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江苏省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举行“红红石榴籽 浓浓团结情”主题班会班会展示活动。

德育处的江吕颖老师带着亲切的笑容和在座的队员们开启了一段奇妙的旅程。江老师以新疆援鄂医疗队的医务工作者在方舱医院的新疆舞入手,从“民族一家亲”的话题,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和事例解读了“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真正含义。

曾在青海循化支教一年的华锦余老师也来到了现场,她深情地讲述了在循化难忘的支教经历。华老师用生动真实的事例鼓励同学们也为民族团结贡献了自己的“石榴籽”力量。

梁溪创新34(梁溪创新34)(1)

在无锡市梁溪区委统战部的关心指导下,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增进各民族青少年学生和儿童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全区中小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民族团结石榴籽情怀”为主题,广泛开展“六个一”活动:

上好开学第一课。利用每学期开学典礼或升旗仪式上好“播撒民族团结进步种子的开学第一课”,引导青少年学生跟随的脚步,深入了解内蒙古、西藏、云南、甘肃等少数民族集聚地区,各族人民携手奋斗,脱贫攻坚的有关情况,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以道德与法治课、思想政治课、语文课、历史课等为载体,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深深扎根青少年学生心中。

梁溪创新34(梁溪创新34)(2)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利用少先队活动课、班会等时间,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充分认识五十六个民族,利用唱一唱、说一说、议一议的形式,促进青少年学生对各民族的了解、尊重和欣赏、增强青少年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进一步强化广大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积极引导家长作为志愿者参与到主题班会中来,也可以结合专业和工作特点开设家长课堂,使青少年学生在全方面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同时,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梁溪创新34(梁溪创新34)(3)

讲好一个民族团结故事。用讲故事、写征文的方式开展“红领巾讲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系列活动。指导青少年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注重了解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通过整理,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在潜移默化中夯实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思想根基。

开展一次民族团结捐书活动。开展“书香情系阿合奇、民族团结筑梦行”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参与爱心捐书等援建阿合奇的相关活动,开展支教老师、两地学生对话交流,让青少年学生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有更加直观深入的认识。继续发挥“梁溪-循化”东西部协作扶贫中“循梦少年”教育品牌优势,通过两地青少年学生互动交流,相互介绍风土人情,在加强相互联系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有新进展。

梁溪创新34(梁溪创新34)(4)

同上一节民族团结智慧双师课。针对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校本课的民族文化内容,充分运用新媒体,连线新疆、青海结对学校,同上一节课,感受不同区域的民俗风情,感受不同地域的学习氛围、增进不同区域的少年儿童的交往交流。

形成一批学习成果。用好板报、班报、宣传栏、广播站等校园文化阵地,通过小报、儿童画、以及布置一期板报等不同方式加强民族知识、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我国各民族光荣历史的宣传,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

梁溪创新34(梁溪创新34)(5)

来源:紫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