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修行六种境界(人生修行六字经)(1)

人生修行六种境界(人生修行六字经)(2)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句话精准深刻又完整地道出了做好人、做好事的根本秘诀和完整过程。其中精华的六个字“止、定、静、安、虑、得”,更堪称六字真言。好好理解体悟,必能成人成事。

人生修行六种境界(人生修行六字经)(3)

止——树立目标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目标就是方向。你的事业要做到什么样?你的人生要走向哪里?这一步做不好,人的心就是迷糊的,路就是模糊的,不仅心中空虚,还会事事混乱。

所以人最开始先要树立目标,而这需要人对自我有全面、深入而准确的认知。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想清楚了,目标才会明确。迈开步子前,先多想想不是坏事。

人生修行六种境界(人生修行六字经)(4)

定——坚定志向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目标明确了,自己的志向自然就有了,但这还不够,志向还需坚定。

将目标内化为自己的情怀,才能在内心时时提醒自己,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做,并源源不断地为自己提供前行的动力。

人生修行六种境界(人生修行六字经)(5)

静——摆正态度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仅仅有目标和志向还不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人太多了。所以接下来要摆正态度,这个态度便是“不浮躁”。

当下时代,最大的问题是人心浮躁,沉不下来。所以关键就在于摆正态度,这个态度便是镇静不躁。

人生修行六种境界(人生修行六字经)(6)

安——安下心来

态度摆正了,心便安下了。目标明确是因为想得清楚,所以“理得”。志向坚定是因为合于自己的心,所以能“心安”。

态度的摆正则将这两点更加巩固,接下来自然也就到了“心安理得”的阶段。这一步,便为接下来的行动打好了内在的基础。

人生修行六种境界(人生修行六字经)(7)

虑——周全考虑

要做事,首先要考虑身处环境里的人、事、物,考虑要做什么和怎么做,尽量周全不失,否则事情还是做不成。

“谋定而后动”,能不能在做事前考虑周全,反映的是一个人“谋”的能力。前面四步是修养,这一步关乎的则是头脑智慧,是成事的条件。

人生修行六种境界(人生修行六字经)(8)

得——终有收获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基础打牢,收获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这六个字,可以说是人生成事的根本环节。仔细体悟,付诸行动,就能把事情做好,把人生之路走好,收获圆满。

人生修行六种境界(人生修行六字经)(9)

更多美文:

【本期编辑:杨君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