种布局,其实U盘这些外设不会一直插在上面,但鼠标却要一直插在上面,其实接头处挺挡手的,放左侧则避免这个问题,显然,Redmi G游戏本2021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人性化元素。

游戏软实力:打造差异化的G-BOX

Redmi G游戏本2021能够“同档无敌”,靠的不仅仅是配置的堆砌和让利给用户的定价,更重要的是其在游戏细节方面的定制化和差异化设计。

小米游戏盒子专为游戏本定制设计的G-BOX,全新竞速表盘让中央处理器、显卡、内存、网速等各项进程一目了然,而除整机性能监测外,Redmi G游戏本2021预置“Fn K 性能智选模式”功能,三档性能模式,可自由切换,无论是各种高能游戏,还是影音娱乐,或者是低功耗静谧模式,都能很好地满足用户不同应用场景下差异化的需要。这次评测整个性能测试部分,均在极速模式下展开,性能模式基本上能够带来10%左右的性能提升。需要说明的是,G-BOX监测GPU频率是比较准确的,而CPU频率则有些许偏差。

此外,G-BOX还提供了“宏按键”功能,用户可以针对小米游戏本键盘左侧的5个宏按键进行设置,定义用户希望用到的功能,其设置的范围包含快捷键、应用程序、脚本等,当用户绑定按键后,点击对应的实体按键,程序就能执行对应的操作,对于中高阶玩家而言,这样的设定能极大提升操作效率。

redmi才是游戏之王(一G之力扫天下同档无敌的Redmi)(10)

其它“软实力”方面,Redmi G游戏本2021本身支持WiFi 6无线网络,借助小米生态,无论是与手机还是其他小米笔记本大型文件和高清视频可瞬间实现高速传输,这绝对是Redmi G游戏本2021区别于其他游戏本的关键。开机之时,用户除了输入小米帐号,设置小爱同学按键和小米画报之外,便是设置智能互联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Redmi G游戏本2021在预装了正版Windows、office软件之外,还预装了WPS,给用户办公平台的更多的选择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EF点评:性能释放出色的游戏本新星

历经多年在游戏本市场的探索,Redmi G游戏本2021可以说是小米讫今为止最完美的亮相。看似i5-11260H RTX 3050的配置在市场中并不算起眼,但近于完美的性能释放却让这台产品拥有挑战更高配置机型的绝高的性价比。

特别是当我获知这台产品的首发价格信5699RMB时,无疑是大爱般的存在,要知道,从“618”起,笔记本的价格一直处理高位,无视了开学季和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消费季。敲下最后一个字符时,也就是9月22日产品发布的当天,也希望朋友们第一时间看到这篇文章,抢到这款超高“性能”“价格”比的游戏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