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前的华表是代表什么的(天安门前的华表的含义)(1)

天安门前有一对汉白玉雕刻的华表,龙盘于柱,横云飘绕于端;华表的顶端,雕刻着一尊蹲兽,面向宫外,昂首远望。天安门门里也有一对华表,所不同的是,其顶端的蹲兽,是面向宫里注视。一里一外,在古代,这就是表示对君主的一种约束。华表,最早是古代君主纳谏的一种形式;它和“铭”有着渊源。

华表顶端的蹲兽,其名曰“犼(hou3)”。传说它生性“好望”,古人把它安放在华表上,以示对君主的提醒。天安门里的华表上的犼,名曰“望君出”,意思是希望君主不要在深宫里整日贪恋酒色,要经常外出体察民情。天安门前的华表上的犼,名曰“望君归”,意思是希望君主在外面不要贪恋山水美景而流连忘返;视察之后要早日回宫料理政务。但是,这种涵义还是后起的意思。

在远古时期,这种立木的作用是:

一,为道路的标志,树立在通衢大道。

古代“标”、“表”同义,“表”和“标记”之“标”一样,是作为标记的木柱子。《史记·夏纪》曰:“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即大禹治水之时,立木作为一个标记,来确定哪是高山,哪是大川。《索隐》曰:“表木,谓刊木立为表记。”

立木上的横状饰物,最早就是一块横木,起到指示道路的作用;后来它在华表上还保留了下来,只是变化为优美的云状了。

二,是测量日影的标志,立于屋前道边。

“表”本身的含义之一,就是直立于地面,用以测量日影的标杆。

《史记·司马穰(rang2)苴(ju1)传》曰:“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索隐》曰:“立表,谓立木为表以视日影,下漏,谓下漏水以知刻数。”表和漏,是古人观察计算时间的工具,漏更精确一些。

古代计算时间,就看这立木所显示的日影的位置和长短。以后,这种观察时间的方法,就发展成了在故宫里可以看到的日晷。作成一个圆盘状的模样,其上有刻度。在圆心立一根细针,以显示日影在圆盘上的刻度。那根细针的始祖,就是这种质朴的表木。

三,是图腾。

在立木上雕刻或装饰着本民族崇拜的偶像,竖立在显著的地方,按时朝拜。这种图腾立木的风俗,至今仍在一些少数民族中保存着。

四,是古代君主纳谏的用具。

把这种表木竖立在道路或宫殿前,其上的横木演化成一块木板,让百姓在立木或木板上书写自己对国家或君主的意见。君主从中可了解民情,改正自己的失误。所以,这种“表木”,又叫“谤木”。“谤”者,是指责过失的意思。

瓷颜瓷语艺术工作室

微信号公众号ciyanciyu

头条网账户:瓷颜瓷语艺术工作室

陶艺家和陶艺爱好者的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