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最富的镇和最穷的镇是哪几个(鲁看曲阜齐看平度)(1)

平度最富的镇和最穷的镇是哪几个(鲁看曲阜齐看平度)(2)

青岛农大平度校区

《三国演义》第一回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又特别适合我国行政区的发展规律,很多时候一个行政区在分开之后又融合为一体,比如今天提到的山东省平度市。平度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约占青岛市面积的1/3,它的前身在发展过程中曾从一个县变成4个县,后来又从4个县变成一个县。

这里地处山东半岛咽喉地带和“烟台、潍坊、青岛”三市的中心地带,自古处于济南通往登州、莱州等沿海州府的要道;也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而长期成为区域中心城市,这里因春秋战国时是齐国附都即墨城而成为当时胶东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朝时曾多次作为侯国的都城,素有“鲁看曲阜、齐看平度”之誉。


平度最富的镇和最穷的镇是哪几个(鲁看曲阜齐看平度)(3)

平度市地处山东省青岛市北部,这里东与即墨区及莱西市接壤,南与胶州市相邻,西与昌邑市和高密市交界,北与莱州市相连。据《史记》记载: 平度最早得名于西汉元朔三年(前126)封菑川懿王子刘衍以平度国为食邑,系以故国名县。平度之名有多种由来,其名当以地处平广而名;另说因辖境的形状像瓶肚而得名;又说平度就是平法度,即执政的律令、法规、制度要公平统一,取义《说苑》闾丘先生对齐宣王的‘愿选良吏,平法度,臣得寿矣’之言;或谓其为祈愿地名,象征平稳安定地过日子。

全市下辖5个街道、12个镇:东阁街道、李园街道、同和街道、凤台街道、白沙河街道,古岘镇、仁兆镇、南村镇、蓼兰镇、崔家集镇、明村镇、田庄镇、新河镇、店子镇、大泽山镇、旧店镇、云山镇,市人民政府驻地距济南260公里、距青岛100公里、烟台190公里、潍坊78公里,总面积3175.63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36.96万,常住人口118.78万。


平度最富的镇和最穷的镇是哪几个(鲁看曲阜齐看平度)(4)

市域商朝至春秋初属莱国,周灵王五年(前567)属齐国,战国时齐国在此设有即墨邑(即墨故城,今古岘镇大朱毛村)和棠邑。秦朝在即墨故城设置胶东郡。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境内设有即墨县、郁秩县(今平度城)、卢乡县(灰埠镇城子村)、平度县(新河、灰埠以北),其中即墨县为胶东郡治所在。东汉建初元年(76)郁秩县改为胶东侯国,后来改为胶东县。

曹魏时境内分属胶东县、即墨县、卢乡县以及下密县东境和长广县西境。北魏皇兴四年(470)长广郡移郡治胶东城。北齐天宝七年(556)长广郡迁至今龙口市境内,并将长广县治从今莱阳市东南移至胶东城。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卢乡县;仁寿元年(601)长广县改名为胶水县,此后各代延续。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胶水县改为平度州,领有昌邑和潍县;清雍正十二年(1734)平度州不再领县。

平度最富的镇和最穷的镇是哪几个(鲁看曲阜齐看平度)(5)

1913年1月平度废州为县,先属胶东道后属莱胶道,1928年5月直属山东省,1936年改属山东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1940年9月平度县西部析置平西县,以位县西得名,县治张舍村在今平度市西北的张舍镇;平度县南部改为平南县,以位县南得名治蓼兰村在今平度市西南的蓼兰镇;平度县东部析置平东县,以位县东得名,县治南村今平度市东南的南村镇;平度县自此变成了4个县

1949年10月平西县驻地张舍(后迁城子和昌里),平东县驻地南村(后迁古岘);1950年5月4县从西海专区划入莱阳专区。1952年6月因与广西平南县重名,平南县以驻地为名改为蓼兰县;1953年9月平西县并入蓼兰县,平东县并入平度县;1956年6月蓼兰县并入平度县并改属昌潍专区。1957年3月平度县周戈庄区及万家、兰底、崔家集区部分村庄分别划归高密县、胶县县、昌邑县;平度现有辖区规模自此形成,也意味着平度县在与平东县、平西县、平南县(蓼兰县)融合之后变成了如今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1967年3月平度县改属昌潍地区,1983年10月划入青岛市至今。1989年7月平度县改为县级平度市。


平度最富的镇和最穷的镇是哪几个(鲁看曲阜齐看平度)(6)

平度位于胶东丘陵与华北平原交汇处,境内地势北高南低,最高峰大泽山北峰海拔736.7米;有大沽河、胶莱河、清水河等河流。这里属于暖温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均降雨量为800毫米,年均气温11.9℃;这里是全国唯一粮油肉果总产均跨入百强的县市,有滑石、云母、铁矿等矿产,其中石墨储量约占全国的1/3;有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有葡萄、苹果、大姜等农产品;有前胡、地柏、苦参等野生药材。

这里人文底蕴深厚,境内山清水秀,素有青岛后花园之称;主要有天柱山魏碑、即墨故城、六曲山汉代古墓群、岳石文化遗址等古迹,有大泽山(九青山)森林公园、大泽山高家民兵联防遗址、现河公园、茶山、三合山风景区、千佛阁等景点;其中天柱山魏碑有被誉为“书法渊源之瑰宝”,大泽山镇“是中国最美村镇——最美红色文旅目的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