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学习《论语·学而篇》的第十三章一起看原文:,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是孔子说的吗 言必信行必果?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是孔子说的吗 言必信行必果
今天我们学习《论语·学而篇》的第十三章。一起看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姓有名若,孔子第四期学生。在《论语》中,除了孔子以外,还有两位孔子的弟子,分别是曾参与有若,被尊称为“子”。所以后人推究《论语》是由曾子和有子的门人编撰而成。
有子这段话,是讲交友之道,或者也可以说是处理人际关系所要把握的几个重要准则。先用白话解释一下原文:“信守的诺言只有合乎机宜,才是可以实践的(实现的)。恭敬而能合乎礼制,才能免遭耻辱。亲近有仁德的人才是亲得其所,如此才可以依止而学习。”
先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信,就是信守诺言,我答应你的事情必须做到、履行。这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被大众普遍接受的价值观。甚至西方的履约意识,比我们东方更加讲究。“言必信,行必果”已经成为许多个人和组织的座右铭。但在我们儒家的观念中,“信”背后有一个更为深刻、更为崇高的东西不能被忽视,就是“义”。当“信”不符合“义”的时候,信守的诺言是可以不遵守的。这样的观念,虽然在法制社会容易被诟病,却体现了儒家的格局和高度。
那“义”到底是什么内涵呢?朱熹《集注》解释为:“义者,事之宜也”。宜,就是合宜的,合理的。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所以信守的诺言必须在圣人所说的善恶标准之上,必须契理契机,才是“言可复也”。“复”,有反复之意,就是践守。可复,就是可以去实践,可以去遵守。如果诺言与圣人的言教不相符顺,就是“不可复”。在《子路》篇中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孔子把“言必信,行必果”列为“士”当中最差的一等,并把这样的“士”斥责为“小人”,格局太小。
齐国的两位公子小白和纠,争夺王位,管仲辅佐公子纠,后来公子纠被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杀死,管仲不但没有为主人殉死,反而辅助齐桓公成就霸业,因此被责疑为“非仁”。对此,孔子在《宪问篇》中说:“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意思是,做大事的人,哪能象匹夫匹妇一样,为了守一个小信小节,而自杀于山沟沟里,无任何功绩而无人所知!孔子这段话义正辞严,但我们后人对“信”的理解却固陋多了!这里管仲以民族大义为重,没有固执地去遵守一个小信小节而殉死,事实证明他为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孔子说,如果没有管仲,也许我们至今还是一个披发左衽的野蛮人。《孟子·离娄》篇上也说:“大人者,言不必信,唯义所在”。孟子是把义高高举起的人,所以在中华文化的特质中充满了一股浩然正气。
《论语》中也提及到一个鲁国人,叫作微生高,有人说他直,有人说他不直。其中说到他一个有趣的故事。说微生高与女子约会于桥下,女子未至,天正下起了大雨,水不断上涨,微生高守信,抱桥柱不去,最后被大水淹死。人们以为他守信,孔子却不以为然。这是典型的“信不近义”的例子。
信守的诺言之所以要符顺于“义”,因为信言背后是以信仰为支撑,外在看是信用,内在看却是信仰。我们共同崇仰古圣先贤而走到一起,我们彼此间的相遇,以共同遵守圣人的言教为最坚固的诺言。圣人言教的核心是“仁”,离开了“仁”这个内涵,我们的诺言都可以让步,乃至于可以被舍弃。在这个问题上,孔子是否比我们看得更深更远呢?
再看“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是恭敬,逊从。恭敬他人,是儒家倡导的又一个重要的价值观。恭敬,通常是对父母尊长,其实也包含了对所有人。恭敬必须合于礼,礼是外在的,核心是仁。所以恭敬必须与仁的内涵相应。我们不禁要问,不合于礼和仁的恭敬,难道也会存在吗?不合于礼的恭敬和谦逊,只有恭敬的外相,没有恭敬的内涵,其结果是“自取其辱”,为什么呢?
仁的内涵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中呈现出来的。圣贤告诉我的道理,需要在各种境界的历练中,才能一一移入我的脑筋当中,否则只是一个概念或文字。所以陪伴你学习提升的“善友”非常重要,是不可或缺的修道助伴,乃至于师长都不可以替代。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三人,可以说代表了顺境、逆境,以及无所谓顺逆等三种境界。顺的境界,不可以贪着而沉溺其中;逆的境界,不可以排斥而生嗔恼心,或因忧恼而沉沦;无所谓顺逆的境界,不能反应漠然,痴痴呆呆。所以,所有的境界都是引发我向上的力量,催生我成长的助缘。每一个境界都是送给我的一个大礼包。当我们懂得这个道理的时候,就会愿意对一切的境界和人事生恭敬心。所以,恭敬心是在深刻理解古圣先贤言教之上,在我们的理智中真实发起的,是生命修炼过程中必须具足的品质,而不是为了讨人喜欢所作的表面装饰!
然而,当我们想恭敬他人的时候,很容易陷入另一个错误现行。觉得我之所以恭敬他,是因为能从他人身上得到好处。希望从他人身上得到好处,也就是把希望和责任寄托在外境上。如果把希望寄托在外境上,就意味着开始否定自己的努力,对自己不能生起信心,不能从自己本来具足的光明本性和良知中找到生命成长的动力,更不相信自己具有成圣成贤的能力。如此就会失去“自重”,没有自重,也就“不威”。在期望得到别人好处的欲望推动下,由内向外自然而然显现出卑躬屈膝、低声下气的媚态。这样也就失去了恭敬的特质,对方自然而然也会感受得到。如果对方觉得你是在谄媚,不是恭敬,他就会瞧不起你,这就是“自取其辱”。
现在有子提醒我们,恭敬别人要合于礼,礼的特质是“克己复礼”, 就是克服私欲,净化内心,把仁的内涵显发出来。我们恭敬别人,是因为在一切境界之上都有圣人言教的加被,所以我们恭敬他,其实是在恭敬圣贤,恭敬圣贤的教诫,也是在尊重自己本来具足的光明良知,如此一定会自重自威,就会远离耻辱!
最后,“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因,就是“依”,依靠的意思。李炳南老先生说:“意谓依靠亦须依得其人。此亦可学。”我们的生命成长,离不开师与友,师长是我们的根本依靠,他将宇宙人生最究竟的真理教给你,将生命苦乐的真相苦口婆心地告诉你,并且用他自身生命成功的典范来引导你。但师长只能告诉我们道理,告诉我们言教,我们只有亲自去实践这个道理,才能在我们身心上产生作用,并透由见解的改变,改变我们的苦乐感受,生命才会真正得到提升。而实践道理的过程,必须要有“善友”作为助伴,相互切磋琢磨,这是师无法给到你的。因此,师友的选择就变得格外重要。如果选择错了,依靠错了,就不可“宗”。“宗”当作“主”、效法、尊敬等讲,就是“宗而主之”,也就是选择与仁义相应的师友作为宗旨目标,来效法他、尊敬他,这样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通常我们不太重视师友的环境,只是随着自己熏染已久的习气来被动地选择友伴,形成自己形形色色的朋友圈。在这朋友圈中熏习久了,不知不觉你就成了那个圈子中尘染很深的芸芸众生。时间久了,乏味了,才猛然回首,却发现整个生命就这样浪费了。现在有子告诉我们,生命中一定要找到值得依止的师长,值得依靠的善友,如此才可以过上有“宗旨”的生活。
如何选择值得依靠的师友呢?必须学习经典。经典是穿越古今,突破民族、宗教、文化和地域的界限,被广泛认同的真理。经典由圣贤书写,是从他们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感悟,是极为宝贵的生命体验。而圣贤言教的一个重要特色,都是向内观察,以心灵提升作为主要趣向的。所以,摆脱外在物质的束缚,净化内心,追求内在的快乐,是我们选择师友的一个最重要的准则。
如果我们不崇拜圣人,一定是崇拜自己!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到自己崇拜的人。如果在周边找不到比你强的人,可以到周边以外去找,周边以外也找不到了,就到这个时代中去找,如果这个时代中也找不到了,就到历史的长河中去找。总之,一定要找到你生命中仰慕的人,否则我们一定会堕落!
本章,有子寥寥数言,殷重地指出我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上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信不近于义”、“恭不近于礼”、“亲不得其所”。藕益大师说:“欲慎终者,全在谋始”。当我们把“仁”的内涵牢牢记在心上,把“礼”作为一切行持的下手处,这个“始”谋得好,那么我们所作的一切善行,无论大小,都会行在“仁”的轨道上,不会偏离方向,这个“终”一定非常圆满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