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科幻情怀(大片的跳票史简直是一场场漫长的马拉松)(1)

//

科幻电影《三体》跳票了!跳票什么意思?就是电影原制片孔二狗和导演张番番给我们画的科幻巨制的大饼没有兑现,原计划与今年7月在国内上映的《三体》被无限期推迟,成了一张空头支票。

消息一出,一些原著粉和科幻迷反而格外兴奋,纷纷叫好。

三体科幻情怀(大片的跳票史简直是一场场漫长的马拉松)(2)

作为一个目前国内尚处于真空状态的科幻IP电影,《三体》的这次跳票让我们重新审视大片的制作境遇。如果我们回头看,会发现除了《三体》,一些大片的跳票史简直就是一场场漫长的马拉松。鉴于大片制作中普遍存在的“跳票”现象,这里有一份电影制作团队必看的大片防跳票指南,可以让那些心怀十亿票房的电影梦想家扫扫雷,早日让自己的片子定档上院线。//你的情怀是否足以撬动爸爸们的口袋?说到跳票,你们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大鱼海棠》吗?这部片子当年可是被圈内成为《大鱼神坑》啊!

《大鱼海棠》源于梁旋、张春对“中国式宫崎骏动画电影”的憧憬,可以说始于情怀。然而,主创们往往像星巴克里谈创业的年轻人一样,剪出一个10分钟的预告片就开始兜售梦想,寻找投资。一旦没有合适的投资人和合作公司,项目就会被无限期搁置。此外,单凭几个编剧,画师和后期是不能撑起一部大制作的影片。这时候,对于导演来说,投资人成了爸爸,团队的员工是爸爸,就连影迷粉丝也成了爸爸。如何让这些爸爸们看到影片的价值,愿意为之付出金钱,人力,需要的不仅是诚意,还有实力。

三体科幻情怀(大片的跳票史简直是一场场漫长的马拉松)(3)

首先,导演就要量力而行,没有这个金刚钻,就别揽这个瓷器活。既然揽了,那就要正确估量项目的难度,尽快组织一个成熟的团队。而不是像《大鱼海棠》一样,在推翻分镜和修改剧本中耗费时间和精力,把找中期团队的钱先拿去找音乐制作。这样的情况下,还能信口许诺上映时间,简直是痴人说梦。所以,缺钱事小,拿了钱不按流程办事才是电影跳票不可不防的雷区。翘首以盼的影迷们才是电影最后的买单人,这种过度透支的期待值是否最终会被电影的上映掩盖还是要看作品说话。十二年,媳妇都熬成婆了,《大鱼海棠》能否惊艳众人,只有导演自己清楚。//别死在特效和后期的路上如今的大片,不管是枪战,古装还是动画电影,特效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个制作环节。一部电影除了完成剧本部分的情节拍摄,其实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花在特效和后期的处理上。

三体科幻情怀(大片的跳票史简直是一场场漫长的马拉松)(4)

作为“科幻元年”巨制的《三体》,特效的优劣直接影响这部片子的观感好坏。而《三体》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本打算将特效交给好莱坞制作,之后又阴差阳错的换成了曾参与制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VHQ,直到现在该团队又退出。这样频繁的更换特效公司,再加上在项目执行期间,因为后期特效不断增加的电影预算,急于求成的《三体》想要在一年的时间完成全部的后期几乎不可能,这直接导致了这部片子的“流产”。

三体科幻情怀(大片的跳票史简直是一场场漫长的马拉松)(5)

这种情况下,一部大片想要逃脱跳票的魔咒,应该从一开始就把后期特效问题纳入项目的筹备计划之中。考虑好作品的体量,找什么样的特效团队,以及特效制作什么时间开始介入,都是影响电影如期上映的重要指标。很多电影不是死在特效上,就是死在做特效的路上,电影《爵迹》已经是血淋淋的教训,相信一部分书迷正是害怕心中的科幻大片毁在“五毛特效”的手里才宁愿片子不要上映!//跳出“改编IP”的漩涡其实,跳票不只是中国特色,在好莱坞等国外公司制作的大片也经常有跳票的片子。最近刚刚上映的《魔兽》就是其中之一。

三体科幻情怀(大片的跳票史简直是一场场漫长的马拉松)(6)

十年磨一剑,《魔兽》也算是不负玩家们期待。作为游戏改编的IP,这类电影经常是“习惯性跳票”。除了自持粘性极高的粉丝群体,”改编IP”在将版权卖给电影公司的同时又会有所保留,希望全程参与电影制作,这就容易造成剧本的沟通障碍。比如暴雪就因为对导演山姆·雷米和编剧的剧本不满意,要求其重写而导致合作破裂,临时更换导演。此外,电影档期也会是片方和原IP纠结的点之一,对于电影制作方来说,最终的目的就是在票房取得成功。如果题材相撞或者档期不好,藏着掖着一部电影或者延期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三体科幻情怀(大片的跳票史简直是一场场漫长的马拉松)(7)

因此,一旦决定了投拍知名“改编IP”题材的影片,那“跳票”就会成为必然。这就像一个漩涡,等卷入其中才发现已难以抽身,只能等时间和成本的雪球越滚越大。既然如此,想要摆脱跳票的噩梦,那避开“改编IP”的题材就成了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下下策选择。

//

三体科幻情怀(大片的跳票史简直是一场场漫长的马拉松)(8)

“跳票”作为电影圈的一种怪相,其实正体现了国产电影的一种尴尬境地,一方面想要突破种种题材,制度和形式的框架,抓住大IP的风口,另一方面,又限于自身的能力和市场的把控不能潜心制作。于是一朝夸下海口,下一秒就开始啪啪打脸。《三体》所引发的闹剧暴露了我国电影工业的不成熟、和对科幻片无知的短板。如果你留心看一下每年国产电影保护月的动画电影和国产片的排片,会发现这些批量化生产的粗制滥造的电影每年都会上映几十部以上。大量的热钱涌向IP,动画电影,以及新的题材,却很少有人为了真正做一部有价值的电影养就一副匠心。《大圣归来》和即将上映的《大鱼海棠》算是经历了漫长的蛰伏熬出了头,这些差点流产但最终上映的影片对于国产电影来说是一剂强心剂。《三体》最后到底能不能满足影迷书迷的期待我们不得而知,但考虑到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且上述几个片子都反响不错,我们还是应该予之期待。当然,希望这次《三体》能真正潜心制作,交出值得一看的片子,不要因为得了一个“雨果奖”就像草台班子一样做出来,这才是赤裸裸地对原著及书迷的伤害。

//

秀逗麻袋,一个讲段子说情怀的自媒体

每天都能向你更新一种看剧看秀的新姿势

所以……我那么有料,你有关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