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拐点》作为《在一起》第一单元,是全剧冲锋陷阵的开篇开山之作,开播之后频频引发网友热议和好评。《生命的拐点》由张黎、韩晓军执导,梁振华编剧,以疫情最初来袭时的武汉金银潭医院为背景,讲述了以张汉清(张嘉益饰)、谭松林(周一围饰)、陆曼琦(谭卓饰)、柳小可(张天爱饰)为代表的一线医务工作者,逆行出征,在未知的风险面前临危不惧、诠释医者仁心的故事。新京报记者专访该剧编剧梁振华、导演韩晓军。在该剧创作时的三四月,正值抗疫关键时刻,医护人员反复说,只是做了自己的工作,他们都自认是平凡人,做了很平凡的事。“但不管时光多远,我们应该记得他们。”

张嘉益是不是张泽佳(在一起疲惫中的坚定)(1)

张嘉益剧照

创作:大部分人物真实有原型

编剧梁振华的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他从小在医院长大。童年的记忆都弥漫着病房里消毒水的味道,一次次深夜时分看着父亲被唤醒后急匆匆出门,一次次在病房里看着母亲在工作,这样的氛围对他而言非常熟悉。在梁振华看来,2020年这一场疫情,可能是人类在和平年代遭遇到的最大生存危机。“窒息的压迫感”,在疫情最初来袭的时刻,武汉封城之前的恐慌,是从无序到有序的“拐点”,而剧中所描绘的武汉金银潭医院处于风暴之眼,是前线中的前线。

剧中主人公张汉清的原型是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据梁振华介绍,《生命的拐点》中大部分人物都是真实有原型的,周一围饰演江汉医院院长谭松林,张天爱则是同一家医院的护士柳小可。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他们是一对相互扶持的抗疫伉俪。为了不将可能的感染风险带给儿子,下班之后,他们便把早就打包好的行囊铺在汽车后座,过了二十多天“以车为家”的日子。这也来自真实的新闻人物金银潭医院的涂盛锦和曹珊。剧中所描绘的是一个群像,需要把医护人员和患者编织到一起,所以,梁振华把张汉清、谭松林处理成了“师徒”,谭松林和柳小可成为医护人员夫妻的缩影,这一群医护工作者是勇者中的勇者。

张嘉益是不是张泽佳(在一起疲惫中的坚定)(2)

谭松林和柳小可

剧本从三月开始写,那个时候已经出不了北京,梁振华在网上搜和金银潭医院有关的资料以及张定宇的全程报道。武汉一线传回来很多资料,经过和张定宇微信沟通,让梁振华感受最深的是,“医护人员同样也是人,面对不可预知的病毒肆虐,也会有忧虑、恐惧、犹豫和慌乱不安。他们不能免于恐惧,却率先克服了恐惧。”

导演张黎为该剧定下的基调是“遭遇战”,这是抗疫的第一场战役。一场浩劫般的疫病席卷而来,《生命的拐点》展现的是在抗疫的最前线和最初的关键时分。剧中展现了街上车水马龙快要过年的场景,同时医院发热门诊一下子涌现了很多病人,救援队来之前只有湖北、武汉自己的医护人员,“但他们撑住了,赢得了时间。”导演韩晓军说。

人物:张嘉益非常了解人物状态

剧中,张嘉益饰演的张汉清,是江汉医院的老院长;而周一围饰演的谭松林,则是江汉医院的新一任院长接班人。他们既是携手共进的师徒,也是并肩作战的搭档,更是疫情初期江汉医院稳定人心的中坚力量。张汉清和谭松林都是轻伤不下火线的典型。张汉清身患渐冻症,依然坚守在抗疫最前线;谭松林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却始终心系疫情进展。

张嘉益是不是张泽佳(在一起疲惫中的坚定)(3)

张嘉益剧照

剧中并没有刻意强调张汉清的病情,但提到他正在办理病退。张嘉益看过张院长的影像资料,非常敬佩。有一组镜头拍他远去的身影,病症已经让他走路姿势显出困难了,步履蹒跚,但那却是最坚定的步伐。在此之前,《心术》、《急诊科医生》等作品让张嘉益有一些演医生的基础,跟之前的作品相比,《生命的拐点》对他而言更难演,因为这些事情太近了。大家对那些时刻那些故事无比熟悉,会让演员害怕把真的演成假的。所以完全不能“使劲”,时刻要求自己像那些医生一样:保持工作状态、足够坚定。

在梁振华看来,“疲惫中的坚定”是张嘉益和张定宇某种精神共通,尤其是张嘉益扮演的张汉清独自上楼时的无声无息,简直就像是张定宇本人。《生命的拐点》也特别在意“背影”的刻画,背影的力量是无穷的,有很多想象空间。“比如张汉清很多背影,也是想表现坚定。”导演韩晓军说,张嘉益和张定宇身上都有非常折磨人的病痛,所以张嘉益非常了解人物状态,“他们的背影、走路的姿态,都有着同样的坚定。”

张嘉益是不是张泽佳(在一起疲惫中的坚定)(4)

谭松林

拍摄:医护人员一直在剧组保驾护航

《生命的拐点》是《在一起》全剧第一个段落,发现疫情是最大的戏剧冲突。故事背景是疫情大暴发前夕,开始有病例出现。张嘉益所饰演的张汉清有很丰富地对付传染病的经验,但面对如此迅猛的疫情也是措手不及。其中有几场戏就是他逐渐判断出这是一个具有很强感染性的病毒,对病毒的检测、治疗以及后续防疫提出了很多中肯建议。据梁振华介绍,因为《在一起》的每个故事单元只有两集常规电视剧的篇幅,所以,结构、节奏和叙事语态上会尝试一些类电影化的手法,整体故事浓度相较以往也会有所增强,通过情节、人物、动作强度的升级,来突出“战疫”最初关头的迫压感。

《生命的拐点》剧组在无锡取景,拍摄所在医院正是疫情期间无锡一个收治中心,旁边那栋大楼曾是所有病患的隔离病房。拍摄过程中,医院真正的医护人员一直在剧组身边“保驾护航”,比如众所周知的“7步洗手法”,现场的墙上就贴了一张教学图。

克制:过于悲伤或者乐观,都是片面的

剧中,吕中饰演重症患者江浩的高龄母亲许清如,虽然戏份不多,但是几个细节描写却格外打动人心:ICU门口,许清如独自一人坐在长椅上,盯着ICU门口的时钟;江浩不幸去世,许清如主动找到院方想要捐献遗体,表情却出人意料的平静。梁振华说,许清如在手术室门口等儿子被抢救的场景,她坐在那里要像一座雕像,“那一刻时间都停止了。”在展现处在生离死别边缘的时刻,剧中反而没有大段煽情,而是不断在描绘细节,比如时钟展现的是老太太内心,“等待”;剧中人物给绿植喷水,也象征着生命力的延续,是一种希望。“如果直接用语言说会太直白。”

张嘉益是不是张泽佳(在一起疲惫中的坚定)(5)

吕中剧照

梁振华说,因为这个阶段是最沉重、黑暗的一个时期,看不到光明,过于悲伤或者乐观的情绪渲染,都是片面的,所以要克制,让事实说话。“因为篇幅比较短,所以多一些写意,留白多一点,让观众多一些联想,更容易产生代入感。”

在韩晓军看来,那段时间离我们太近,如果刻意煽情反而觉得不真实,大家都还在那个情景之中,所以要克制。但在实际拍摄中,很多场景演员自己都非常激动,情绪很难克制。比如剧中吕中扮演的许清如给谭卓扮演的护士长鞠躬那场戏,虽然儿子没有被抢救过来,她还是要感谢医护人员,拍摄这场戏的时候谭卓在现场控制不住地哭,“我说不行你得控制。医护人员在病人家属面前还是需要克制,老太太走之后可以哭。”

张嘉益是不是张泽佳(在一起疲惫中的坚定)(6)

《生命的拐点》剧照

韩晓军说,至今他回忆起当时这些片段依然也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十一长假他看新闻,有当时武汉支援队的医护人员再次回到武汉,他看到接站时,支援队员和武汉医护人员抱在一起,自己也哭得不能自已。

新京报记者 刘玮

编辑 佟娜 校对 卢茜

来源: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