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
作者: 刘聪慧
民族音符上跳跃的人生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养育他的那片肥沃土地,更要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境界。
王心祖就是这样一个人,凭借坚强的毅力,不断的追求,刻苦的钻研,发奋的努力,在祖国的大西北,新疆这个美丽的地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兵团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崭新的内容,为新疆民族团结做出了积极贡献。
难忘那深深地鞠躬
在那群山连绵,气势磅礴的昆仑山怀抱中,有一座小小的牧羊村,博斯坦乡加依吐孜村,这个村隶属于和田市策勒县古勒马其镇,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1600多公里。
村里传来一阵阵浑厚高亢的歌声,曲调古老优美,琴声悠扬,悦耳动听。
屋内,房间老旧,最显眼的就是占据房间五分之四的土炕,墙上挂着壁毯,炕角边摆放着一摞棉被,没有任何家具。
炕上坐着一位维吾尔族老人,他叫麦麦提▪艾萨苏▪普格,他怀抱着牧羊人热瓦普,双目微闭,纵情歌唱,旁边还坐着一位身着维吾尔族服装年近六十岁的汉族大爷,怀抱都塔尔,操着地道的维吾尔语一起在弹唱:
“太阳啊 月亮和星星
你是我生命的源泉
大山啊,森林和草原
你是我永久的故乡
我的热瓦普啊
是我热恋的古丽
时时刻刻陪伴着我
热瓦普的琴声啊
伴我走过平凡的一生”
这位身着维吾尔服装,用都塔尔弹唱的人,就是王心祖。
麦麦提▪艾萨苏▪普格放下琴,和王心祖攀谈起来,王心祖用流利的维吾尔语对答如流,像兄弟一般。
王心祖一边和麦麦提▪艾萨苏▪普格聊天,一边用眼睛紧紧盯着大爷手中那把饱经沧桑的热瓦普。
王心祖诚恳而又迫切地说:“大爷,我特别喜欢你手上的那把琴。”
麦麦提▪艾萨苏▪普格神情紧张起来,把琴往怀里抱了抱,看了王心祖一眼,没有说话。
“能不能把您的热瓦普卖给我,我把它收藏起来。”王心祖继续说到。
麦麦提▪艾萨苏▪普格坚定又自豪地:“这把琴是我爷爷传给我的爸爸,现在传给我,这把琴是我的祖宗传下来的……”
王心祖张开嘴,刚想说话,便被大爷挡了回去。
“这把琴像我的生命一样,无时无刻不在陪伴着我,每一天天一亮,我对着升起的太阳一边弹琴一边歌唱,我对着大山唱,我对着草原唱,我对着我的牛羊唱,我对着我的老伴儿唱,我开心时唱,悲伤时,我还唱。这把琴是我的魂,如果没有了热瓦普,我的生命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我不能没有它。”两行热泪从麦麦提▪艾萨苏▪普格布满皱纹的脸庞流了下来,泪水滴在热瓦普的琴身上,落在了麦麦提▪艾萨苏▪普格的衣襟上。
王心祖陷入了沉思。
这种牧羊人热瓦普乐器产自策勒、民丰、于田、且末、若羌县一带,其他地方没有这种乐器,现在的市面上,非常罕见,几乎绝迹,非常珍贵。
如果,我不把这把琴收藏起来,这把琴早晚会消失在茫茫戈壁,无人问津,再也无法复制。
这把琴是大爷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一家人的生活、牧羊时光离不开这把琴,如果我把这琴收走了,他们该怎样度过没有歌声、没有琴声的时光啊!你真的忍心夺走麦麦提▪艾萨苏▪普格一生的挚爱吗?你真的忍心让大爷一家从此在没有琴声、没有歌声的寂寞中度过他们的晚年吗?”
这琴收还是不收?
麦麦提▪艾萨苏▪普格的老伴儿带着一名赤脚小女孩进了屋,这小女孩可能是这家的孙女或外孙女,大妈看到汉族客人,非常热情,把自家的馕端上了炕桌,又赶紧倒茶,示意客人喝茶吃馕。
王心祖一心想着那把琴,不经意地:“不用了,我们刚吃过饭过来的,我们马上就要走。”
没顾得上炕桌上的馕和茶水。
这时,老大妈哭了起来,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我们家里穷,没有什么好东西来招待你们,只有这些可以招待客人了,我们是真心的,你不吃我家的馕,不喝我家的茶,是看不起我们,我们很伤心。”
说着,又哭了起来。
王心祖拿起炕桌上的馕,掰了一小块,放在嘴里咀嚼着,呷了一口砖茶。
没有穿鞋的小女孩,瞪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紧紧盯着这位不知从哪儿来的汉族人,仿佛在责怪让奶奶伤心流泪的王心祖。
眼前的小女孩,让王心祖心里有点不安,怜悯之心涌上心头,赶紧找来一百块钱,双手递给大妈,用维吾尔语说:“亲爱的大妈,我来自库尔勒,看到您和大爷像亲人一样,您和大爷身体都很健康,我很高兴。”
王心祖右手扶在左心口说:“这钱你先拿上,给您的孙女买一些衣服、鞋子、书包,我们还会来看你们的。”
王心祖拉着大妈的手:“大妈,大爷的那把琴,现在外面已经见不到了,我想把这把琴收藏起来,好好保护它,爱护它。我们把这把琴和大爷唱的歌拍成视频,发到网络上,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把琴,让全国的人看到这把琴,听到大爷的歌,让全世界认识这把琴,听到大爷的歌。”
大妈搞清了王心祖的来意,明白了王心祖的好意,开始高兴起来,大声喊道:“老头子,把这把琴给他,把琴给他!让他替我们把琴保护起来,把我们的歌声传得更远。”
大爷用衣袖把琴身擦了又擦,小心翼翼恋恋不舍地把琴递到王心祖的手中。
王心祖双手接过琴,用维吾尔族的礼节向大爷大妈深深地鞠了一躬,上车离去。
坐在车上的王心祖,心神不定,眼前浮现出麦麦提▪艾萨苏▪普格老泪纵横的脸庞,那颤颤巍巍的双手,耳边又想起老汉对热瓦普恋恋不舍的话语……
越想,王心祖的心里越不是滋味,越想,王心祖的心里越难过,眼泪不知不觉地涌出了眼眶,渐渐地抽泣起来。
是不舍,是遗憾,是纠结,是感激,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父亲的鞭策 母亲的启迪
父母的言行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都会给孩子们带来潜移默化的启迪,任何家庭都会给子女带来深远的影响。
王心祖的父亲王天德,跟随王震将军的部队,解放新疆,建设边疆。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新疆解放后,投身到乌鲁木齐至库尔勒的公路修建,因工作需要,被分配到指挥部卫生所工作,直到公路胜利竣工通车。集体转业后,又被分配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司令部师直门诊部(今焉耆县)工作,六十年代,师部搬迁到库尔勒,成立农二师门诊部,担任主任直到离休。
母亲孙俊花是王天德的小学同学,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王天德参军进新疆前,王天德和孙俊花结了婚,直到王天德就地转业安排在农二师门诊部工作后,才从老家陕西来到王天德的身边,被安排在门诊部工作。
孙俊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民间艺人,民间歌谣、民间音乐、民间故事,无所不知,又会唱、又会说,每次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孙俊花总是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唱歌谣,小伙伴们时常听得入了迷,忘记了回家。
王心祖继承了母亲的基因,和母亲的性格非常相似,活泼开朗,喜欢结交朋友,爱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收集起来,整整齐齐地放在自认为安全的地方,时不时地拿出来看一看。
王心祖父母家住师机关家属院内,大院紧挨着恰尔巴格公社河北大队,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王心祖经常和维吾尔族小朋友一起玩耍,时间长了,就可以用简单的维吾尔语和小朋友对话交流,为王心祖今后学习维吾尔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王心祖的父亲严肃认真,从不表扬人,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厉。母亲却喜欢身体力行,温柔善良,总是把家里整理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还喜欢把一些老旧的物品整理好,收藏起来。
上世纪六十年代,王心祖在农二师华山学校上学后,正赶上“文革”,学习环境非常糟糕,可王心祖在学习上狠下功夫,在班里,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老师也非常喜欢他。
“生下来就挨饿,上学就罢课,毕业待分配,分配就插队”。王心祖就是在这个时代里长大成人的。
一九七七年,王心祖刚刚从华山学校高中毕业,就被分配到轮台县策达雅的一个农村里插队。
王天德望着长大成人走向社会的王心祖,叮嘱说:“如今的社会,不会事事顺心,不论你走到哪里和遇见什么样的事,你都要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和积极上进的决心,你就会是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幸福的人。”
勤学好问的王心祖,从不放过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与他同宿舍的两个维吾尔族小伙,充当了王心祖业余时间学习维吾尔语的业余老师,王心祖每天逐字逐句学习维吾尔语,吃饭时,就指着饭桌上的菜、饭、碗、筷等,问一遍又一遍,从名词、数次到短语,一点时间也不会浪费。晚上休息时,就开始练习问候语、日常用语,再到简短的对话,用小本本全部记录下来,反复背诵练习。
在村里,王心祖最大的快乐就是和同伴们一起赶上毛驴车,到7公里以外的公社追看维吾尔语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看一遍又一遍,电影成了王心祖学习维吾尔语的教课影片。
有时候,王心祖弹吉他,维吾尔小伙子弹起都塔尔,两人为全村村民弹唱当时比较时髦的歌曲,有时也弹唱维吾尔歌曲。维吾尔族小伙子把心爱的都塔尔送给了王心祖,从那时起,王心祖开始对都塔尔弹奏产生了兴趣。
在农村插队时,王心祖开始潜心学习旧版的维吾尔语,痴迷执着。白天,利用和村民一起劳动的机会,一起交流新版和旧版的维吾尔语的发音,仔细分析两种版本的语法结构、发音区别、文字写法。短短的时间里,王心祖已经可以用新旧版本口语和村民们无障碍地对话和交流。村民们特别喜欢和这位汉族小伙交流,特别喜欢王心祖讲一些汉族人的生活、工作和为人处事的故事,讲一些汉族人的生活习惯,怎样和汉族兄弟打交道的常识。王心祖经常讲一些他父亲解放新疆、建设新疆的故事,经常讲到新疆的变化,巴州的变化,库尔勒的变化。
王心祖讲了一段维吾尔族歌唱家克里木刚到北京时,由于年纪小,语言不通,发生的一些故事,把村民们逗得前俯后仰哈哈大笑。
夜里,王心祖拿出自己收集的旧版维文小人书,对比新版维文小人书,研究文字的书写,用维文写心得,写体会,写表扬信,写一些村里的好人好事。第二天上班时,拿起用铁皮制作的小喇叭,给村民们宣传村里的好人好事。村民们听到小广播,又兴奋又激动,总担心自己上不了小广播,得不到表扬。
从那时起,王心祖开始意识到新疆的民族团结,如果消除了语言交流障碍,各民族之间就能顺畅地进行语言交流、情感交流,就会走进对方的心里,彼此成为贴心人。
两年多的插队生活,王心祖成了村民们的贴心人。
一天,王心祖一个人在宿舍里认真写表扬稿,一位维吾尔族大妈悄悄地来到王心祖的宿舍里,郑重其事地说:“心祖,你好!你来我们村里两年多了,我们全村的人都很喜欢你,你给我们全村海麦斯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带来了欢乐,让我们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的知识和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好精彩,我们很开心,我们很幸福,你是我们村里棒棒的儿子娃娃!”
王心祖羞涩地赶紧起身给大妈倒茶,让大妈坐下。
大妈欲言又止。
王心祖以为大妈有什么困难,亲切地对大妈说:“亲爱的大妈,谢谢您的夸奖,其实,我在村里没有做什么,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年轻人该做的一点小事。”
大妈笑了笑:“唉,你说到哪儿去了,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再说,我想说的不是这些……”
王心祖认真地听着大妈讲话。
大妈有点不好意思地对着王心祖的耳朵:“我们村里最最漂亮的古丽看上你了,古丽给她爸爸妈妈都说了,爸爸妈妈也非常喜欢你,她想嫁给你,爸爸妈妈也同意,托我给你们牵个线,当个介绍人,你看怎么样?”
王心祖站起身来,握着大妈的手,有点害羞地说:“谢谢大妈,也谢谢全村父老乡亲对我的厚爱和信任,我向全村父老乡亲致谢。”
王心祖话题一转接着说:“我才二十岁,我的人生之路还很长,我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我要好好学习,要去考大学,上大学,学习更多的知识,为我们的家乡服务,为我们的家乡做贡献。这个事情,我的爸爸妈妈不会同意的,因为我的学业没有完成,我的事业没有完成,爸爸妈妈不会让我结婚的。我也不能耽误了古丽,请您给古丽带个话,我们永远是好朋友。”
没过多久,王心祖接到了返城的通知,在一个静悄悄的黎明,告别了插队两年多的村庄,告别了策大雅,回到了库尔勒。
开启口腔医疗职业生涯
一九七九年底,按照当时“从哪走回哪去”的返城政策,王心祖被分配在师门诊部工作了,在师门诊部主任严厉的父亲手下工作,王心祖没有得到一点照顾。
王天德经历了战争,经历了枪林弹雨,又在医院工作多年,对社会看得很透,对子女的未来也看得很远,也看得很准。
王天德早已给王心祖兄弟俩规划好了人生之路和职业的选择,成竹在胸地对王心祖两兄弟说:“老大学牙科,老二学法律,不论社会发展到哪一步,怎么变化,这两项职业,都是不可缺少的,都会受到社会尊重的。”
多年以后的今天,王心祖成了名声远扬的牙科医生,弟弟成为新疆十大律师之一。
刚刚接触牙科的王心祖,对牙医一窍不通,王心祖满目惆怅,不知如何才能做好牙医这门职业。
王天德仿佛看出了儿子王心祖的心思说:“地球上每个人都长牙,都会得病,但是,每个人的病情各有不同,要想治好患者的牙病,就得不断地学习知识,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不断地总结临床经验和教训,把自己丰富起来,这样,你的医术就会慢慢提高,你就会逐步成熟起来。”
王天德不留情面地对王心祖说:“你们这一代年轻人啊,最缺少的就是文化和理论知识,功底不扎实,这是你们这一代年轻人的缺陷,也是最致命的弱点,要想走的更远更高,还得解决‘肚子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你的大脑还是营养不良。”
王天德又语重心长地说:“要想干好自己的工作,做好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得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补好在学校没有学好的文化知识,一切都得从头学起,打牢基础,偷不得一点懒,也走不得一点捷径,否则,你会一事无成。”
在王天德的谆谆教导下,王心祖渐渐清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下定决心:不论干什么工作,做什么专业,起点要高,目标要明确,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和专业做到本部门、本行业、本地区最好,把本部门的工作做到最强、最有名气。
王心祖把写写画画的好习惯用在了业务学习上,从一九八零年开始,他四处寻找和收集有关牙科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学习牙医新技术,了解牙医新变化和新发展,把记录好的资料,写成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开始撰写有关牙医方面的论文。
一九八二年,王心祖被保送到陆军273医院口腔科进修。
农二师第一集医学论文集出版了,王心祖的论文被采用了4篇,王心祖欣喜若狂,把好消息告诉了父亲,父亲不以为然地说:“你这是刚刚入门,今后的路还远着呐,你的这些论文只是地州级的刊物,还谈不上杂志,没有什么影响力。你要把你学的专业当做一项科研来研究,好好研究,找出牙医的奥秘,走出农二师,走出巴州。”
父亲的鞭策和鼓励,让王心祖更有信心了。
一年以后,王心祖的论文在兵团医学杂志上一期刊登了4篇,引起农二师和巴州医学部门的重视。
王天德鼓励王心祖说:“这只是刚刚起步,要多写,多练,把牙科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条理清晰,认真分析,既要表现牙科病例普遍性,又要有治疗牙科疾病方法的特殊性,还要提出你自己的解决方案,论文要有深度,要有特色和代表性。”
王心祖被保送到川北医学院深造,三年的专业培训,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王天德和孙俊花分别退休,离开了工作岗位,和王心祖交谈业务工作越来越少,但是,父亲总是絮叨说:“人生在世,做事先做人,人做好了,做事业就容易的多。”
王天德对王心祖提出一些方向性的建议,供王心祖参考,这对王心祖在医学道路上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王心祖用了21年的时间,潜心研究牙科医学,搞科研,做实验,总结牙科医学的治疗经验,提出牙科医学的发展方向,倡导牙科发展之路运用的新科技和新方法,提出了《发展兵团初级口腔卫生的意见》。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蜂疗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王心祖代表中国作了题为《复方蜂胶牙痛水》论文专题演讲,来自世界各地七十七个国家的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王心祖的专题演讲用七国语言同步翻译。
同在九十年代,王心祖发明的复方蜂胶麻醉药(局部麻醉药)投入临床应用。
到二000年,王心祖已在国家级医学杂志和国际医学杂志先后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了《儿童口腔保健指南》、《口腔保健指南》丛书。
五彩的光环一个接一个地戴在了王心祖的头上,各类荣誉证书接连不断地向王心祖飞来,全国各地的学术研讨会和讲座邀请函、国家级座谈会邀请函,让王心祖应接不暇。
荣誉和成就面前,王心祖心里很明白,这些只能代表过去,更是过眼云烟,当不了饭吃。王心祖没有满足,更没有趾高气昂,停滞不前,而是更加有自信地搞科研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院也不例外。王心祖却依然搞着他的科研和发明。他外出参加学术研讨会、学习班、论文发布会、成果发布会的费用由公费转为了自费。
有些同事当着王心祖的面讥讽挖苦:“王主任,你天天搞科研,搞发明,搞论文,眼神越来越痴呆了,人都快勺掉了。”
王心祖回应说:“我搞科研,搞发明创造,发表论文,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搞的,没有耽误我们科室的工作。再说了,搞科研,搞研讨,那是推动我们科室工作的动力。”
王心祖万万没想到,一次全院大会,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一九九九年底,院里召开全员大会,会议上,院领导振振有词地讲到:“我们医院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解放生产力,更好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我们医院的经济效益,医院的效益提高了,我们员工的待遇自然就会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就会随之提高,这就是我们医院改革的目的。”
院领导话锋一转:“但是,我们院里有的个别人,总是喜欢裤兜里装锥子,以自己的荣誉自居,只知道搞什么发明,搞什么科研,发表一些没用的论文,目无组织,没有一点集体观念,没有一点经济头脑,那点发明和科研,能给我们的医院带来多少经济效益呢?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如果大家都去搞发明,我们的员工都得喝西北风了。”
会场上,所有人的目光一下集中在王心祖的身上,顿时成了众矢之的,像过街的老鼠,无地自容。
此时的门诊部副主任、牙防中心主任王心祖,顺手拿了一张纸,掏出笔,在纸上写下七个大字:“辞职报告 我辞职!”
王心祖迈着自信的步伐,昂头走向大会主席台,把辞职报告用双手递给了院领导,直接离开了会场。从此,再也没去门诊部上班。
辞职的第二天,正好是王心祖42周岁生日,王心祖和爱人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两人对着生日蛋糕,沉默无语。
王心祖心想:从事牙科医疗20年的时间里,我无时无刻不在为医院的大局着想,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一心一意提升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医院的名气,为医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不断探索口腔医疗的发展方向和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之路。为医院的付出,吃苦受累,无怨也无悔。对于自己的家庭,孩子无暇顾及,所有的家务负担全部落在了妻子一个人的肩上,深感内疚。
王心祖的妻子黄秀琴,是一名儿科医生,结婚后,小两口轮流不停地外出学习进修,离多聚少的日子持续了10年之久,黄秀琴没有一句怨言。
王心祖搞科研、搞研究、写论文到了痴迷的状态,在别人的眼里,他就是个木头人,除了看牙治病、吃饭,其他什么都不懂。
王心祖结婚前,家人曾托人介绍过好几个女朋友,接触不到一星期,女方便提出了分手,说这人可能是神经病,简直就是个勺子。这都是因为王心祖不懂人情世故惹的祸。
黄秀琴嫁给王心祖后,没有过一天好日子,没有享一天清福。怀胎六甲,王心祖在外地进修,很少回家,即将临产,王心祖还在乌鲁木齐进修,因工作忙,回不了家,等王心祖进修期满回到家中,儿子已经半岁多,开始牙牙学语了。
妻子对着王心祖说:“我们谈恋爱,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我们结婚,没有洞房花烛的甜蜜,有了儿子,也没享受到家庭的快乐和温暖,儿子更没有得到一丁点儿的父爱,家里的日子过的总是紧紧巴巴的。给孩子买奶粉、买玩具的零花钱都没有,儿子总是可怜巴巴地看着别人家的孩子玩耍,我心里的难受滋味就别提了,说不出的愧疚感。可是,回过头想一想,你搞科研,搞发明,也够难的,出了一些成果,我也为你高兴,也为你自豪。我知道你的心思,我也支持你的事业。”
黄秀琴发愁地说,“你的那股子倔犟劲,谁都拗不过你,也不考虑辞职以后,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啊!眼下,我们的日子该怎么过呢?”
王心祖信心十足地说:“我对巴州乃至南疆的牙医市场需求做了调查和分析,看准了牙医在南疆的发展前景,我们就创办一所自己的牙科医院吧。”
王心祖心想:是金子,到哪都会流光溢彩,我王心祖不做则已,要做就做最好的,最强的。我要打造巴州和南疆功能齐全,技术全面,服务优质、最好的牙科医院!
牙医事业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美好的,但前行的道路却是坎坷的,艰难的,曲折的。
王心祖在单位从医20多年,搞科研,搞调研,搞发明,经常出差,经常参加各种会议,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家里分文未存。微薄的工资收入,不到月底,就已经清了盘,一个标准的月光族,月月都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还经常厚着脸皮向父母要点零花钱。
理想很完美,现实却很骨感。王心祖口腔医院的规划和选址很快搞定。但是,启动资金、医疗设备、工作人员等现实问题,让王心祖直挠头皮,一筹莫展。
无奈之下,王心祖亮厚着脸皮,四处求援,经过两年的搬迁和扩建,最终在库尔勒市最繁华的地段,金色时代广场落成开业。
王心祖能吃苦、讲信用、不放弃的那股劲儿,赢得了开发商的信赖,在没有任何资金抵押的情况下,开发商毫不犹豫转让给王心祖4000平方米的楼层面积,支持王心祖放手发展牙医事业,后来,开发商又转让了一层楼,开设了王心祖宾馆。
开发商拍着王心祖的肩膀自信地说:“购房款,什么时间有,什么时间还。你是儿子娃娃,我相信你,你一定会成功的!”
作为私立医院的院长,王心祖平时以一名大夫的身份,坚守工作岗位,亲自上手术台,为患者做手术。
闲暇之余,王心祖就开始琢磨,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过去,很多地区的老百姓喝的都是涝坝水,含氟量非常高,氟斑牙是普遍现象,患牙病更是普遍现象,人数不会少。如何让这些少数民族牙病患者在我的医院无障碍得到救治,岂不是一件有意义的好事吗?
在新疆这片美丽富饶的广阔天地间,在民族团结和谐稳定的氛围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紧密团结,共同发展,语言是各民族学习交流的主要手段,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不断推进新疆的民族团结更显得尤为重要。
王心祖翻出插队时用过的资料,开始对医学名词进行翻译,一个字符,一个名词,一个笔画进行练习,每天像上学背书一样,死记硬背。
这一招果然奏效,王心祖把口腔医学上的专用名词翻译成维吾尔语,再用维吾尔语给维吾尔族患者讲述病发原因,治理方案,患者们感到非常亲切,精神上的压力也减轻了很多。王心祖口腔医院,除了看牙治病,还成了维吾尔族患者交流情感的场所。
一传十,十传百,王心祖口腔医院来自南疆的少数民族患者越来越多。
尉犁县一位百岁老人得知后,找上门来,希望能修复老牙。
王心祖知道这是一笔亏本生意,但还是毫不犹豫地接收了这位特殊病号。
百岁老人门牙、大牙全部下岗,不知去向,只有两颗虎牙,还一上一下、一左一右,各自孤零零地守着大门。
针对这位特殊病例,王心祖亲自为老人制定了修复方案,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精心为老人做好前期的修正,修复后,为老人做了全口的义牙安装,老人和他的子女非常满意。
百岁老人拉着王心祖的手,久久没有松开,激动地说:“王院长好!王院长亚克西!你是我们少数民族的白衣天使,你帮助我们,太感谢你了!你是我们维吾尔人学习的榜样!”
王心祖宾馆的生意随之风生水起,渐渐红火起来。
十年的时间,王心祖彻底还清了开发商的全部房产款,实现了巴州地区和南疆地区设备最全,医术最高,服务最好的愿望。
这十年间,王心祖的人生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王心祖曾经是国有三级甲等医院门诊部的副主任和师一级的牙防中心主任,业务拔尖,多才多艺,成果累累,驰名中外,为人忠厚,受人尊敬,令人仰慕。由于看不惯社会上一些现象,毅然决然走上了个体经营之路,成为一名民营口腔医院的院长,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认认真真做事,坦坦荡荡做人的本分,从不拍马溜须,更不会苟且偷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让王心祖吃了不少苦头。
王心祖口腔医院的申请、批示、选址、建院、搬迁,借钱等等,让王心祖疲惫不堪,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咸,但“世上还是好人多”让王心祖挺了过来。
这十年间,王心祖搞科研,搞发明,撰写论文,发表论文,没有一丝松懈,《一种新型电蜡勺》、《口腔医用钢丝夹》、《口腔修复酒精灯》、《医用牙科电蜡勺支架的制作方法》、《一种利用废旧牙科粘固粉调拌刀改制腊刀》、《利用废旧口镜制作腊刀》、《多规格组合式医用牙科探针的制作》《一种具有综合作用的牙科药》8项口腔发明专利获得国家批准。
王心祖的好朋友王安润说:“我们是发小,从小就喜欢写写画画,写一些小人物,小故事,写一些心得笔记之类的小文章。我在报社工作时,我们经常在一起切磋各类文章的写法,特别是如何写好论文,我们交流的最多。心祖是一个毅力超群的聪明人,更是一个能吃苦、肯钻研、爱发明的人,他能走到今天,这与他的理想和信念是分不开的,与他的勤奋和努力分不开的。”
探索维吾尔文字奥秘
当一个人的物质生活富足以后,必然会去追求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
一九九九年,王心祖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进修学习,课余时间,王心祖就给同学们讲维吾尔语故事,唱维吾尔语的民歌,跳麦西来甫,内地的同学都很喜欢他,广东同学给他推荐《学广东话不求人》小册子,引起了王心祖的注意,便买了一册,仔细研究。
爱学习、好钻研的王心祖,回到库尔勒,脑海里一下明朗起来:“用这样的方法,编辑一本《学维语话不求人》和《学习汉语话一点通》的学习丛书该多好啊。”
说干就干。
华山学校两年的新版维吾尔语学习和打下的坚实基础,在这里发挥了重大作用。
王心祖一边学习,一边查阅资料,一边校对,把维吾尔语的发音和书写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排版,用了一年时间,维汉速成口语丛书编辑完毕。
为了提高丛书的发音准确率,确保丛书尽量减少问题发生率,王心祖多次到喀什,找到当地十多位著名的维吾尔语专家,请教指导。
没想到,专家们发音各有不同,各抒己见,各自提出各自的修改方案,王心祖六神无主,陷入了迷茫之中,不知如何修改才好。
一天,王心祖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汉族人说话,口音也不一致,发音也有不同,还有多种方言,但是,汉族人却以北京话为标准普通话,在全国推广。难怪每一位专家的发音都有区别,十个人有十个人的发音,原来,维吾尔语也有方言。喀什、和田地区都有各自不同的方言。维吾尔语应该也会有中心语言,也就是标准的普通话,如果采取这样的方法,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果然不出所料,王心祖放弃了喀什多位专家的建议,果断采取维吾尔语中心语的办法,解决了各地方言发音的问题。这样,丛书才具有了一定的权威性,占据了维吾尔语学习的主导地位。
作为学习工具书,就要像汉语字典一样,方便学习,便于练习,好查找,好读,好写。但现有的词汇还是太少,还需要增加大量的内容,尽量纳入更多的词汇、日常用语,再加一些工作、学习、娱乐、民间用语等类型的词汇。王心祖没有急于出版已经编辑好的丛书。
接下来的几年里,王心祖到图书馆、博物馆收集维吾尔语言方面的书面资料,数次往返喀什、和田地区的机关、学校、农村、牧区,找机关干部、找专家、找老师、找学生、找牧民、找老人,收集书本里找不到的语言文字资料。
这十年间,王心祖没有放弃丛书的编辑、修改、校对、和完善,终于在二00九年,申请到了图书出版刊号,丛书即将出版。
用王心祖的话说:“对于我来说,这时间就像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流沙,在你不经意间,悄悄地流失,从来不会停止。”
王心祖是一个喜欢动脑筋的人,更是一个精明的人。
王心祖托他的一个好朋友,把丛书样本送到了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铁力瓦尔地的手中,请老人家题词签名。
没想到,金秋十月的黄金季节,老人家的题词带了回来。
“双语学习是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理解、加强民族团结是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为此,我们要拓宽视野,大力支持和推广双语教育,为提高各民族的综合素质而努力。”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司马义 • 铁力瓦尔地
二0一0年十月一日
《学维语话不求人》历经周折,终于在二0一二年三月第一版出版发行了。
没想到,《学维语话不求人》和《学汉语话一点通》刚刚面市,就受新疆各民族群众的青睐,第一版4万余册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为满足读者的需求,王心祖只好一次次再版,印刷五次,发行近20万册,
二0一四年九月,王心祖向塔里木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无偿捐赠《学维吾尔语话不求人》7000册,又为新疆第四届亚欧博览会现场无偿捐赠《学维吾尔语话不求人》8000册,现场接受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和新疆卫视的专题采访。
第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这样表述:本届博览会对外成交贸易总额是60.86亿美元,比上届全部的外贸成交总额还多4亿多美元。据初步统计,本届博览会参展企业达到1300余家,到会的国内客商是2.3万余人,境外客商5000余人,境外人数15万人次。博览会上有4000多个展位,而很多展位不仅仅是一个商品的展示区,它们的背后还有很多故事。最可说的是他们不接项目,不谈投资,做的是以书会友。这位熟练演奏维吾尔传统乐器的人叫王心祖,是新疆库尔勒的一位医生,这一次,他带来了7000多本自己编写的《学习维吾尔语话不求人》的书在展会上免费赠阅。
在乌鲁木齐,王心祖遇见两位从事中国著名著作专职翻译,八十多岁的维吾尔族老夫妻对王心祖说:“小伙子,我们翻译过《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的中国名著和世界名著,我们干了一辈子的专业文字翻译,从来没有看到这样详细、实用、通俗、易懂的工具书,你解决了维汉日常用语交流的大问题啊,我们实在佩服你!”
在随后的几年里,王心祖又编写发行了《游新疆说维语》、《速成维语对话》两本书,深受各民族读者的喜爱。
痴迷的民族音乐爱好
王心祖小的时候,经常和维吾尔族小朋友一起,有模有样地唱唱维吾尔歌曲,跳一跳维吾尔族舞蹈,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熏染,很小就对维吾尔音乐和舞蹈产生了兴趣。
王心祖喜欢音乐,喜欢走到哪,就把音乐带到哪,就把歌声带到哪,把快乐带到哪。
上世纪七十年代,王心祖是新疆巴州地区第一个玩吉他的时髦青年,那时的王心祖风流倜傥,潇洒帅气,身着喇叭裤,花衬衣,弹着吉他,跳着迪斯科。
王心祖高中毕业后,在插队的农村里,认识了一位内地的插队老知青,见多识广,精通音乐和乐器,老知青每天教王心祖弹奏一些新疆听不到的世界名曲和一些复杂的弹奏指法,王心祖的技艺有了明显的提高。
每到晚上,王心祖拿着自己心爱的吉他,和村民们一起喝茶、吃馕、唱歌、跳麦西来甫。那时的农村,文娱活动就是全村的村民在一起,唱歌跳舞。
那时的王心祖对维吾尔族歌曲、音乐和乐器产生了极大兴趣,开始和维吾尔族兄弟一起,用都塔尔、弹布尔、热瓦普 等乐器,用维吾尔语言弹唱。
每年的肉孜节、古尔邦节,库尔勒市的大小影剧院和广场,都要举办大型广场麦西来甫,上台跳舞的都是维吾尔族群众,在台下观看的都是汉族群众,没有人敢上台表演。
王心祖鼓动一起插队的哥们,一起上台和维吾尔族市民一起跳起麦西来甫,赢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
王心祖在川北医学院深造期间,他一方面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一方面带动同学们搞晚会,搞聚会,搞联欢。他用吉他弹奏“吉尔拉”,让新疆的同学们给内地的同学们表演新疆舞蹈。从那时起,川北医学院的同学们才知道新疆人,才知道兵团人。
王心祖亲自编排的《沙枣花》大合唱,轰动了学校,学生会极力推荐王心祖为学生会文艺部部长。
在库尔勒,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心祖认识了巴州歌舞团乐队队长多力坤老师,恳求赐教都塔尔,多力坤老师答应了他,按时来到王心祖的家里,便开始从乐谱“哆、来、咪、发、唆、拉、西”教起。
王心祖不谦虚地说:“老师,我不学哆、来、咪、发、唆、拉、西,我要学十二木卡姆。”
多力坤老师瞟了王心祖一眼:“你这是洗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走路还不会呢,就想跑了?十二木卡姆是我们最老道的曲子,你知道吗?十二木卡姆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维吾尔族的文化精髓,它包含了音乐、文学、舞蹈等各类艺术形式,表现了维吾尔人民绚丽的生活、高尚的情操和崇高的理想。它曲调优美,丰富多彩,演奏技巧复杂多变,是我们最厉害的曲子,很难学会的,一般人是弹不下来的,专业人员都很难掌握。”
王心祖顽皮地说:“你不要门缝里瞧人,把人都看扁了。这曲子我非常喜欢,只要我喜欢的,我就会认认真真学,好好学,一定会学好的,老师您放心吧。”
王心祖死缠硬磨,把木卡姆的乐谱要来,按照老师的要求,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回到家里,抓紧一切时间,开始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弹奏练习。
在多力坤老师的指导下,王心祖用了一星期的时间,就可以弹奏了,多力坤老师见状,惊讶地说:“这还了得,你这徒弟我教不了,要不了几年,你就成我的师傅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王心祖像是着了魔似的,抓紧一切时间练习弹奏,每天坚持练琴3小时以上,一年多以后,十二木卡姆的十二支乐曲,王心祖已经可以弹奏4首。
多力坤老师和乐队队友们聊天时自豪地说:“王心祖,我们打交道十几年了,最早的时候,他找我学习都塔尔,我想,年龄这么大,这年龄还能有决心学习维吾尔族乐器,不可能吧?碍于面子,就答应他学习维吾尔音乐,结果,他一开口就要学木卡姆,把我惊呆了。我没办法,就给他复印了几首木卡姆的曲子,让他练习,没想到,他非常刻苦,非常用心,我就不断加大难度。结果还是没想到,他坚持下来了,而且非常出色,我很自豪。王心祖对少数民族音乐和乐器,从喜欢、爱好,到追求、传承,努力寻求更高境界,把民族音乐变为保护、弘扬的责任。我很佩服他!”
库尔勒乐器爱好者们刮目相看,纷纷竖起大拇指:“这才是老道人!”
二000年,库尔勒音乐爱好者们,成立了“库尔勒市维吾尔族音乐爱好者俱乐部”,每一个月聚会一次,通过演唱、弹奏进行切磋技艺,交流经验。
经人介绍,王心祖加入了俱乐部,每个月按时参加俱乐部的活动。
刚刚进入俱乐部,王心祖跟着大伙随大溜,勉强跟得上乐队的演奏速度,回家后,他又抓紧时间用心练习。
俱乐部成员只有王心祖是唯一的汉族,所有的维吾尔族成员对王心祖非常尊敬,每次聚会交流,总有人喊着:“王院长来一曲,王院长来一曲。”
四年的刻苦练习,王心祖在俱乐部里已经独领风骚了,每次聚会,王心祖上奏都是免不了的。
王心祖打听到一位90多岁,名叫穆莎江▪肉孜的国家级都塔尔大师,新疆艺术学院艺术家,都塔尔大王、教授,造诣很深,一直想拜师学艺。
穆莎江▪肉孜曾在库尔勒居住过十几年,等王心祖想起拜师学艺的时候,老艺术家已经搬迁到伊宁市居住了。
王心祖连续两次到伊宁市,专程拜见大师,却被大师拒之门外,避而不见。
王心祖心想:“这不是古时的三顾茅庐吗?我就不信我见不着你!”
王心祖第三次去到伊宁市,又一次敲响了大师的院门,家人对穆莎江▪肉孜说:“还是那个汉族年轻人,想跟您学习都塔尔。”
老人被感动了,请王心祖进了家门。老人上下仔细地打量着王心祖,示意现场弹奏一曲,王心祖信心满满弹唱起来,曲调悠扬,指法娴熟、流畅。
老人家随着音乐,打起节拍来,情绪也开始激动起来,突然,招手让王心祖停了下来,握着王心祖的手:“你这个徒弟我收了,你这个汉族徒弟我收了。”
老人家把压箱底的歌谱翻了出来,递给王心祖,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我一生弹奏最难的,也是最美的乐曲,你拿去练习吧!”
王心祖的勤奋,感动了穆莎江▪肉孜老师,他把他最心爱的两把琴,其中的一把琴已有120年的历史,签上自己的姓名,亲手送给了王心祖,叮嘱王心祖说:“苍天不负有心人。”
王心祖更加刻苦,用心练习,每年专程到伊宁市的师傅家汇报演奏,直到老人家95岁离世。
王心祖还是没有满足现状,又打听到新疆歌舞团的一位国际都塔尔大师阿不都▪热依木,技艺高超,威望很高。
王心祖拜师学艺的故事仿佛在重演,两次到乌鲁木齐专程拜师,又是吃了闭门羹。
阿不都▪热依木认为一个汉族人,最多只是练练弹奏玩玩而已,便让他的学生送给王心祖一盘阿不都▪热依木演奏录音带,试探王心祖能否弹奏。
王心祖听说,阿不都▪热依木弹奏的乐曲,没有几个人能够弹奏下来,也没有人敢去尝试,可王心祖却想:“明知山有虎,偏要虎山行,有难度,我才有兴趣。”
仅靠一盘录音带,能学好吗?
有人又说:“王心祖勺掉了,这么难的曲子还在练,那是能练得出来吗?”
有些维吾尔族朋友说:“阿达西,玩乐器就是寻开心,高兴就行,又不是专业演出队的,弹弹吉尔拉,跳跳麦西来甫就行了,想和我们拉开距离吗?何必呢?”
王心祖不做任何解释,专心练琴。
一首曲子,王心祖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反复练习,录音带复制了好几盘,录音机听坏了两台,经过五年的苦练,阿不都▪热依木录音带里的曲子被王心祖拿下。
王心祖再次到乌鲁木齐,托朋友打听阿不都▪热依木的情况,几经周折,终于打听到了阿不都▪热依木侄女的电话,他侄女把王心祖拜师学艺请求讲给了叔叔听:“叔叔,一个从库尔勒来的汉族人,能把你的乐曲演奏下来,他是您的追随者和崇拜者,他想拜您为师,学习研究维吾尔族音乐和乐器,一个汉族兄弟,那么热衷我们少数民族文化,那是多么的可敬啊,您就答应他吧!”
阿不都▪热依木早已忘记了五年前王心祖拜师学艺那档子事了,听了侄女的一番话,答应见一次面。
王心祖出色的表现,深深地打动了大师的心,阿不都▪热依木感动而又兴奋地:“这、这、这开什么玩笑,我这曲子已经创作十八年了,我们歌舞团乐队的教授、专家,没有一个人能把这首曲完整地弹下来,也没有一个人敢弹我的曲子,真不敢相信,我的曲子还真有人敢弹,还是一个汉族兄弟。”
阿不都▪热依木把王心祖请到自家中,手把手传授都塔尔弹奏的技巧,热情地讲解自己创作乐曲的结构、情感表达意图、演奏方法,王心祖得到了真传。
一天中午12点多,身在库尔勒的王心祖电话铃响了,王心祖掏出手机一看是大师的电话,接上大师的电话,还没开口,大师就急切地说:“心祖,今下午四点,你到我家来,我有事给你说。”
王心祖查看了一下机票情况,便回话说:“可能要到下午四点半才能到。”
大师在电话里说:“我等你,我等你,你一定要来啊。”
王心祖以为发生了什么急事想问个究竟,大师说:“你来了就知道了,我们等你。”
王心祖紧赶慢赶来到了阿不都▪热依木的家中,大师亲自给王心祖倒茶,递上水果,让座休息,面带喜悦地说:“心祖啊,今天,我招了五个徒弟,你是我唯一的年龄最大的汉族徒弟,其他的都是在国际上享有威望的博士和硕士,我要把我所有的曲谱赠送给你,希望能帮助你的技艺提高,更希望你能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挥你的作用,做出你的贡献。”
阿不都▪热依木深知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也更希望民族文化在世界的长河中,源远流长。
阿不都▪热依木高难度曲目,王心祖已经能够顺畅地弹奏七首,听到王心祖的汇报演奏,阿不都▪热依木亲切地称王心祖:“大徒弟,你是最勤奋,最用功,最有成效的徒弟,你是我最喜欢的徒弟。”
新疆歌舞团的好朋友给王心祖打电话说,自治区要举办新疆第四届音乐大奖赛,你赶紧来报名吧。
王心祖报了名,但他的好朋友阿力玛斯▪阿不▪力米提却落了单。阿力玛斯▪阿不▪力米提的父亲找到王心祖,想办法要让阿力玛斯▪阿不▪力米提参加比赛。
王心祖想了许多办法找到评委们,评委们说:“你知道吗,参加这次比赛的人有多少吗?5000多人呐!”
王心祖从民族团结的高度,讲明参加比赛的重要性,与评委们侃侃而谈,说服了评委,让阿力玛斯▪阿不▪力米提报了名,两人分别参加了非专业组都塔尔独奏、专业组弹布尔独奏、专业组乐器合奏。
经过激烈的角逐,阿力玛斯▪阿不▪力米提获得专业组弹布尔独奏金奖,两人的合奏获得专业组乐器合奏银奖,王心祖获得非专业组都塔尔独奏金奖。
“在二0一七年新疆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彩排现场上,全疆十几位来自基层的民间达人一起表演歌曲反串、戏曲反串等节目,成为一大看点。其中,来自库尔勒市的牙科医生王心祖和曼苏尔江·艾尼瓦尔一起用都塔尔演奏《罗布淖尔民歌》,两人配合默契,乐曲柔美动听,让人深受感染”。这是中国青年网上的一段描述。
在世人的眼中,尉犁县最有名气的是罗布人村寨,每到金秋季节,纷至沓来的内地游客,罗布人村寨成了必去的网红打卡地。
不为人知的罗布淖尔民歌才是尉犁县的精髓和经典,罗布淖尔民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渊源。这里有着大量的民间故事、民间音乐有待挖掘和整理。
王心祖受邀参加了新疆巴州尉犁县举办的《罗布淖尔回响》大型音乐晚会的排练,来自新疆歌舞团,新疆民族乐团、巴州歌舞团、尉犁县歌舞团、轮台县歌舞团七十多人参加,清一色的维吾尔族,每天在一起排练。
演出那天,新疆音乐家协会主席、新疆歌剧院院长、国家一级作曲、著名指挥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努斯莱提▪瓦吉地(维吾尔族),庄严宣布:“《罗布淖尔回响》音乐晚会,王心祖为首席都塔尔演奏员。”
整个乐队一片哗然,有人大声喊到:“主席,首席都塔尔直接影响着整台晚会的效果,您把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一个汉人,能行吗?”
“主席啊,你要慎重啊!”有人担心地喊道。
“主席啊,我们都是专业的,随便挑选一个都比他强啊!”
努斯莱提▪瓦吉地用坚定的口气:“你们谁也别说了,首席都塔尔就是王心祖!”
音乐晚会的舞台上层层叠叠的大漠胡杨道具震撼了到场的观众,远古之韵、爱情的故事、辉煌的未来三个乐章,让观众了解尉犁县的历史,看到了尉犁县的发展,共同憧憬尉犁县的发展未来。
《罗布淖尔的回响》音乐晚会获得圆满成功,引起全疆各地音乐界强烈反响。
晚会结束后,王心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王心祖先是用热瓦普为新疆电视台的记者们演奏了一段《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后,感慨地说:“作为新时代的新疆人,我热爱这方土地,热爱各族人民,热爱民族音乐。我有责任、有义务把新疆优秀的民族文化挖掘、整理、保护、传承下去,为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新疆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王心祖亲手撰写了《罗布淖尔的回响》通讯,寄给了中国音乐报,没几天,中国音乐报头版刊发了王心祖的通讯稿件,王心祖把报纸寄给了努斯莱提▪瓦吉地主席,留作保存。
努斯莱提▪瓦吉地主席竖起大拇指自豪地说:“我看中的人,没错!”
接下来的几年里,王心祖集中精力,广泛收集罗布淖尔民歌,整理归纳,用维汉两种文字编辑成册,准备出版发行。
收藏路上的民族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心祖养成了很好的收藏习惯,收藏意识与日俱增。
故事回到文章:难忘那深深地鞠躬
王心祖从大爷颤颤巍巍的手中接过都塔尔,向大爷一家深深地鞠躬,上车后,再也按耐不住内心难过的情绪,伤心地抽泣起来,过后,自言自语地埋怨自己:“王心祖啊,你怎么不想一想别人的感受呢?你怎么忍心把人家的琴拿走呢?”
同路的维吾尔族好朋友拍着王心祖:“好兄弟,别再难过了,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大爷大妈都可以理解的,你是为了保存我们少数民族文化,是为我们维吾尔人做好事的,大爷的琴,我们还可以想办法呀。”
王心祖抬起头望着好朋友:“我们给大爷买一把同样的新琴,行吗?”
朋友说:“好啊,好啊,可以的,我去给大爷办这事。”
王心祖一行往返近400公里,从和田市买回一把同样的琴,送给了大爷,大爷拿着琴,高兴地弹了起来。
王心祖从小看到母亲把父亲解放新疆时期穿过的军装、军功章、入党申请书认真仔细地收藏起来,也学会了收藏小人书、小玩具和一些喜欢的东西,喜欢把自己的课本,小人书和一些玩具收藏好,知道用零钱把同学、小朋友的文具盒买回家收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收藏的意识更强了,把收藏当成了一种追求,一种职业。
插队时,王心祖到处收集维吾尔族村民家中废弃的书本、课本、乐器等物件,整整齐齐包裹起来,放假时,带回家中。
最初,王心祖对维吾尔族乐器没有多大兴趣,一次的采风,让他迷上了维吾尔族古老乐器的收藏。
随着南疆新农村的建设,村民从土块房搬迁到砖房,又从砖房搬进楼房,环境变了,生活条件好了,老乡们一些老旧的物件,旧的乐器散落在破旧的房子里,落满尘土,无人问津。
王心祖看到被遗弃的古老乐器很心疼,决定把这些老古董收藏起来,不让这些“宝贝”失传。
王心祖在收藏的路上,越收越有兴趣,越走越有劲头,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但他始终坚信,我王心祖,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最强的,最好的。
王心祖不论走到哪,总是以琴会友,用维吾尔族民歌交流,真心结交南疆各地的维吾尔族朋友和民间艺人,他每到一个地方,每到一个村庄,都会受到维吾尔村民热情款待,村民们都喜欢和王心祖做朋友,一起弹琴,一起唱歌,一起跳麦西来甫。
一次,王心祖和往常一样,来到一个偏僻的农村,村民们得知消息后,很快聚集在村委会的大院内,拉家常,唱歌跳舞。
细心的王心祖发现,来的村民都很高兴,有一位村民却情绪低沉,闷闷不乐,愁眉苦脸,可能有什么心事。
不便多问,王心祖挪动了一下位置,面朝那位老乡,用自己深情的双眼,紧紧盯着老乡,亮开嗓音,用维吾尔语开始弹唱,唱了民歌,唱情歌,唱了情歌,唱木卡姆。
王心祖一口气唱了十几首曲子,老乡的心仿佛被融化了,泪水渐渐涌出了眼眶。
听村民说这老乡最近得了一种怪病,心情一直很郁闷。
王心祖握着老乡的手:“我是医生,请相信我,不管得了什么病,都不要怕,要有信心,要乐观,你就会战胜病魔,身体就会好起来的。”
王心祖每年都到南疆收购维吾尔族古老乐器,找到村庄附近的简陋出租房,一住就是一个多月,直到淘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宝贝,才肯打道回府。
为了找到古老乐器,王心祖总结出了一套办法,那就是“顺藤摸瓜”。
王心祖每到一个村里,就找到村民最爱聚集的地方,拿出他心爱的都塔尔,大声弹唱起来,不一会儿功夫,就聚集了很多老乡,和他一起弹唱。
王心祖利用休息的间隙,向老乡们打听谁是村里的艺人,谁的琴弹得最好。
王心祖得到消息后,便亲自登门拜访,学艺交流,收集古董。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疆各地,古老的民族乐器越来越少了,仅存的乐器都在民间艺人手中使用,根本舍不得卖。也有一些破损的乐器存放在老乡的杂货铺里,等着卖个好价钱。
王心祖在南疆的名气越来越大,只要说有人收购乐器,老乡们都知道是一个汉族人,一个大老板,他叫王心祖。
看到大老板的到来,有一些做生意的年轻人,把老旧乐器全部涨价,等着大捞一笔。
王心祖早已看出这些年轻人的如意算盘,每次到南疆各地,都要带上自己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有备而来。一是为老乡们看病治病;二是帮助王心祖“助威”。
老乡们看到王心祖真心实意免费为村民看病治病,纷纷拿出自家的馕、馓子、茶水、清炖羊肉,招待王心祖一行,主动劝说年轻人把价位降到最低,把老乐器和老物件交到王心祖的手中。
一位年轻人握着王心祖的手不好意思地说:“王院长,你每次来,都为我们的村民看病,一分钱都不要,我们吗,卖给你东西,还要涨价,还想赚你的钱,我们太对不起你了,这样昧良心的钱,我们再也不赚了。”
就这样,王心祖所到的地方,都会得到老乡们的理解,都会得到老乡们的支持。
王心祖在南疆收购民族乐器,也有不顺心的事,吃闭门羹时常发生。
王心祖打听到策勒县古勒马其镇达玛沟乡普那克村有一位民间艺人,他叫艾萨▪艾山,方圆百里,名气很大。这位大爷也是一位热瓦普弹奏大师,家中有一把年代已久的热瓦普,据说有二百年的历史,音色特别好,有很好的收藏价值。
王心祖一行刚刚住进小镇,消息便传到了艾萨▪艾山大爷的家中,大爷急忙收拾了一些简单的行李,拉着老伴,给隔壁邻居留了一句口信,锁上大门,匆匆离去。
王心祖来到艾萨▪艾山大爷的门前,看到大门紧闭,“将军”把门,便知道大爷“既不想卖,又不想得罪”的心思,无奈地摇摇头,苦笑起来。
邻居的大娘告诉王心祖说:“王院长,您又来了,我们欢迎你的到来,到我家坐吧。他家的人说有急事,到喀什去了,刚走没多久,也没说什么时间回来。”
王心祖婉言谢绝了大娘的好意,扫兴而归。
时隔两个月后,王心祖听朋友说艾萨▪艾山大爷一家都在,便立刻驱车,连夜赶到小镇,邀请村长一同来到大爷的家中,把大爷堵在了家中。
村长向大爷说明了来意,可艾萨▪艾山大爷的态度十分坚决,甩出一句话:“我的热瓦普不卖!”
王心祖又一次无功而返。
王心祖的那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让人望尘莫及。
王心祖带上医生,第三次住进了古勒马其镇的一家招待所,安排医生一边开展巡诊看病活动,一边开展衣物、用品捐赠活动,这一次共捐赠衣物、用品35吨。村民们得知消息,立刻开上三轮摩托车,排队领取衣物,排队的三轮车队伍长达2公里。
王心祖自己邀上村党支部书记,再次来到大爷的家中,大爷看到王心祖,撅着胡子,不停地摇头。
书记开始给大爷讲道理,讲文化的传承,讲文化的发展,讲文化的弘扬:“大爷,您是我们村上最受尊敬的民间艺人,也是我们这一地区有名的热瓦普大师,人们非常喜欢您的音乐,非常喜欢您的弹唱,我们一天不听您的弹唱,我们的生活就缺少了味道,一天的日子就没有意思。”
王心祖没有插话,认真地听着书记讲话:“王院长,是一个汉人,他能够喜欢我们维吾尔族音乐,是我们维吾尔人的荣耀,我们很自豪。王院长收藏您的热瓦普,不是拿出去卖钱,也不是自己用来弹着玩的,是准备把你这古老的乐器收藏起来,通过电视,让更多人看到,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
大爷喝了口茶,捋了捋花白的胡子:“我们家是热瓦普世家,我爷爷的上辈古老的文化。”
书记的一席话,把艾萨▪艾山大爷说得暖暖的,开始说起话来:“我们都知道,王院长是一个大好人,经常为我们村民看病就医,不收一分钱,还经常给村里的孩子们赠送衣物、图书和文具,我们非常感激王院长。”
不知道,只知道这把琴从我的爷爷传给我的爸爸,再传到我的哥哥,现在传到我这里,已经一百多年了,以后嘛,准备传给我的儿子、孙子,让这把琴世世代代传下去,你拿走了这把琴,我们舍不得呀!”
书记拉着大爷的手:“大爷,这把琴是您家的传家宝,也是我们村里的宝贝呀,更是我们维吾尔族的宝贝呀,您说是不是?如果这把琴只放在您的家中,是不是只有您一家人看啊,最多也是我们村里的老乡们看啊,是吧?”
大爷点点头,看了看王心祖,没有说话。
书记继续说:“如果,你的这把琴让王院长收藏起来,通过电视播放,就可以让全疆的人看到,就可以让全国的人看到,都知道您老人家啊,您说是吗?”
大爷被说动了,但还是有点舍不得地说:“书记说得很好,我没有意见,可是,王院长拿走了这把琴,我的爷爷、我的爸爸、我的哥哥,眼睛没有了,我们全家人再也看不到了,我会很伤心的。”
王心祖又安慰道:“大爷,您请放心,您把爷爷、爸爸、哥哥的名字写在琴上,回去后,我把名字刻在琴面上,把它放在我的博物馆里,底下再写上这把琴的来历,让这把琴永远保存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您和您家族的故事。”
五年后,王心祖再次来到小镇,一边为村民看病,一边和村民拉家常,一起唱歌跳舞。
人群中,王心祖一眼就认出了艾萨▪艾山大爷,俩人紧紧拥抱在一起,久久没有松开。
王心祖让同事为他俩照了一张合影,搀扶着大爷,坐了下来,大爷亮出手上的热瓦普,对王心祖说:“这是我儿子从乌鲁木齐买回来的,音质也非常好,我很喜欢。”
王心祖感到安慰地:“好、好、好,您有了这把琴,我也就放心了。”
王心祖情真意切邀请着大爷说:“大爷,我们俩为村里的老乡们合奏一曲怎么样?”
大爷愉快地说:“好!早就想和你在一起痛痛快快地弹唱了!”
王心祖有准备地说:“我们共同弹奏一首名叫《我们的歌声》,好吗?”
村民们一阵欢呼声。
“我们的歌声 飘过万里
歌声传遍 世界各地
布谷鸟伴着 百灵鸟的旋律
整个大地 热情洋溢
比天更辽阔
我们的歌声 琴声传遍
每一个角落
唱出最甜蜜 心中的歌
爱在心中火热 有你有我
……
哎 来我的朋友
这 是你的时代
哎 把你的歌声唱出来
把你的歌声传出来
哎 像清晨小鸟一样 情人甜蜜友爱
哎 把你的理想唱出来
把你的梦想唱出来”
两人非常默契地弹唱起来,随着音乐的起伏,越唱越投入,老乡们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一起唱了起来,场面沸腾了,欢呼声响成一片。
这一次,王心祖又哭了,激动的哭了,高兴的哭了。这是他在民族乐器收藏的南疆之行,又一个打动人心、终身难忘的夜晚。
在南疆民族乐器收藏的十几年间,每一次去南疆,都要花去20多万的资金,买古玩、买乐器等。
这些年来,为促进当地民族团结,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好事,累计向喀什地区岳普湖县捐赠物品30吨,向且末县捐赠衣物45吨。
王心祖还先后获得巴州地区十大新闻人物、道德模范、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光荣称号。
王心祖特色博物馆
王心祖的人生犹如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中的人生三境界:下定决心,立志高远,勇于攀登是他今天走向成功的基石;绝不后悔、锲而不舍、永不放弃是他今天实现目标的阶梯;不忘初心、克服困难、坚持不懈是他今天梦想成真的保障。
王心祖更像一名攀登者,从一座高峰攀向另一座高峰,不断刷新他人生最高境界。
王心祖的家里、医院的库房里,宾馆的客房里堆满了十几年收藏的成年旧货、老古董、衣物,再也找不到可以堆放东西的地方。
王心祖开始发起愁来。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保管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行。”
这段讲话,深深地感动着王心祖的心,有一股力量让王心祖热血沸腾,眼前开始敞亮起来,脚下的路渐渐明朗起来。
创建“王心祖博物馆”,是王心祖传承红色基因的基地,是王心祖收藏生涯的归宿。
王心祖风趣地说:“我收藏的所有物件,虽然,钱是我出的,但是,不管多名贵的古董,到我手中那一刻,就不是我的了,就是新疆的,是巴州的,是兵团的,全部都是国家的了。钱再多,也是身外之物。我挣的钱,也都是为社会服务的,我自己留着有何用?我创建博物馆,让所有的收藏品各自找到自己的归宿,让红色基因得到传承,发扬光大。”
土地辖区、土地性质、博物馆授权、环保、消防、规划、专业设计、文化旅游、房屋建设、建材要求、水、电、路、林、资金等等等等问题,王心祖整个人缩小了两圈,眼窝深陷,颧骨突出,筋疲力竭,身心疲惫。
是坚持还是放弃?
黄秀琴心疼地对丈夫说:“心祖,我们都老了,你是要奔七的人了,我们干不动了,咱们不干了,我们把收藏来的古董拿到内地拍卖,拍卖古董的钱,我们几辈子都花不完。现在可好,你每天东奔西忙,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图个啥?每天受累不说,还四处求人,看脸色说好话,不是置之不理,就是推诿扯皮。我们建博物馆不是为自己,是为了传承我们兵团精神,弘扬中国的民族精神,是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服务的,我们不想让红色基因失传啊!心祖,既然是这样,我们不干了,我们再不受那份罪,再也不受那份气了,好吗?”
有人劝说王心祖:“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吃了一辈子的苦,受了几十年的累,如今,你辛辛苦苦打造的事业,如日中天、红红火火,什么都有了,衣食无忧,你还图个啥?”
王心祖坚定地说:“想做好一件事,没有那么容易的,都不会一帆风顺的。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容易吗?父亲他们解放新疆容易吗?开发建设农场容易吗?我们自己创建口腔医院容易吗?都不容易。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我的不懈努力,总有一天会感动苍天的,我的愿望一定会实现!”
胡杨之所以能够在茫茫大漠枝繁叶茂,伟岸壮美,那是因为胡杨能够深深植根于适应它生长的土壤,吸吮着大地之母的乳汁,茁壮成长,生而三千年不死,死而三千年不倒,倒而三千年不朽。
王心祖就像茫茫沙漠中的一颗胡杨,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历经酷暑严寒,风吹日晒,茁壮成长。生在新疆,长在兵团的王心祖,这片热土养育了他,兵团老一辈培养他长大成人,他深深地爱着这片热土,他已经离不开这片充满激情、催人奋进的故乡。
几经周折,终于发现原二师28团5连一片不毛之地,盐碱沉积,寸草不生,一片荒芜。
协商,请示,再协商,勘探,再协商,再请示,终于以养殖基地的名义,买断了这片20多亩荒滩的经营权。
王心祖自己投资2000多万元资金,从二0一二年开始创建博物馆,直到二0一九年,占地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12个展厅的“王心祖博物馆”初步建成。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展厅,展出一代伟人以雕像、画像、著作、照片等为主的展品200余件。
王心祖说:“毛主席去安源这尊铜像,是十几年前,我去内地参加一场学术研讨会,经朋友介绍,看到了这尊铜像,得知了这尊铜像背后感人的故事,便立志要把这尊铜像请到新疆库尔勒的家,让我们的后代永远铭记一代伟人的历史功绩。”
缸子展厅摆满了印有各种口号、标语的缸子,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王心祖收藏的缸子数量和种类位居全国之首,又被称为缸子王。
王心祖通过朋友介绍,在全国范围收集陶瓷缸,共收藏了1万多个瓷缸,每一只瓷缸都烙印着上世纪五十年代大生产大跃进、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七十年代斗私批修等等不同时期的口号、标语、伟人语录,每一只瓷缸都有一段难忘的故事,被称为岗子上的革命史。
王心祖说:“现在,这样的缸子也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已经很难收到满意的瓷缸了。”
优素甫·哈斯·哈吉甫展厅
优素甫·哈斯·哈吉甫是中世纪我国西域的维吾尔族著名哲学家、思想家、诗人。他的代表作《福乐智慧》是公元十一世纪我国历史上喀喇汗王朝时期用回鹘语(古代维吾尔语)写成的一部长诗,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
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的思想观念非常丰富,在文中既融入了他浓厚的民族精神,又渗透了道德教育方面独到的见解。因此,这部著作成为维吾尔族哲学、文学、文化、教育、伦理、道德和意识形态史上的里程碑。
王心祖根据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半身肖像图,自己设计,自己制作,制作出优素甫·哈斯·哈吉甫完整的全身塑像,惟妙惟肖。
展厅里的其中一部优素甫·哈斯·哈吉甫著作,是从土耳其国家图书馆收购回来的,目前已收藏著作一百多本。
丝绸之路古琉璃珠展览馆
从且末、和田、喀什、阿克苏、库车等地收购的古代琉璃珠,共计7公斤,约两万余珠,从安全角度考虑,目前没有开放。
民族古老乐器展馆摆满了不同年代、不同地区、不同名称的古老乐器,现已展出100余件,共收藏400余件,最长年份200多年,最近年份也有100多年。
王心祖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全疆各地前来参观的团队、群体、个体络绎不绝,特别是南疆的参观者更是接连不断。
王心祖让南疆的少数民族兄弟在收藏的民族古老乐器前合影留念,嘱咐参观的老乡们,回去后,把民族古老乐器收藏情况转告那些曾拥有过这些古老乐器的老乡们,让他们放心,再把视频、照片转交给他们。
艾萨▪艾山拿着照片颤颤巍巍地说:“我的爷爷、爸爸、哥哥的眼睛可以看到了,我也看到了,这下我就放心了。”
在民族乐器的收藏上,王心祖还有一桩未了的心愿,那就是他上门收购9年未如愿的古老乐器。
“哪怕再用9年时间,我也要把这把琴收回来。”王心祖有信心地说。
兵团流金岁月是博物馆内容最多、最经典的展厅,也是王心祖花费心思最多的展厅。
王心祖出生在新疆,长在兵团,是兵团“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哺育他成长,他对兵团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他想用自己的行为和努力,把兵团的建设,兵团的发展、兵团的变化,兵团的辉煌,兵团的故事以实物、影像、图片、文字等形式,转化成为人们永久的记忆,希望能把兵团的精神代代相传。
王心祖从小就喜欢听老红军、老八路讲过去打仗的故事,讲解放新疆的故事,王心祖长大成人后渐渐明白,身边这些活生生的老革命才是令人尊敬的真正英雄。
上世纪九十年代,王心祖萌生出收藏遗物的想法,把老革命穿过的衣物、使用过的物件、各类军功章收藏起来,作为永久的纪念。
爱人黄秀琴有经验地说到:“想法很好,可是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老人都有个习惯,喜欢把自己的衣物和用过的东西存放起来,不会轻易送人,等过世以后,一起烧掉。”
王心祖自信地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动动脑子,想想办法,总是可以办到的,成功的秘诀就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许多老革命的子女和王心祖年龄差不多,对于认识的、熟悉的、私下关系不错的老革命家庭,王心祖就直接上门,说明缘由,收集了不少的有价值的勋章、证书、照片等。
大部分的老革命的家属说什么都不愿意,还带有不理解的口气说:“这人还在世,你这样是不是晦气呀?”
这句话提醒了王心祖,他立刻想到了一般人做不到的想法。
王心祖耐着性子和一些不愿捐献衣物的老革命家属商量说:“我有个想法,不知你们是否同意。”
他诚恳地说:“老人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的,如果有那么一天,你们把焚烧遗物的任务交给我,你们同意吗?”
王心祖的想法征得了老革命家属及子女的同意,但提出了苛刻的条件,那就是必须把老人的遗物烧得干干净净。
每遇到一位老革命去世,王心祖是必到者,他在家属们的一片哭声中,在火焰的炙烤下,把老人的遗物一件一件焚烧,看到有价值的,就收起来带回去,保存起来。
就这样,王心祖坚持了许多年。
很多熟悉王心祖的人,不理解地说:“王心祖啊,王心祖,你是缺钱吗还是缺心眼儿啊,啥事不好干,非要干这事,你不觉得晦气吗,你还想把晦气带回家吗?”
王心祖只是笑笑不作回答。
一件件衣物,一件件物件,一张张照片,一份份家信,一本本笔记在展厅的橱窗里排放得整整齐齐,看到这些纪念品,让人肃然起敬。
有人说王心祖是个傻子,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哪个城市不能买一套别墅,游遍祖国大好河山,好好享受生活,好好享受人生,偏偏搞一些没头没脑的每天烦心不赚钱还亏钱的事儿,缺心眼儿一根筋,有钱也不会花。
王心祖却风趣地说:“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有的人属于享受型的,我却属于折腾型的,不喜欢享受,只喜欢做点事,喜欢做我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我这人啊,生来就是操心的命,苦日子过惯了,根本就闲不下来,我要是没事干,我会疯的。”
不负使命是王心祖不断前行的强劲动力,不忘初心是王心祖甘于奉献的坚定信念。要有一股压不垮的精神,无比坚韧的毅力,坚持不放弃,才能把自己的事业做得更好,更强。
王心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民族情怀,扎根边疆热爱兵团的赤子之心,感动了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领导。
王心祖博物馆落成后没多久,师市宣传部部长和原二师副师长专程参观了王心祖博物馆,感慨万千。
自治区文旅厅厅长在巴州、库尔勒市文旅局局长的陪同下,两次专程来到王心祖博物馆,一个展厅一个展厅认真观看。惊喜,感慨,赞不绝口,鼓励王心祖一定要站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共同体的高度,克服眼前的困难,把特色博物馆做得更好。
巴州中华传统文化协会会长胡伟说:“王心祖是一个非常用心的人,踏踏实实地做人,实实在在做事,非常有热情,非常有激情,善学习,爱专研,做任何事都很专注,很刻苦。他讲善意,讲美德,积极参与我们传统文化的系列活动,一直为我们免费提供办公、讲堂、活动场地,为我们各项公益性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他今天的成功,和他的人品是分不开的。”
迎接美好的明天
眼下,疫情肆虐,王心祖口腔医院也冷清了下来,王心祖利用这一时机,安排医院的医生轮流外出学习,掌握新科技,提高业务能力。
王心祖依然没有放弃他对本行业的刻苦钻研和发明创造,他的《一种多功能遮挡防护口罩》和《一种短式防护服》获得国家专利。
王心祖亲手编撰的《新疆丝绸之路古老乐器图谱》即将完成,正在校验过程中。
《流金岁月》展厅老革命衣物和用品收集工作,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支持,纷纷自觉自愿把自家有收藏价值的物品捐赠给王心祖博物馆。
王心祖博物馆免费开放,迎接全疆各地参观者的到来。
阿不都 ▪热依木已正式向王心祖发出邀请,待疫情解除后,他的个人演奏会将在乌鲁木齐市举行,届时,王心祖是必到并将出场演奏的嘉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发出通知,“巴州心祖博物馆”被命名为首批新疆特色博物馆。
二0二二年五月十八日,新疆《国际博物馆日》授牌仪式大会在美丽的塞外江南伊宁市隆重召开,巴州文旅局领导和王心祖将一同参加。
大会上,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自治区文博院党组书记侯汉敏为王心祖授牌合影。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亲自接见王心祖表示祝贺,与王心祖握手合影留念。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勤奋、刻苦、坚持、努力就是王心祖奋斗出来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