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柏寿属于哪个市(叶柏寿地名的起源与演变)(1)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关注

叶柏寿作为地名共有三处。其一为建平县人民政府驻地;其二为建平县太平庄乡和乐村小叶柏寿;其三为河北省围场县朝阳地镇叶柏寿村。后两处均为清末移民自建平县叶柏寿(今万寿)迁入,因地广人稀原无地名,为怀念家乡而使用迁出地之名。属于植入地名。叶柏寿地名起源众说纷纭,其中伊和板升和夜不收占据主流。本文通过对《乌梁海家族族谱》《天聪九年档》《卢龙塞略》《蒙古游牧图》等史籍的综合分析,并通过对乌梁海家族老人的走访,得出结论:

叶柏寿地名源于者勒篾十三代孙叶布舒古英(叶柏寿)之名,是蒙古人的满语名字。地名是以人名地。

1938年以前,今万寿老街称为叶柏寿,今叶柏寿称为牛录河;1938、1939年间,原叶柏寿镇改称万寿镇,牛录河镇改称叶柏寿镇。

历史上叶柏寿曾被称为夜不收、叶博受、夜不受、夜不守、叶伯寿、叶贝守、业柏寿、叶柏树、野不守等等,这些名称都是同一人名叶布舒的汉译不同写法。

一、

起源

由于辽金元明期间民族更迭,燕山以北原有地名,除少数标志性山川如大宁城、老哈河等得以保留外,其余地名均已湮没。《塔子沟纪略》卷三市镇篇,在介绍乾隆三十九年置三座塔厅的情况时,这样写道:“本朝初年,三座塔城内荆榛满地,狼虎群游。自喇嘛绰尔济卜地建寺于城内,于是渐有人烟。彼时三塔俱在,遂呼为三座塔云。初不知其为兴中府城也,迨后种地民人于东塔前掘得石牌一块,两面俱有碑文。前系辽而后系元,首载兴中名目,并有柳城人之语。因以知今之三座塔即古之柳城兴中府也。”由此可见,就连辽兴中府(今朝阳)这样的中心城市都没有留下名字,更何况其他地方。

明朝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朱棣经过四年的“靖难之役”后,无力重建大宁、营州等卫所,于是将这些卫所全部撤到北京周边,燕山迤北为之一空,后来朵颜卫乌梁海蒙古人南下占据此地。明嘉靖二十九年发生“庚戌之变”,蒙古左翼察哈尔部南下,吞并了朵颜乌梁海北半部;喀喇沁、土默特部东进与游牧于长城沿线的朵颜乌梁海部融合,形成了新的喀喇沁部,即明人所称的“喀喇沁三十六家”或“朵颜三十六家”。明朝末年,在与察哈尔部林丹汗的战争中,乌梁海塔布囊苏布地等人逐渐取得了喀喇沁部领导权。后金天聪二年(1628),苏布地等人率喀喇沁部归附后金。从这时开始,朵颜乌梁海蒙古人才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驻牧地。

喀喇沁乌梁海部族人依水草驻牧,原本地广人稀少有地名的喀喇沁地区,开始以地形地貌、动植物特产、人名官职等命名地名。其中以人名官职命名的地名在喀喇沁地区分布广泛,如章京营子、扎兰营子、塔布囊营子、梅林营子、甘珠尔、塔贝营子等,叶柏寿也是其中之一。

天聪九年二月初六,皇太极“编审喀喇沁蒙古壮丁,内外共十一固山,每固山设额真一员。古鲁思夏布杜棱一千五百名,······叶布舒古英一百五十一名······以古鲁思夏布为固山额真”。喀喇沁为十一固山中的一个固山,后来又分为右、左、中三旗。

上文中的叶布舒古英(古英为爵号),在《蒙西营子乌梁海家谱》中译作叶柏寿,他的支系驻牧于今万寿一带,故以人名地称为叶柏寿(叶布舒)。

有清一代,满族、蒙古族人叫叶布舒这个名字的人很多,皇太极的四子就叫叶布舒。美籍华裔学者朱学渊在《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噘哒与吐火罗斯坦族”章节中说道:“阿巴嘎”,是通古斯——满语的“天”字,它是女真民族的一个重要姓氏。北方诸族的人名“阿伏至罗”“阿保机”“渥巴锡”“叶布舒”等,则都可能是由它衍生出来的。

二、

证据

1.原盖子庙喇嘛宝永成口述,证明叶柏寿是蒙古人名。

2015年8月25日,笔者采访原建平县政协委员、曾在蒙西营子乌氏家庙吉结寺(俗名盖子庙)出家的宝永成喇嘛,老人时年101岁,耳聪目明,手脚灵便,还在用蒙医蒙药为人治病。老人家告诉我说叶柏寿是乌梁海蒙古人名,地名源于人名。

2.1984年建平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建平县地名普查一览表》对叶柏寿地名解释如下:

松柏茂密说,传说此地在清初原本森林茂密,苍松古柏很多,当地居民取其叶密柏多长寿之意而名之曰叶柏寿。

叶布雄阿勇说,传说当地有蒙族官吏名为叶布雄阿勇,后以人名为地名,简化为叶柏寿。

清光绪三十二年前为夜不收,光绪三十三年后为夜白首。

上述两种说法,第一种“松柏茂密说”牵强附会,几无可信度;第二种“叶布雄阿勇说”与蒙西营子老人传说相符,叶布雄阿勇是叶布舒古英同名异写。

3.《蒙西营子乌梁海氏族谱》证明叶柏寿确有其人,以人名地不止一处。

2019年4月间,笔者采访《蒙西营子乌梁海氏族谱》编写人,73岁的乌相魁老先生。乌老先生幼年曾就读于赤峰蒙中,蒙汉皆通,学识渊博。老先生告诉我说,家谱中详细记载着祖先名字,其中就有叶柏寿(叶佰叔)这个人。而且蒙西营子蒙古人祖辈相传,说叶柏寿地名就是因为祖上有位叫叶柏寿的官员率部驻牧而得名。叶柏寿死后葬在今官坟,所以建平县有两地由他而得名:叶柏寿和官坟。

叶柏寿属于哪个市(叶柏寿地名的起源与演变)(2)

图为《建平蒙西营子乌氏族谱》节选(未标蒙语的名字为本作者加注)

上述家谱中的格日宝罗德,即革儿勃罗,又称格哷博罗特,者勒篾九代孙,朵颜卫都督和通(花当)长子,因早丧于其父,由其长子革兰台袭爵。格日勒泰长桑,即革兰台。格日勒泰是名字,长桑(宰桑)为爵号,有宰相之意,为喀喇沁右旗、中旗祖。次子图鲁巴特尔,又称脱力、图鲁巴图尔,为喀喇沁左旗祖。

革兰台嫡子四人,长子恩和(恩克、影克),次子昭图(明人称其为长秃,獐兔),三子莽古岱(猛古歹,土默特左旗祖),四子敖木格图(斡抹图,明人称其为鹅毛兔)。

因为乌梁海部落以游牧为生,每一支部落占据一条河的流域。革兰台次子昭图支系占据了土里根川(即今牤牛河流域,包括今建平县富山、叶柏寿、万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的公营子、甘招、水泉),其中:

班第(班迪)部驻牧地为今蒙西营子,名其地为努鲁尔虎村。《大清一统舆图》、《大清皇舆图》标注此地为努鲁尔虎三村,后讹为牛录河村,又简化为牛河。

塔尔泰(应译为塔日巴)驻牧地为今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水泉乡前塔贝营子村,地名塔日巴,简化为塔贝。

塔尔泰之子干卓尔部驻牧地为今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甘招乡,名其地为甘珠尔,后简化为甘招;(公营子、甘招、水泉,本是喀喇沁右旗牧地,1961年4月划归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叶布舒古英部驻牧地为今万寿老街一带,名其地为叶布舒(叶柏寿)。叶布舒古英有五子,长子通楚巴、三子西达住今喀左县公营子,因长子通楚巴之孙嘎日玛色仍任旗协理,爵位为辅国公,人称地名为公根号绕,即公的府邸,后简化为公营子。(嘎日玛色仍之子那逊额尔德尼袭辅国公爵。乾隆皇帝于四十八年八月二十二日途经其地,曾“诣公额尔德尼村庙拈香”;那逊额尔德尼长子旺吉拉官至乾清门行走)。叶布舒次子伊吉俄、四子西迪无后。五子西塔特按照蒙族习俗继承家业住今万寿,亦无后,所以今万寿老街没有蒙古族居民。

另外,恩和(影克)曾孙代青和硕齐部驻牧地为今建平县喀喇沁镇,因喀喇沁右翼札萨克府曾住此地,后经三迁(龙山、花山、柏山)到今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镇,故名此地为小喀喇沁。

根据地名命名“名从主人”的原则,笔者认为地名的解释权也应遵循这一原则,蒙西营子乌梁海蒙古人对叶柏寿地名的解释,具有权威性。

4.《大清太宗文皇帝实录》等文献的记载,证明了蒙西营子族谱所记载的人名,在历史上都是真实存在的。

据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藏,清康熙年敕修的《大清太宗文皇帝实录》记载,天聪九年二月初六,皇太极“编审喀喇沁蒙古壮丁,内外共十一固山,每固山设额真一员。”原喀喇沁部台吉及壮丁(内喀喇沁)编为蒙古八旗和土默特右旗,朵颜乌梁海塔布囊及壮丁(外喀喇沁)编为土默特左旗和喀喇沁旗。“古鲁思夏布杜棱一千五百名,万丹伟征一千六百一十五名,卫寨桑八十四名,阿济格阿玉石一百五十四名,代青和硕齐三十五名,西里克四名,额马尔克尔察二十名,马济塔布囊四百二十八名,德尔登塔布囊四十一名,德尔格尔塔布囊七十四名,巴珠尔塔布囊二十五名,叶布舒古英一百五十一名,班第三十一名,噶尔玛、布尼思希、干卓尔三人共二十名,塞冷六百五十六名,琐诺木塔布囊四百一十名,纳木什里、达尔马什里共十七名,叶白舒二十一名,以上壮丁共五千二百八十六名,以古鲁思夏布为固山额真。”

叶柏寿属于哪个市(叶柏寿地名的起源与演变)(3)

《清太宗实录》天聪九年二月初六

《天聪九年档》及《满文旧档》对这一事件的记载也很详细,但名字用字稍有不同:古鲁思喜(辖)布、万旦卫征、卫斋桑、小阿育西、戴青和硕齐、德(得)勒(尔)格尔塔布囊、班(巴)珠尔塔布囊、噶尔马、色冷、纳木西里、达尔马西里、叶伯(白)舒。

其中,古鲁思夏布杜棱、万丹伟征、卫寨桑、阿济格阿玉石、代青和硕齐、西里克、额马尔克尔察、马济塔布囊、德尔登塔布囊、德尔格尔塔布囊、巴珠尔塔布囊、叶布舒古英、班第、噶尔玛、布尼思希、干卓尔等人,属于革儿勃罗(格埒博罗特)长子革兰台后裔,后来编为喀喇沁右翼旗。康熙四十四年,万丹伟征后裔繁衍,编为喀喇沁中旗;塞冷、琐诺木塔布囊、纳木什里、达尔马什里、叶白舒等人属于革儿勃罗次子图鲁巴图尔(脱力)后裔,顺治年间编为喀喇沁左翼旗。

5.上述人物在《卢龙塞略》中亦有记载。

《卢龙塞略》卷之十五考部《贡酋考》载:朵颜卫花当子“长秃,都指挥佥事,三妻,子六。嫡子三,曰打巴,曰把来,曰暖台。二妾,子三,曰董一,曰秃者,曰兀亮。共部落三百余名,在省集境界驻牧,直界岭口五百余里,西南至贡关如之。附属西虏把都儿。”“省集”即“僧机”谐音,燕山迤北共有两处窟窿山,其一为凌源南部的月亮山,其二就是建平的窟窿眼山。按照卢龙塞略所述里程考之,长秃部落驻牧地“省集境界”可以确定为今建平窟窿眼山下的牤牛河一带。打巴,即塔日巴(家谱错译为塔尔泰)。暖(方音为nan)台,即南泰,叶布舒古英之父。

《卢龙塞略》卷十一《纪部》,记载了万历三年正月,戚继光部下在聂门之北安,俘获长秃并囚于董家口,三月初一长昂率大小四十余人到关前求情、盟誓,戚继光奉旨释放长秃一事。“长秃,长昂(音zhang nang)之亲叔,与义院提调陈中结父子,以手伤一刀擒。”“长昂率各头目等俱钻刀下······总理(戚继光)允行,即释长秃,鼓乐布帛导出。”长秃(音zhang tu),即昭图,为蒙西营子乌梁海氏之祖。

6、《蒙古游牧图》所标记的满语地名证实此地名为叶柏寿(夜白兽)。

《蒙古游牧图》制作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绘制者接受指令,“详查本旗游牧地”。因此,图片中大小地名、江河支流、各方向之里数及边境之地,无所不包。乌云毕力格教授认为,这些地图给我们留下了内外蒙古地区数以千计的蒙古语地名的原始资料。在《日本天理图书馆所藏手绘蒙古游牧图及其价值》一书中他这样评价蒙古游牧图:

天理图书馆所藏蒙古地图的一个极其珍贵且不可替代的价值就在于,它给我们留下了内外蒙古地方的数以千计的蒙古语地名的原始资料。······利用天理所藏地图,······完全可以用来准确复原汉籍中的蒙古地名。······完全可以用来恢复已经被改成其他民族语言文字的蒙古历史地名。比如喀喇沁、敖汉、土默特等地的地名,现在大部分已经成为汉语地名,这些汉语地名只能依靠这些历史地图可以复原其原名。······(但是)汉译文没有太大的价值。

乌云毕力格教授汇编的45幅《蒙古游牧图》中,没有喀喇沁右旗游牧图。但是《喀喇沁中旗游牧图》的周围记载了右旗的一些地名。其中在建平县南部有满语叶布舒(汉字夜白兽)地名一处,充分证明了喀喇沁蒙古人对此地原本称呼为叶布舒(叶柏寿)。另外《喀喇沁东旗游牧图》(东旗即左旗)中,在建昌县东北、今101国道方向有三官店子地名(今名三官甸子),由此向东北的路上标注为“叶布舒方向道路”,说明建昌县(今凌源市政府所在地)东北方向有叶布舒地名,与现代的实际情况相吻合。

叶柏寿属于哪个市(叶柏寿地名的起源与演变)(4)

左图为《喀喇沁东旗游牧图》局部 右图为《喀喇沁中旗游牧图》局部

上述史书的记载相互印证,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证明叶柏寿其人是真实存在的,叶柏寿地名是以人名地这一说法是真实可信的。

综合《建平县地名普查一览表》《蒙西营子乌梁海氏族谱》《清太宗实录》及《卢龙塞略》《蒙古游牧图》等官方文书,得出结论:叶柏寿地名起源于后金天聪年间,朵颜卫都督革兰台的重孙(者勒篾十三代孙)叶柏寿,即叶布舒古英率部在此驻牧,此地遂呼为叶柏寿(音)。

三、

曾用名

叶柏寿得名之初,因周边只有蒙古族人而无汉族人居住,是否翻译成汉字,用哪几个汉字规范地名,没有资料记载,笔者在后来的史籍中找到了多种汉译写法。

1.夜不收

A.据笔者查到的资料,关于叶柏寿地名的官方记载,最早出现于清雍正十二年,八沟厅理事同知张镠编撰的《雍正八沟厅备志》中,称为夜不收。《雍正八沟厅备志》里墟篇记载:“厅治北境:列山梁、杨树沟、密云沟、樱桃沟、牛录河、锡喇陀罗海、夜不收、中关营、卧佛寺、公营子、长格尔、甘珠尔、双洞子、朱勒格、驾马台······”。

这里的“夜不收”就是叶柏寿(今万寿);“甘珠尔”即今甘招······

B.成书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的四库全书《钦定热河志》中,按照《雍正八沟厅备志》里墟篇加注了里程。卷五十三疆域五,平泉州(乾隆四十三年升八沟厅为平泉州)篇:牛录河在州治东北二百二十里,南接建昌县属喀喇沁左翼界;锡喇陀罗海,在牛录河东二十里;夜不收,在锡喇陀罗海东三十里;中关营(中关,准嘎日,左翼之意),在夜不收东四十里······。

C.光绪十三年版《承德府志》沿用了《钦定热河志》这一说法。

D.光绪十年版《畿辅舆地全图》也标注为夜不收。

E.《钦定盛京通志》《清高宗御制诗》记载为夜不收村。

F.乾隆五十五年(1790),朝鲜诗人柳得恭作为朝鲜使臣到热河(今承德)祝乾隆皇帝八十大寿,由沈阳过朝阳,去往承德,路过夜不收(今万寿)并且在此住了一宿。在《滦阳录》写道:“未至建昌县六十五里,站名夜不收”。并作诗称“乐土无如夜不收”。

2.叶博受

乾隆四十八年《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乾隆帝起居注》《大清乾隆朝上谕档》记载为叶博受村。

《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八月庚辰,······是日,上驻跸叶博受村广慧寺行宫。

《乾隆帝起居注》:八月二十一日庚辰,上诣广慧寺拈香,驻跸叶博受村广慧寺行宫。

《大清乾隆朝上谕档》载:乾隆四十八年八月二十一日,赏喀喇沁王拉特纳锡第于叶博受地方新建庙名匾一面,广慧寺。

叶博受,即夜不收或叶布舒的谐音。可见皇帝的三套秘书班子都是认可叶博受(叶布舒)这个地名的。

3.夜不受、叶伯寿、叶柏寿

光绪十七年(1891)十月初九,敖汉旗爆发了金丹教(俗称红帽子)事件,清廷随即派直隶提督叶志超率军镇压。热河都统德福在奏折中写作“夜不受”;叶志超在奏折中写作“叶伯寿”“叶柏寿”。

建国初期的热河地图也曾用过叶伯寿这个名字。

4.夜不守

《徐愚斋自叙年谱》记载:“(光绪十八年)十一月初一日,在建昌街(今凌源)宿。初二日,······行四十里到王胡子店尖,又行三十里至夜不守止宿。······”

5.叶贝守

1913年民国二年周正朝撰《昭乌达盟纪略》(又名《蒙事纪略》)记载为叶贝守。

6.业柏寿

民国十三年(1924)建平县万寿镇北三家村的早期共产党员白海风,在《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通讯录》永久通讯录一栏留下的联系地址为“热河省建平县业柏寿街复合隆商号转北三家村”。

7.叶柏寿

1930年(民国十九年)《建平县自治区城乡镇全图》称为叶柏寿镇。

1931年(民国二十年)田万生主编的《建平县志》的记载为叶柏寿乡。

1941年由喀喇沁右旗公署编纂印行的《蒙地概况》标记为叶柏寿村。

8.叶柏树

1941年伪满洲国政府出版的《农村户别概况调查报告书》中称为叶柏树村。

叶布舒这个蒙古人名字在汉译过程中,由于用字不规范,出现了很多异写:

如天聪九年二月编审喀喇沁壮丁时,《天聪九年档》及《满文旧档》分别记载有叶布舒古英、叶白舒、叶伯舒;

《钦定八旗通志》记录有叶伯寿;

《蒙西营子乌梁海氏族谱》译为叶柏寿;

乌成荫著《蒙古族乌梁海部落史》和《建平县少数民族志》译作亚巴苏;

《喀喇沁左翼旗乌梁海氏家谱》译为业伯苏;《辽夷略》《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则译为夜不收。

综上所述,叶柏寿地名,官方资料多称为夜不收或叶博受;其他资料写作夜不受、夜不守、叶伯寿、叶贝守、业柏寿、叶柏树、野不守等等。使用叶柏寿之名始于光绪年间,这些名称都是叶布舒这一蒙古人名满语汉译的不同写法。

四、

作为地名,夜不收系蒙古族人名叶布舒的异写,不是明朝侦察兵的俗称

研究“夜不收”的著作也很多,大多把建平的夜不收当作明朝军队侦查人员夜不收的活化石来研究。但是都忽略了夜不收作为人名使用这一现象。

学界一般认为夜不收是明朝的一个兵种。打开百度搜索“夜不收”,其解释主要分为三大类:其一为明朝军队的兵种,明清小说、戏剧中多有提到作为侦查人员的夜不收;其二为古诗词中所称某某景物“夜不收”;其三为一种南方小吃店名。

但是,夜不收,早就作为乌梁海蒙古人名出现在明朝史志当中:

1.明朝人张鼐于天启年间所著《辽夷略》中载有:“朵颜卫夷酋有把伴者,子二。次孛儿败。孛儿败子三,长莽斤儿,次敖毛兔,三孩四······孩四二子,曰色令、曰夜不收······”;这位夜不收,虽不是昭图之孙,但其名应为叶布舒。

2.《明神宗实录》卷四八六载,万历三十八年三月“己丑······将赖晕歹、蟒斤儿、阿只勃来、小长秃、哈劳木、失王烧饼、来子、夜不收等八家部落三十六年秋冬二季的贡赏、额赏全部革去······。”万历三十八年(1610),距喀喇沁部归附后金还有18年,距皇太极编审喀喇沁部壮丁相差25年。赖晕歹、蟒斤儿为长昂之子,夜不收与其同为八家乌梁海部落酋长之一。这位夜不收应该就是天聪九年(1635)二月初六编入喀喇沁旗的叶布舒古英。

可见,夜不收作为蒙古人名早已有之,且不是个例,夜不收就是叶布舒的谐音。但是用夜不收来翻译蒙古人名,容易使人望文生义,从而产生歧义。乾隆皇帝就犯了这样的错误,以至影响后世200多年。

清乾隆四十八年,乾隆皇帝回盛京谒陵途经此地。八月二十一日晚上来到夜不收村(今万寿桥东),到广慧寺内拈香,并驻跸于喀喇沁郡王喇特纳锡第在广慧寺旁边特意为其修建的行宫(今万寿广惠营子即由广慧寺而得名)。

乾隆皇帝使用夜不收这个官方志书上的地名作诗,并在释文中错误地认为夜不收地名就是因为俗称“夜不收”的明朝侦察兵在此驻扎或活动过,并以此名村。《钦定盛京通志》《高宗御制诗》都载录了乾隆在此所作的一首诗,诗中自注如下:

夜不收村旧有此梵宇,今赐名为广慧寺。上年喀拉沁王拉特纳锡第请于寺侧构傋行馆数楹,屡谕未允,而恳请诚切,念其抒忱自効许之。按:夜不收在明季为军营侦探人之俗名,其时或于此遣人访伺敌情,夜行昼伏,后遂以此名村。今则中外一家,远至伊犁可以万里宵行。因感夜不收之名,益殷然于保泰持盈之匪易耳。

乾隆皇帝“因感夜不收之名,益殷然于保泰持盈之匪易耳”,所以宁愿相信明朝时期“或于此遣人访伺敌情,夜行昼伏,后遂以此名村”。叶柏寿距离长城沿线最近的直线距离有120多公里,朵颜乌梁海部蒙古人早已占据此地,作为明朝侦察兵的夜不收不可能到如此远的距离活动。即使在此活动,乌梁海蒙古人也不可能用夜不收兵种之名来称呼地名。所以“于此遣人访伺敌情,夜行昼伏,后遂以此名村”的情况不可能出现。

综上,地名夜不收不是明朝侦察兵的俗名,而是乌梁海蒙古人名叶布舒的谐音。

五、

地址的变迁

今万寿老街原名叶柏寿,今叶柏寿称为牛录河(本名努鲁尔虎村,后讹为牛录河,又简化为牛河)。

1933年2月,日本关东军进攻热河(今承德),3月3日占领叶柏寿(今万寿)。同年北票至承德的铁路动工,在牤牛河南岸修建叶柏寿车站,后在火车站对岸设立牛录河镇。1934年又修建叶赤线,1935年底通车。这样叶柏寿车站就成了锦承线、叶赤线两条重要铁路的交通枢纽,并随之扬名国内外,以至于许多外地人只知叶柏寿车站而不知建平县。

1938年日伪出版的《建平县政概略》,叶柏寿镇与牛录河镇的略图是画在一起的,称为叶柏寿图。图中标注牛录河镇向东为“赴叶柏寿大道”,说明今万寿在当时还叫叶柏寿。牛录河镇原址在今康复医院(原工商局办公楼)至十字街一带。

1939年日伪出版的《建平县一般概况》中,牛录河镇与叶柏寿镇是分别画的,牛录河镇的图上向东标注为“赴万寿”大道,说明今万寿之名在1939年已经开始使用。叶柏寿警察署也由东边的叶柏寿搬到了西边的牛录河镇。叶柏寿这个名称从原地(现万寿)挪用到现在的车站和县城一带,原叶柏寿(今万寿)只好用东门老爷阁之名称呼为万寿了(老爷阁系其俗名,本名万寿阁)。

1954年7月县城由新邱(老建平)迁至今叶柏寿。

1956年依村名建立叶柏寿镇,从此成为建平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作者单位:建平县叶柏寿街道)

作者:刘志军

来源:CPN地名溯源2020年第06期

选稿:耿曈

编辑:计梦菲

校对:吴雪菲

审订:李春燕

责编:刘言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