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桃花潭南阳《翟氏宗谱》谱序篇

七、赵鼎《翟氏宗谱序》

乎宗法: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祖,迁于上而宗易。祖宗之传序,人道之本也。昔周礼:小史之官,所以继世,次之承辨昭穆之列,俾后之子孙,知其宗族之所由来,亲疏之所由别,聊疎以为亲,敦本以追远,莫善于谱矣!后世谱牒不修,宗法不讲,数世之下,遂相视如途人。宁厚宗族之礼,而追崇其祖甚哉。

翟氏倦倦乎,谱牒之是辑也!其董事之子孙,心甚厚也!事甚羡也!然予阅之谱牒之作,所以考古,以征前信今,而传后也。非其裔而强据之不智,得其宗而故弃之不仁。

翟氏之举,亦惟宗其宗,而无冒他人之宗祖。其祖而无舍自出入祖,所免不智不仁之请矣!是为序。 宋绍兴十三年(1143)菊月佐仆射加特进 赵鼎

译文:

赵鼎《翟氏宗谱序》

宗族之法关于:有百世不迁的宗族,有五世则迁的宗祖,迁出后的祖先称为始迁祖。祖宗的传序,是人道的根本。过去《周礼》讲:“因为有记录小史的官员,所以才有了国史家史继世传承。其次,有族谱传承世系,就能辨别昭穆序列,让后来的子孙,知道其祖宗是从哪里迁来,以及迁来的原因;了解直系和旁系的区别,哪怕离的再远,谈起支系就知道亲疏了,即所谓“敦本以追远”,没有什么比撰修族谱事为最善了!后世如果谱牒不修,宗法不讲,数代之后,遂相见如同路途中人,互相认不得了!因此必须厚扬宗族之礼,追崇其祖宗的荣耀。

翟氏了不起啊,修谱牒这件大事,终于编辑完成了!其参与撰修谱牒的董事们的子孙,见到谱后会心存感激的!此事让人非常羡慕!然而我看这谱牒之作,之所以注重考古,以求征历史事实而取信于当今,从而传于后世。并不是其后裔逞强不智,而是知道其宗渊源,丢弃虚伪不实之误传,避免乱认祖宗。

翟氏修谱牒,也是惟依宗谱而联其宗族,没有冒认别人的宗祖。翟氏其祖所出有根据,也没有随意增加和减少宗支,以免造成不智不仁的事情!是为序。 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菊月(九月)

佐仆射加特进(宰相) 赵鼎

附:谱原文影印件

泾县桃花潭翟氏祠堂(泾川桃花潭南阳翟氏宗谱谱序篇)(1)

泾县桃花潭翟氏祠堂(泾川桃花潭南阳翟氏宗谱谱序篇)(2)

赵鼎简介:

赵鼎(1085年-1147年), 字元镇,号得全居士。南宋解州闻喜东北(今属山西闻喜礼元镇阜底村)人。宋高宗时政治家、词人。

赵鼎早孤,由母樊氏抚养成人。崇宁五年(1106年)登进士第。累官河南洛阳令。高宗即位,任户部员外郎。建炎三年(1129年),拜御史中丞。建炎四年(1130年),签书枢密院事,旋出知建州、洪州。绍兴年间几度为相,任内推崇洛学,巩固政权,号称"小元佑"。后因反对和议,为秦桧所构陷,罢相,出知泉州。旋即谪居兴化军,移漳州、潮州安置,再移置福建南平吉阳军。

赵鼎在吉阳三年,知秦桧必欲杀己,自书铭旌曰: "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不食而卒,年六十三。宋孝宗时,追赠太傅、丰国公,赐谥"忠简"。淳熙十五年(1188年),配享高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赵鼎被称为南宋中兴贤相之首。 与李纲、胡铨、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赵鼎善文、诗、词。著有《忠正德文集》、《得全居士词》等。

泾县桃花潭翟氏祠堂(泾川桃花潭南阳翟氏宗谱谱序篇)(3)

赵鼎画像

整理者说明:

1、这是赵鼎被罢相后,于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九月来桃花潭给翟氏所作的《翟氏宗谱序》,他时年59岁。有可能被在朝中的翟家人请来桃花潭后所写,说明赵鼎和翟家关系很密切。

2、这是2020年9月26日在宣城金坝祝公村发现的《泾川南阳翟氏族谱》中诸谱序之一。该谱经翟光有老人几代人保管收藏,是他爷爷在1960年从老家宣城寒亭石子岗,举家外迁宣城金坝祝公村时带来的,十分珍贵。在此特表示感谢!

3、过去有关表述与此说明不一致的,以此说明编译为准。

综述:

1、关于泾川桃花潭南阳《翟氏宗谱》谱序篇,原来记载有八篇当代名人作的谱序,其中张九成的《题翟氏族谱引》,因所作于年代存疑,未予转载。先后有:翟思聪(朝议大夫)、窦仪(宰相)、吕蒙正(宰相)、范纯臣(左丞相)、翟汝文(右丞相)、李纲(宰相)、赵鼎(宰相)等七位朝廷阁老(宰相)作序,十分罕见,非常荣耀!

2、泾川桃花潭南阳《翟氏宗谱》谱序篇反映了翟氏是名门旺族,与朝廷命官关系十分密切,而且交往的都是口碑很好的名相和民族英雄,说明泾川桃花潭南阳翟氏具有优秀的家族情怀,家风家世被诸多正义之士所肯定称赞,光宗耀祖!后人感到十分自豪!

3、由此可以确定,泾川桃花潭南阳翟氏是黄帝之后,方进公后裔,始祖翟酭之后,是中华翟氏重要的有史可据的分支。该谱把桃花潭翟氏的历史渊源上溯到了晋代,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一部《泾川南阳翟氏宗谱》。

4、南阳翟氏老翟村在水西发祥,晋汉时达到鼎盛,然后又相继开发水东,在水东建成“广阳镇”,隋代改名为“南阳镇”,建有翟家“七官墩”、“九甲埠”、“浚清阁”等众多古迹。到了明代敬六公之后,翟氏再次兴起,科甲蝉联,形成“江南名族”,建有“中华第一祠”,拥有1700多年的辉煌历史,子孙遍及五湖四海。

——编者 翟宗坤 2022.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