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记录符号,既是人类文明史的开端,同时,也是人类思想意识逐渐发育成熟的标志。它的出现与发展对人类文明史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从猿人时代到原始人出现,整整经历了上千万年的进化。从原始人再到智人时代,这个过程更加漫长和艰辛。原始人出现之后由于生产力低下,他们在与大自然搏斗的过程中,不紧学会了使用工具,同时智力也不断受到启发。

汉字发展史以及各种文字研究报告(汉字发展史从结绳记事)(1)

随着人类的生理、心理和智力不断发育,再加上不断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形成有效“交流”,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生产力,从最开始的“结绳记事”,到最后逐渐形成可以使用和推广的“文字”,这其实也是中华文明史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

一 汉字形成的历史背景

为了捕猎或劳作原始人逐渐形成了“协作”的精神,要想让“协作”更加顺利并达到预期目标,他们就必须要通过简单的交流,才能最终实现与大自然抗争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原始人开启了“语言”交流时代。

但由于“语言”既不能保存,也很容易忘记或在沟通不畅时,出现接收或理解错误的情况。这样不仅会影响“协作”效率,同时还很可能导致失败。为了能让沟通更加顺畅,或者避免遗忘等类似事件出现,于是就产生了最原始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

汉字发展史以及各种文字研究报告(汉字发展史从结绳记事)(2)

如果从客观角度来讲,“结绳记事”虽然算不上文字,但却是一次从“语言”到“记事”的一次飞跃性突破。这其实也为殷商时期 “图画文字” 出现埋下了伏笔。整体来说从“结绳记事”到“图画文字”的形成,可以称得上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

至此之后古代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汉字”,但“文字”称谓被最终确立,也经历了很多朝代的改良与发展,从称“文”到“文字”的演变过程,其实也是中华文明史的发展历程。

二 汉字在历史上的称谓演变

汉字”的形成与演变,与很多因素都有直接关系。这个过程既有时间上的积累,也有人类自身成长与发展的变迁。从原始时期的“结绳记事”与“契刻记事”,逐渐发展为后来的“图画文字”,这些其实都是古代“汉字”的发展与称谓演变过程。

谓“图画文字”又可以称为“图形文字”,指的是原始人记录当时社会生活,自然景象以及相互交流的一种似画非画似字非字的符号“文字”。这个时期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并不能称其为“文字”。

汉字发展史以及各种文字研究报告(汉字发展史从结绳记事)(3)

三 “汉字”称“文”或“书”时期

殷商时期虽然已经出现了人类创造的“文明”,但此时用来记录国家大事、百姓生活,以及天灾人祸的载体是“甲骨文”。这是一种用锐器刻在龟背上的“象形文字”。简单的说就是可以通过这些,具有代表意义的“象形”符号,推测和了解当时的生产和生活。

西周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高光”时期,此时已经出现了比较系统的“周原甲骨文”,并且还有镌刻在青铜器上的“钟鼎文”。由于 当时人们还将青铜称为“吉金”,所以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被称为“吉金文字”。

汉字发展史以及各种文字研究报告(汉字发展史从结绳记事)(4)

到了先秦时期被称为“文”的文字诞生,据《尚书·序》记载:“ 由是文籍生焉”。这句话可以作为先秦“文”出现的有力佐证。邢昺《疏》:“ 文,字也”,说明此时的人们已经有了“文字”的觉悟。

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或“字”也在不断演变,朝代不同对“文”或“字”的称谓也不一样。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古制书必同文”。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广雅表》记载:“ 夫《尔雅》之为书也,文约而义固”。 这说明古代中国的“书”、“文”其实是一个意思。

如果从历史角度来看,“ 文”其实指的是“花纹”。无论甲骨文还是刻在鼎上面的金文,其实都属于一种“象形文字”。而这种“象形文字”并不能称为“字”,所以从文字发展历史的角度来讲,“ 文”或者“书”与“字”有关联,但却不是实际意义的“文字”。

四 汉字的发展和演变

“汉字”及其称谓的演变,既有历史方面的因素,同时也与人类智慧不断提升有关系。在原始社会或奴隶制社会,由于人们的智慧尚未达到一定高度,所以,在记载或记录当时生活以及重要事件时,并没有一种可以形成体系的“文字”。

但是随着朝代更替以及文明发展,“汉字”的形成与称谓也在不断变化。从最早的“文或书”,再到“字或名”并逐渐演化为“文字、汉字、书契”。这既是“汉字”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中华文明史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我国古代最早的“文字”,其实是以“象形”的形式出现的。“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屈,日月是也”。简单的说就是依据事物的样子,通过线条或图形来表达相关意思。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写道:“ 有能增减一字者,予千金。

这说明先秦时期已经开始形成了“字”的雏形,而此时的“文”虽然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无论是“篆书”还是秦朝时期的“小篆”,在当时都被人们称为“文字”。这种可以用笔画或线条写成的文字,从出现之后就一直被后人所沿用。

汉字发展史以及各种文字研究报告(汉字发展史从结绳记事)(5)

《元尚篇》记载:“ 征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人,各令记字于庭中”。汉朝的时候人们不但已经开始应用文字,并且当时的“通小学者”人数甚多。许慎在《说文解字• 叙》中记载:“ 凡《仓颉》一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群书所载略存之矣”。这句话完全可以证实,当时的文字已经形成了规模,并且常用字高达五千三百四十个。

五 结 语

汉字在历史上的称谓以及演变过程,即从称“文”到“文字”的,经历了几千年的历程。从一开始的“结绳记事”,是人类有意识记录讯息的启蒙阶段。然后,经过不断发展而出现的“象形文字”,这其实也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汉字发展史以及各种文字研究报告(汉字发展史从结绳记事)(6)

从原始社会再到封建社会,“文”的称谓虽然不断变化,但最终的目标都是向着“文字”迈进。无论是“文”还是“字”,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对文字的称谓。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文字”出现之后中华文明的发展,就进入了可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阶段。

【参考文献】

1《汉字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

2. 说文解字

3.古文字学导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