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的背景故事(送子天王图背后的故事)(1)

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为纸本手卷,纵35.5厘米,横338.1厘米,传为宋人摹本。图又名《释迦降生图》,乃吴道子根据佛典《瑞应本起经》绘画。《送子天王图》现藏日本国大阪市立美术馆。

释迦牟尼的背景故事(送子天王图背后的故事)(2)

《送子天王图》反映了吴道子的基本画风。吴道子打破了长期以来沿袭的顾恺之陆探微“紧劲联绵,如春蚕吐丝”那种游丝描法,因为游丝描的线条圆润挺健,但如铁线一般而无变化。吴道子开创兰叶描,“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莱条,圆间折算,方圆凹凸”。他用笔起伏变化,状势雄峻而疏放,表现了内在的精神力量。同时,他敷色比较简淡,甚至不着色。他在创作的时候,处于一种高度兴奋与紧张状态,很有点表现主义的味道。这些,似乎都透出了后来疏笔水墨画的先声。

该图是全画中最精彩的两部分,第一幅图为原画第一段,描写天王召见送子之神。天王端坐中间,庄严肃穆;第二图为原画的最后一段,表现净饭王抱子谒神,摩耶夫人及其侍从紧随其后,迎面则是仓皇跪迎的天神。

释迦牟尼的背景故事(送子天王图背后的故事)(3)

吴道子主要生活在唐朝开元、天宝年间,而那时,佛教在中国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佛教文化在中国大行其道,因而佛经的故事也渐渐成为画家的绘画内容。《送子天王图》所绘制的就是从佛经中来的。

佛典《瑞应本起经》记载,很久以前,在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有一位国王,人们叫他净饭王。他的妻子是天臂城主善觉大王的胞妹摩耶。净饭王德才兼备,勤政爱民。摩耶夫人端庄美丽,性情贤淑。结婚之后,夫妇感情和美,恩爱有加。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夫妻二人成婚数年却一直没有子嗣。

一天,摩耶夫人在花园中散步。不一会儿,她觉得有些累,便在花园中沉沉睡去。在睡梦中,她看见一头六牙白象自天而降,这头象体态俊美,浑身的毛白的如银如雪。它款款而来,最后钻入夫人右胁。

摩耶夫人醒来后,连忙将梦中情景告诉了净饭王。净饭王听后不知是吉是凶,便召来占卜的人询问此事。占卜的人说:“夫人一定是怀有王子了。这是上天的恩惠啊!王子是很尊贵的”事情果然如占卜之人所言,从做了那个梦之后,摩耶夫人果然怀了身孕。得知这个消息,净饭王非常高兴,命令宫女小心伺候夫人:衣服要绮丽柔软,食物要甘美洁净。

很快,夫人怀孕已近足月。按照古代印度的风俗,女子需回娘家生产。于是,夫人启程前往天臂城。不久,夫人来到了蓝毗尼园,由于舟车劳顿,便想在此小憩片刻。这时,她看见园中有一棵硕大的无忧树,枝繁叶茂,华色香鲜。摩耶夫人非常喜欢这棵树,于是举起右手,想摘一枝。就在此时,太子从夫人右肋降生。净饭王闻讯,急忙赶到蓝毗尼园,对自己的孩子视若珍宝。

这个太子不是一般的孩子,他刚出生,就能自己行走,并且每走一步,脚下就生出一朵莲花,走了七步后,他举起右手,大声说道:“我于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胜,无量生死。”话音刚落,只见两条净水从天而降,一条温暖,一条清凉,供太子沐浴。沐浴毕,一群天人出现在蓝毗尼园上空。

净饭王和摩耶夫人知道是神相助,便抱着太子向诸神礼拜。

这位太子就是佛祖释迦牟尼。吴道子的这幅《送子天王图》描绘的就是《瑞应本起经》中所记述的这段释迦牟尼诞生前后的情景。

此文由福曦国际拍卖杨经理撰写:fxpm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