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则新闻让爸爸妈妈们心惊肉跳!

该如何处置人贩子(又到人贩子的生意旺季)(1)

26名人贩子共拐卖了10名儿童,从拐卖到接送,从联系买家到交易,这些被千刀万剐也死不足惜的人贩子们早已建立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根本就是无缝对接!

就在警察们日夜奋战在防拐第一线上时,竟然还有好多家长要把孩子“送”给人贩子!而且,数量远远比你想得多!春运早已经开始,很多孩子们都跟着父母回老家过年。今年湖南铁路就先敲响警钟!

该如何处置人贩子(又到人贩子的生意旺季)(2)

接着,厦门铁路也发出了警告!

该如何处置人贩子(又到人贩子的生意旺季)(3)

家长们都长点儿心吧!

这还不够,因为当你还在心存侥幸时,人贩子们可在不断进化升级,拐卖招数不断更新换代,早就已经不是“一颗糖走天下”的时代了,从大人到孩子,我们的安全教育、防范意识也得跟上“形势”才行:

遇上戏精,就像唐僧见了白骨精

先说说人贩子专门针对家长的招数,简直可以用“戏精”来形容了!

他们一般会先选定目标,然后有意识地跟家长套近乎,以逗孩子、做邻居为手段取得家长的信任。然后,趁孩子家长不注意把孩子偷偷转移。一个不会套近乎的演员不是一个优秀的人贩子!

该如何处置人贩子(又到人贩子的生意旺季)(4)

曾经有一个走失孩子的家长就中了圈套:她抱着孩子坐在候车室门口,一个看起来面相还挺和善的中年妇女主动走过来逗孩子,两个人攀谈了好久。家长觉得这个人挺好的,上厕所时顺手把孩子交给了这位中年妇女。没想到,从厕所出来孩子就不见了!

电视剧《下一站婚姻》刘涛一段惊心动魄丢孩子的过程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人贩子把技巧玩转得出神入化,完美融合了几种常用的手段,把我们的女神骗得一愣一愣的!

招数一:故意套近乎,让家长放下戒备

在候车室内,这个看着非常慈祥的大妈就一直坐在妈妈和孩子旁边,不时地还很正常地逗孩子,妈妈几乎没有戒备心。

该如何处置人贩子(又到人贩子的生意旺季)(5)

上车时,大妈趁着妈妈忙乱,提出要帮着抱孩子,妈妈一口答应了。

该如何处置人贩子(又到人贩子的生意旺季)(6)

趁着妈妈检票时,大妈转身抱着孩子走了。

该如何处置人贩子(又到人贩子的生意旺季)(7)

直到检票完成,妈妈才发现孩子没有了,意识到大妈是人贩子。

该如何处置人贩子(又到人贩子的生意旺季)(8)

招数二:混淆视听,让外人分不清真假

妈妈四处寻找,看到抱着孩子的大妈,立即冲了上去。

该如何处置人贩子(又到人贩子的生意旺季)(9)

妈妈和大妈争夺孩子,孩子在惊惧之下,不知所措,竟没有叫喊,反而死死抱着大妈。

该如何处置人贩子(又到人贩子的生意旺季)(10)

招数三:运用暴力,强行夺走孩子

这时,大妈开始演戏,一口一口地喊着“孙子”,旁边突然冲出来一个男人。

该如何处置人贩子(又到人贩子的生意旺季)(11)

以“丈夫”的身份打了妈妈一耳光,还指责妈妈私自带走孩子,搞得好像是一场家庭纠纷。

该如何处置人贩子(又到人贩子的生意旺季)(12)

虽然妈妈说不认识这个男子,但却没有人出手帮助

该如何处置人贩子(又到人贩子的生意旺季)(13)

即便有个女人劝架,也以为是夫妻矛盾。

该如何处置人贩子(又到人贩子的生意旺季)(14)

就这样,人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带走了孩子,真的让人很崩溃!

完整视频戳这里!

看完了片子,是不是很惊悚?大妈、男子环环相扣的安排,精湛的演技,这是真事改编的!不要把它当电视剧看啊!

除此之外,人贩子还有很多招数,比如声东击西,转移家长注意力;比如专门趁家长购物、试衣服的空挡,把孩子抱走!而更多的情况是,家长自己疏忽大意,或是心存侥幸,说是把孩子“拱手相送”给人贩子,也不夸张!

2017年12月30日

宜良县匡远镇黑羊村的一对夫妻吵架,妻子气得离开,丈夫低头玩手机,两人直到半个多小时后才发现孩子丢了。

2015年8月24日

杨氏夫妇带着3个孩子在高速服务区购物、休息,让孩子在外面等,结果他们两个人回到车上发现孩子不见了。

2011年8月7日

一个爸爸带3岁的孩子出去买酒,顺便去移动营业厅充话费,结果一转头发现孩子不见了。

……

家长该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本来写了一大段,后来全删了。因为其实归根结底就三个字:“看牢了!”出门的时候千万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讲给孩子的安全防范教育

说起这个,估计好多家长会对孩子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好像陌生人就等于坏人。实际上,这句话太空太泛等于什么都没说,因为孩子不可能不和陌生人打交道。而且,这样一味强调陌生人的负面形象,很可能会让孩子变得内向、不善交际,不愿意与人交往。

那么家长该如何给孩子讲关于陌生人的事,我们要注意以下最重要几点:

01解释陌生人的含义

确定安全人名单

其实很多孩子、尤其是年龄很小的孩子,根本就不理解“陌生人”这个概念。家长可以笼统地给孩子说,陌生人就是自己不认识的人。只要孩子不认识,哪怕那个人自称是“妈妈的朋友”“爸爸的同事”也是陌生人。

其次,给孩子列一个安全人的名单,明确到姓名和关系,让孩子清晰地知道什么人是可以信赖的。

安全人名单以外的人,都是非安全的,特别是陌生人,不可以在没有家长的允许下,接受他们的任何“好意”。不管是吃糖还是拿玩具,都一定要征得家长同意!

02建立自我安全意识

沉浸式体验让孩子更理解

虽然我们总想让孩子享受美好,但也要让孩子警惕丑恶。对于稍微大一些的孩子,要告诉他们这个世界是有危险存在的,不是所有人都像爸爸妈妈一样爱他们,要学会自我保护。

可以用讲故事、看绘本的方式,告诉孩子什么样的情况是危险的,该如何应对。为了加深印象,还可以与孩子进行角色扮演。教会孩子在不同情况下,该如何应对。

03五句话,五个警报信号常记心中

跟孩子说得太多反而会让他记不住,所以我们总结出了五句话,爸爸妈妈可以跟孩子模拟表演下,让他们知道,如果陌生人或者安全名单外的人有这些言行,心中的警报就要拉响了!

小朋友,我认识你……

——陌生人知道我名字?NO!!!

牢记安全人名单和安全准则。平日里,家长要反复让孩子记忆安全人名单和准则,让孩子清楚地知道名单外的人都不可以跟着走,即便他知道自己的名字。

设置安全密码。可以和孩子约定一个不能告诉任何人的安全密码,告诉孩子如果自己找人去接TA,一定会告知安全密码。孩子可以问对方安全密码,如果对不上就赶紧离开,找老师或保安。最好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次安全密码。

小朋友,让我抱抱吧……

——想和我亲密接触?NO!!!

啥都别想,如果爸爸妈妈不在身边,赶快跑到人多的地方去,或者和自己的伙伴呆在一起。

让孩子学会拒绝和说不。平日里带孩子去公共场合,总有些人喜欢摸摸孩子脸蛋,孩子不喜欢,家人也不阻止,慢慢地让孩子认为别人可以随意触摸自己身体。这样,当人贩子抱起孩子时,孩子也会以为是正常的。

“认假爹”求救。如果孩子发现情况不对,又没办法摆脱人贩子时,可以机智地求助陌生人。比如之前有个男孩被人贩子抱着时,对着一个陌生男子喊“爸爸”。人贩子听到后,立即仓皇而逃,男孩也解救了自己。

小朋友,你跟我去……

——想带我离开这里?NO!!!

——好多大人,求我帮忙?NO!!!

——不是安全人给的东西,不能要!YES!!!

教孩子:

不接受非安全人给的东西。要反复跟孩子强调,非安全人给的任何东西,包括食物、饮料、玩具、金钱等都不可以接受。可以感谢对方的好意,然后微笑拒绝。

诱惑力越大,危险就越大。当陌生人赠与的东西,自己越喜欢、越不舍得,就越要在心里提醒自己,这个是有危险的,毕竟“天上没有掉下的馅饼”!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家长,自己要多留心,也要教孩子多留心。其实,保护孩子,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我们注意。

日常生活里,作为陌生人的你和我也应该多留心,多“管闲事”。逛商场、坐车时见到孩子,要多关注两眼,也许我们的一次留意就拯救了一个家庭。

新年将至,希望这个世界不再有买卖儿童的罪恶交易!

但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安全回家,但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合家团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