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亳州市创新发展三大战略(看亳州⑦皖北走前列)(1)

“两个加快”看亳州之回顾展望篇

皖北走前列,闯出振兴新路

新年伊始,安徽再次吹响了加快皖北发展的号角。

1月6日,全省推动皖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动员会召开。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推动皖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支持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

皖北发展,一直牵动着省委、省政府的心。

从《进一步推动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到《推动皖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重点举措》,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全方位支持皖北地区的发展,努力为皖北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面对系列政策利好,亳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

什么是亳州市创新发展三大战略(看亳州⑦皖北走前列)(2)

记者航拍亳州城区图(资料图片)

皖北振兴,一直在路上

加快皖北振兴,一直是近年来事关我省发展大局的战略性任务。

在2011年召开的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加快皖北振兴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加大财税、要素支持和合作共建力度。自此,皖北振兴连年出现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上。

自加快皖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包括亳州在内的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就亳州而言,连续多年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领跑全省。

2020年初,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从加快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健全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等10个方面,加快推进皖北地区振兴步伐。

在省委、省政府政策支持下,我市着力推动各项工作“皖北走前列、全省靠前站、全国有位置”。

政策给力,亳州积极作为,综合实力实现新突破,去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迈入全省前八位。牵手沪苏浙,做好产业转移大文章,与沪苏浙3个市(区)、24个园区签订合作共建协议;与上海市奉贤区建立结对合作关系,共建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亳州产业园;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去年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55个、新落地155个;产业集聚不断增强,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1500亿元,规模白酒企业占全省的1/3以上。

乘着东风,亳州不断健全基础设施网络。党的十八大以来,亳州交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今天的亳州,高铁梦早已变成了现实,高速公路横贯东西、直通南北,国省干道纵横交错、连线成网,农村公路通城达乡、进村入户。交通路网的完善,让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更加强健,高质量发展的“血液”更加畅通。

新型城镇化,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亳州持续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市中心城区和三县县城不断“成长”,城乡携手比翼齐飞,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一条条道路连接城乡,一个个公园绿意盎然,城市颜值与气质双双在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通过首次年度测评、居第一方阵。另外,我市在乡村产业振兴、开发区发展能力、社会民生事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新进步。

什么是亳州市创新发展三大战略(看亳州⑦皖北走前列)(3)

涡阳县盛鸿科技生产车间(资料图片)

“两个加快” ,更有针对性

支持皖北发展,我省不断出台新政。

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推动皖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重点举措》《“一市一策、一县(区)一策”推动皖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重点举措》两个文件。

《推动皖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重点举措》提出,充分发挥皖北地区交通、特色产业、农业基础、城乡腹地、人力资源等比较优势,在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前提下,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试验区、生态优发绿色发展转型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推动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力争到2025年,实现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而《“一市一策、一县(区)一策”推动皖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重点举措》,明确了对亳州市及三县一区发展重点和支持举措。其中亳州市发展重点和支持政策明确,重点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历史文化与中医药养生旅游目的地、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力争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从1973亿元增加至2900亿元,规上工业营业收入从1113.7亿元增加至21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43.2%提高到52%。

1月6日,全省推动皖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动员会在合肥召开。而在1月12日至1月17日召开的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推动皖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支持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引导推动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参与皖北绿色食品、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7条千亿级产业链建设;突出产城融合、项目支撑,支持皖北中心城市能级提升和县城建设,促进江淮运河在皖北更好发挥综合效益。

一项项暖心政策,一条条“硬核”举措,充分彰显了省委、省政府加快推动皖北振兴的信心与决心,也为包括亳州在内的皖北地区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省委、省政府‘两个加快’文件对正处于上升期的亳州来说,无疑是一场政策及时雨,对亳州未来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两个加快”文件是以往皖北振兴政策的总结提升,比以往的政策更全面、更具体、更有针对性,以后将主要依据“两个加快”文件支持皖北发展。

对照省级推动皖北“两个加快”文件,市发改委起草了我市落实文件——《亳州市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

“《三年行动计划》是我市贯彻落实‘两个加快’的任务单和作战图,需要多方统筹推进。各级各单位要坚持‘三严三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把推动‘两个加快’同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搞明白、主动抓、抓具体、盯得住,主要负责同志要学着干、教着干、带着干、盯着干,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落地落实,为全面实施‘六一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亳州作出更大贡献。”1月29日,全市深化“一改两为” 聚力“双招双引” 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会议作出这样的要求。

蓝图绘就,全力抓落实

《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目标任务,绘就了美好蓝图,我市将全力以赴推进落实。我市将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扎实推进支柱产业发展。加快推动“六一战略”年度任务清单实施,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发展路径,聚焦现代中医药、白酒、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支柱产业,壮大特色产业优势集群,打造支撑工业发展的“四梁八柱”。扎实推进“扶优育规”,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行动,奋力扩大总量规模。扎实推进园区能级提升,深化与沪苏浙城市城区合作园区共建,推动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亳州产业园尽快开工、实体化运作。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加强与省内外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的创新合作,加强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我市将全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在提升城市能级上下功夫,增强高铁新城、涡北新城功能,有序更新西部片区、涡河滨水片区,启动建设城东新区,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百万人口大城市。我市将在加快县域发展上下功夫,落实“一县(区)一策”,加快培育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营收超百亿元的链主企业,构建错位联动、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我市将在打造特色城镇上下功夫,坚持因地制宜,健全管理机制,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经济强镇、农业强镇、工业强镇、文旅强镇和微型产业集聚区。

我市还将在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上下功夫,大力实施交通重点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亳州机场、阜蒙淮城际铁路亳州段、亳蒙高速二期、徐淮阜高速亳州段等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和构建公、铁、水、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我市将在推进乡村振兴上下功夫,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上下功夫,推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资源均衡布局,引导更多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

我市将全力推动招引实现新突破,聚力引项目、争项目、建项目,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第一战场”,谋准抓实重点项目;全力推动为企优环境,抓法治环境、政务环境、要素环境,让市场主体预期更稳、信心更足、活力更强;全力推动为民办实事,一以贯之稳就业、保民生,暖民心、强保障,防风险、护稳定,真心实意把民生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

--End--

来源:《亳州晚报》

编辑:贺梦茹 校审:奚婷 审核:邓传功

什么是亳州市创新发展三大战略(看亳州⑦皖北走前列)(4)

什么是亳州市创新发展三大战略(看亳州⑦皖北走前列)(5)

什么是亳州市创新发展三大战略(看亳州⑦皖北走前列)(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