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大学生问:我怎么老是感到生活很无聊,干什么都提不起劲,都觉得没意思,不知道干什么好,又觉得必须干点什么比如说,学习没意思,不学也没意思;不参加什么活动没意思,参加了也觉得没意思,请分析一下我的心理状态,我该怎么办?,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感觉生活无聊怎么办?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感觉生活无聊怎么办(老是感觉生活很无聊怎么办)

感觉生活无聊怎么办

常有大学生问:我怎么老是感到生活很无聊,干什么都提不起劲,都觉得没意思,不知道干什么好,又觉得必须干点什么。比如说,学习没意思,不学也没意思;不参加什么活动没意思,参加了也觉得没意思,请分析一下我的心理状态,我该怎么办?

这种状态可真的是典型的“百无聊赖”,真的如古人所说“试问闲愁知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各位不要笑!你仔细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看有没有过这样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可不是仅仅属于极个别人的,而可能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因为,从高处、大处、终极处说,它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日常生活心境,而是一种典型的人生状态,一种典型的人生体验,在它背后,是丰富的人生意味。

周国平先生在他的散文集《守望的距离》中有一组文章专门讨论“无聊”,有机会你们可以找来看一看。他对“无聊”的定义是,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却找不到兴趣所在,或者做不成感兴趣的事,剩余精力茫茫然无所寄托,这种滋味就叫无聊。他还说,人生中有些时候,我们会感觉到一种无可排遣的无聊。我们心不在焉,百事无心,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并不是疲倦了,因为我们有精力,只是茫无出路。并不是看透了,因为我们有欲望,只是空无对象。这种心境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昙花一现,却是一种直接暴露人生根底的深邃的无聊。——大家听听,周所描绘的无聊不是和我们同学所描绘的无聊是一样的吗?

关于无聊的原因,周的分析是,缺乏明确实际的目标,也找不到目标的意义。他说有两种人不会无聊,一种是孩子,一种是商人。孩子的生活不管什么目的,没有目的,或者说目的与过程浑然不分,只管玩得快乐,没有无聊;商人做事目的明确,目的与过程丝丝相扣,聚精会神,分秒必争,也不易感到无聊。怕就怕第三种人,他们失去了孩子的单纯,又不肯学商人的精明,目的意识强烈却并无明确实际的目的,有所追求但所求不是太缥缈就是太模糊。“我只是想要,但不知道究竟想要什么。”这种心境是滋生无聊的温床。心中弥漫着一团空虚,无物可以填充。凡到手的一切都不是想要的,于是难免无聊了。

描绘无聊和分析无聊的目的是想看看有没有办法医治无聊,关于这,周开不出药方。因为他认为无聊源于人根本的生存困境,是一种人生真相。医治无聊需要“目的”,需要“意义”,而人生在世,从终极看本无目的和意义。“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活一世,不过是到天地间走一趟罢了。人生的终点是死,死总不该是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人生原本就是一趟没有目的的旅行,因此从根本上说,“人生终究还是免不了无聊”。

周是哲学家,而且是专门以人生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家,所谈自然很哲学,很深,很玄。同学们可能听得晕晕乎乎,感觉其深有道理可治不了自己的病。我的意思是,把“无聊”问题分为哲学和现实两个层面。在哲学层面,你听周的,仔细体会,其中自有道理;在现实层面,我建议你听胡适的。胡适曾说过一段非常朴实而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话。他说,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本无所谓意义,一个人生命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你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空想有无意义,不如赶快投入现实之中做事。这样,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

胡适的话可以用史铁生的一句话概括,即“于虚无中创造意义”。把它作为座右铭吧,趁你现在还年轻,赶快确立于已于人都有益处的奋斗目标,行动起来,为之努力。不要老是陷于“虚无”的玄思之中。看透了生活的本来面目然后爱它是一种明智之举。唯此可以使生命获得欢乐和价值,永远能够这样便永远能够欢乐,生生能够这样便生生能够获得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