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 实习生 郝梦芸,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石湾陶艺最新动态?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石湾陶艺最新动态?(石湾公仔错过了当代陶艺发展最好的三十年)

石湾陶艺最新动态

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 实习生 郝梦芸

中国当代陶瓷艺术整体境遇如何?佛山石湾陶塑发展的瓶颈究竟在哪里?在全国性的陶艺版图中,广东占有何种地位?近日,发生在广州的几次当代陶艺界的展览与讨论,从学术角度梳理当代陶艺发展脉络,试图为广东陶艺尤其是石湾公仔的学术意义与提升方向把脉。

中国陶艺文脉双线流传,石湾公仔独承一脉

大家都知道石湾公仔造型生动传神、趣味质朴,也可能都听说过南风古灶五百年薪火不断,堪称制陶业奇迹,但或许还不清楚,从传统文化脉络的角度来说,石湾公仔所延续的“中国传统造型类陶瓷”之路,蕴含着可以助力中国当代陶艺再次出发的精神矿藏。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左正尧认为,中国现代陶艺应从自己文化的脉络中寻找线索,而石湾公仔作为中国传统造型类陶瓷的独特代表,应该得到学理上的更多重视。

12月8日,由广州美术学院、佛山市文广新局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中美陶艺家作品展”在广州美院大学城美术馆开幕,展出首届“刘传杯”陶艺大展参展作品及今年8月中美陶艺交流周期间中外陶艺家创作的作品共140余件。这次展览包括8位美国陶艺家的作品,其中85岁的詹姆·里迪是世界级艺术大师,他与美国当代陶艺之父彼得·沃克斯一起,对世界现代陶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去年获得了中美文化特别贡献奖。此次展览策展人、著名美籍华人雕塑家吴信坤认为,这次中美陶艺家作品展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一场东西方文化的对话。

“上世纪50年代,日本的八木一夫及其所开创的‘走泥社’与美国的彼得·沃克斯率领的‘奥蒂斯陶艺革命’,为全世界的陶艺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打破了陶瓷艺术‘是什么’和‘应该做什么’的桎梏,让陶艺进入了当代艺术的范畴,他们对陶艺的贡献就相当于绘画界的塞尚和毕加索。”左正尧告诉我,这两股力量迅猛地推进了全球范围内的陶艺变革,并促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国际陶协(IAC)。作为中国首批七个会员之一,左正尧参加了多次世界陶艺家年会,一方面欣喜地看到全球陶艺家形成了一股合力,一方面也注意到中国当代陶艺在思想性与母语文化传承性方面的缺失。

“我们没有拿出代表我们中国陶艺水平高度的作品,我们中国现代陶艺的样式,90%都是在模仿西方。我虽然从中国当代艺术产生时期就是参与者,但我在反思我们八五新潮以来整个的现当代艺术。它在当时是完全受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影响而发生的,完全是从西方的观念、西方的样式、西方的图式进行改良之后的东西,不是从自己的传统中生长出来的,和我们自己的文化没有关联,是别人的感受。艺术家们假装那也是自己的感受,然而他们的作品并不能与这个时代对接,也不能与我们几千年来的文化对接。比方说,他们以为所谓当代陶艺就是要做装置、就是变形、就是破坏、就是把形做烂,这个完全是错的。我们应该在自己的文化脉络中去找到线索。”左正尧说。

左正尧介绍,中国陶艺的脉络,可以分为器皿与造型两大线索。器皿类经由历代官窑研烧,工艺精益求精,到今天各种器形、釉色延续推进、不断发展。而从秦汉陶俑、唐三彩一路发展的造型类,也就是陶塑人偶、动物俑这些陈设性的类型,却在宋以后急速衰微,各大窑口都不再成规模地烧制,唯有佛山石湾公仔一脉相传。“几千年来这两条文脉都在,都没有断绝消失,这对于当代的陶艺家来说是多么珍贵的母语资源,直到清末民国时期,石湾公仔还有着一定的学术高度,然而我们现在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因此,左正尧认为,当代陶艺界急需学术的梳理,让石湾公仔所代表的中国传统陶瓷造型之线可以在当代陶艺语境中以创造性的方式重新生效。

在全国版图中,过度市场化阻碍了石湾陶艺的高度

“怎么能说我们不够重视佛山陶艺呢?每年都会有大量的陶艺展、工艺节啊。”人们或许会对此感到不解。左正尧认为,现在佛山陶艺缺少的恰恰不是市场,而是学术上的整理与自身的梳理。“在中国现当代艺术发生与发展、当代陶艺发展最重要的三十年里,石湾公仔在拼命地复制自我,拼命地走市场,这是非常可惜的。”

12月2日,由广州大学当代陶瓷艺术研究所,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当代陶艺发展趋势及创作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大学召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秘书长白明教授等众多国内陶艺家、陶瓷艺术大师、陶艺专业研究学者齐聚一堂,分别从各自所策划、参与的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陶艺展览情况出发,汇总出一份中国当代陶艺地图。

这是一份朴素的“地图”。白明教授介绍了全国美协陶艺展,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远宏教授介绍了“界尚”全国陶艺大展的展览情况,江苏省美协陶艺委员会主任周海歌教授就南京紫金奖陶艺展作专题发言,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主任戴雨享教授介绍了杭州双年展及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的情况,左正尧教授就广东省陶艺大展作专题发言……

这里既有学院式的当代艺术展,也有注重生活设计与工艺技术的展览,中国陶艺界就是因为有了众多线索而形成了互补,形成了合力。

在了解中国当代陶艺整体生态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石湾公仔虽然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大师,但整体仍处于“低端量产自我复制”的状态,影响到学术水准的提升。左正尧告诉我:“石湾公仔并不缺乏市场,相反,它的问题是市场太热了。这三十年中大多数佛山的陶瓷工艺大师都被市场拖了进去,钟馗好卖就做钟馗,十二生肖好卖就做生肖,拼命做低水平的复制,不去考虑自我超越。这是很悲哀的,没有长远意识。本来石湾公仔真正的大师应该是可以在中国美术史的陶艺史上留下一页的,但这三十年的蹉跎,让他们整体边缘化了。你看景德镇的姚永康,同样是做人物,他不复制自己,每一件都是原作,他不迎合市场,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市场追着他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