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懂我家乡的土话吗(进来看看和自己村的说法有什么不同)(1)

方言,谓之地方土话也。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是语言的变体,也就是一个地方自己独特的土话。

方言是不可能消失的,她的形成和延续,经历了几百上千年的过程,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普通话已基本普及。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方言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和文化载体,有着深厚的地方文化的土壤。

淇县方言,她既不属于晋语(如林州话)范畴,也和开封官话(如浚县、滑县话)有很多不同。好多学者认为太行山以东,淇河以西这部分地区,是晋语和官话的过度区,地区方言独具特色。

迁民村,古都朝歌东十里。村中几大姓氏,都是自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入此地,可考史实已有五六百年,语言文化极为丰富,地方土话(方言),已深深地融入迁民人的血脉。不管是走南闯北,还是漂洋过海,地道的家乡土话,承载着俺的乡愁情怀。她所体现的地方韵味儿,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她是我们迁民人无形的珍贵文化遗产,邀您与我共同分享。

随着时代变迁,有些地道的家乡土话已显现其过去式,很多青少年在与老年人说话时,多多少少产生了障碍。闲暇之余,把她的一角儿整理了出来,不足之处和遗漏很多,恳请大家批评指导。

大家听懂我家乡的土话吗(进来看看和自己村的说法有什么不同)(2)

【说明】

1、条目中都用同音字代替;

2、两字之间有“ˆ”符号时,要快速拼读。

3、释义用普通话解释,不作为词源及理据的考察。

4、同义词在同条中出现,中间用“、号”隔开。

5、条目解释和分类不够准确,仅供参阅。

6、条目还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收集 ,待续。您若有此资源,谢谢与您共享。

大家听懂我家乡的土话吗(进来看看和自己村的说法有什么不同)(3)

家 具 和 房 舍

有(椅子);

住ˆ奥(桌子);

低住ˆ奥(腿较低的小桌子);

马早ˆ奥(马扎);

抽头(抽屉);

物(坐一个人没有靠背的方形高凳子);

古墩 (圆木锯成很短的低凳子);

四呵头院儿(四合院);

堂屋(北屋主房);

三谜房儿 (指院内有主房和左右陪房);

影眉墙(院中正对街门遮住主房门的独立矮墙);

影路(主房与外界用砖石铺的小路);

滴水(屋檐处流雨水的瓦);

凹刀(瓦刀);

泥毛(粉刷墙面的工具);

呸木(土坯模子);

根决(指房基础);

过道(通向街门的通道);

断间墙(房内隔间的墙);

夹道、风道 (房与房之间的狭小空间);

伙路(公共通道);

山花ˆ哦 (老瓦房山墙上面的透气窗);

马门 (老楼房楼上的窗户);

顶窗(屋门上面的扁窗);

门的牢ˆ哦(锁门用的铁环);

梯ˆ尤(梯子);

胡梯 (楼梯);

灶火坑(厨房);

客ˆ条(屋内墙上无门的储物空间,或龛台);

门条ˆ额 (门台儿);

养尘 (室内用芦席扎的顶棚);

煤火条(炉火台);

床个老ˆ哦(床前面空地);

吊铺(吊床);

闯锅铲ˆ安(锅铲);

火捅(捅炉子的铁棍儿);

炉次(炉条);

烧锅(烧柴的炉灶);

缸盆(缸瓦制作的大盆);

锅克郎(烧柴炉的灶膛);

锅底门(烧火的灶门);

锅个老ˆ哦、灶火坑(烧火放柴草的地方);

锅条(烧柴火的灶台);

风牙(风匣);

烟洞(烟囱)

茅厮ˆ欧(厕所);

谷洞 (胡同)。

欢迎各位留言每个地方习俗和方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