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10月1日。

在英国的议会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到底要不要用军舰轰开清王朝的大门?

坐在宝座上的维多利亚女王耐心的看着眼前的一幕,她渴望得到一个她想要得到的结果。

---是否动用英国舰队发动战争!

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1)

图 | 维多利亚女王

最终,这场针对远东战役的炮轰清朝国门军事会议,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炮轰清朝国门的议案。

那一天,一句带有侮辱性质的恶语回荡在英国议会的礼堂上空:

“中国听不懂自由贸易的语言,只听得懂炮舰的语言。”

1840年,7月6日。

四十多艘英国海舰浩浩荡荡地开往定海,炮击清朝海岸,揭开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2)

他们不会想到,110年后的一天,毛泽东一行人在北京同样对于英国舰队的的存留问题,展开了一场会议。

---英国“紫石英号”事件。

毛泽东拦截英国舰队援救“紫石英号”事件,是渡江战役中极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件大事。

在这件事情上,英国开始一反常态,屈尊求全,终于放下了高昂一百余年的额头。

这是一件令国人无比自豪、无上光荣的一件大事。

渡江战役发生之前,中国的战局在四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前所未来的变化,所有的一切还要从重庆谈判的事情说起。

1945年,10月。

毛泽东在重庆经过四十三天的紧张谈判,双方签订《双十协定》,毛泽东安然回到了延安。

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3)

图 | 重庆谈判

不过,也许是因为重庆紧张的谈判环境,或是重庆的天气情况,回到延安不久的毛泽东便生了一场大病。

他在陕北休养一个月之后,身体状况不仅没有转好,反而越来越严重。

全身发抖、冷汗直冒、手脚抽筋成为他那段时间的生活常态。

这段时间,身边的医务人员没日没夜地用湿毛巾给毛泽东敷额头,始终都无济于事。

因为延安的医疗水平有限,组织马上向苏联求援,希望苏联方面能够提供一定的医疗救助或是指导。

一个月后,苏联两位医务专家来到了毛泽东当时所在的王家坪桃林。

随着苏联医务专家的到来,毛泽东还看到了一个人。

---毛岸英。

两位苏联医生替毛泽东检查后发现,毛泽东压根就没有生病,此前的那种病态完全是毛泽东日常工作劳累、精神过度紧张所导致。

想要治好毛泽东的这种“病”,只要他好好休息,调养一段时间便能够康复。与以往不同的是,毛泽东这一次并没有拒绝医生的提议,而是默然同意了两位苏联医生的要求,在延安当地开始了一场春游。

这场春游结束后,毛泽东的身体竟然突然恢复了。

1946年,6月。

一场耗战三年之久的大决战爆发。

---解放战争。

这一年,蒋介石突然调动了三十万大军涌向了中原解放区,开始凭借强悍武力暴力抢夺解放区。

此时的抗日战争已经结束了近一年的时间,蒋介石为何这个时间发动战争呢?

其实,我们看一下蒋介石军队在抗日战争后期的分布情况,便能看出真相。

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4)

图 | 两方势力分布区

那时候,蒋介石的主力军队集结在西北、西南以外的地区,而解放军的根据地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华北地区的战略位置自然不言而喻,蒋介石想要争夺华北地区的真正控制权,急行调兵才是他最好的方式。

可是,他又不能轻易打开西北关中这条要塞,这是封堵八路军的最好要地。

所以,他必须要将屯集于西南地区的大兵团主力调集北上,但短时间调集三十万的兵力北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为此,他只能拖延时间,为自己调集兵力北上争取合理且有效的时间。为了完成蒋介石这步大棋,美国不惜调动飞机、舰艇不眠不休疯狂运转国军,将蒋介石部署在云贵川的大兵团兵力顺利运往了中原地区,参与到华北地区争夺赛中。

1946年,10月。

毛泽东决定放弃陕北大本营延安。

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5)

图 | 毛泽东(拍摄于1946年)

在离开之前,毛泽东一直坚守岗位,等到了最后一刻。

五个月后,随着国军的步步逼近,毛泽东最终才选择离开了延安大本营。

蒋介石的西北神将胡宗南最后只得到了一座延安空城。

这个消息传到蒋介石的耳中,他马上致电称赞胡宗南:

“吾弟苦心努力,赤忱忠勇,天自有以报之也,时阅捷报,无任欣慰!”

一年后,彭德怀带领着西北野战军以犁庭扫穴的姿态,打崩国军,重新夺回了延安。

蒋介石又给他送去了一封电令:

“宜川丧师,不仅为国军最大之挫折,而其为无意义之牺牲,良将阵亡,全军覆没,悼恸悲哀,情何以堪!”

1948年,3月。

毛泽东东渡黄河,来到了河北西柏坡,指挥全国性的大决战。

大决战进行的时间很短,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场大战下来,国军主力已经被打残,毛泽东也与第二年的三月选择进入北京的香山双清别墅。

这一年,五十五万解放军已经陈兵江岸,准备随时发动进攻。

三年耗战,终有所成。

1949年,4月20日。

攻渡长江的命令下达长江沿岸各解放军。

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6)

这一年,在华夏大地尚未完成统一之际,英国成为了毛泽东一生中第一次在国际上大显强悍身手的国家。

命运这张大网,总是在勾连着前世的一切,又在悄无声息地归还着前世的一切。

曾经的英国,以西方大国的傲然姿态,独挑大梁,扯开了西方列强侵凌华夏疆土的序幕。

渡江战役时的英国,颜面丧失,尽失西方大国脸面,再也没能成为西方大国的楷模。

曾以荣誉而来,终于蒙羞归去。

在渡江战役即将打响的前一夜,毛泽东却突然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英国海舰‘紫石英号’横亘江面。”

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7)

图 | 紫石英号

三大战役结束之后,英国方面已经侦查到消息,解放军可能即将渡江,遂派军舰交替值班,以便在战争打响的时候,迅速掩护英国侨民撤离。

解放军准备渡江的时候,停靠在南京江岸的为一艘名叫“伴侣号”的驱逐舰。

因为江岸战事不明,英国的这艘“伴侣号”已经停驻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接替工作尚没有有效的进展。英国远东舰队副司令马登鉴于“伴侣号”执行任务时间太长,遂准备派遣另一艘“紫石英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南京执行护侨任务。

不过,当时渡江战役已经迫在眉睫,解放军在江北的江阴西部三江营(位于扬州东南20公里处)已经构筑了一个前沿炮兵据点,作为发动渡江战役的火力掩护重地。

这也意味着,三江营炮兵据点担负着前线进攻炮火掩护的重要任务,一切可能存在的危险,它都必须及时清障。

上午八点,三江营炮兵突然发现江面出现了一艘军舰,立即鸣炮示警,示意其离开江面,不得继续前进。

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8)

不过,20声的炮响过后,“紫石英号”并没有选择返航。

“紫石英号”的舰长基纳不管不顾,下令军舰继续向前行进,三江营炮兵马上开始展开炮击,“紫石英号”同样开炮还击,蔑视江北的三江营炮兵。

三江营密集的炮火,直接打崩了这艘军舰,军舰搁浅在雷公咀南岸无法动弹。

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9)

图 | 解放军炮兵

英国远东舰队司令部收到消息,不仅没有及时沟通,反而再次派遣舰队,想要挑战江北解放军。

远东舰队副司令马登又下令分别从南京、上海调集“伴侣号”、“黑天鹅号”两艘驱逐舰前往增援,同时马登自己则乘坐万吨“伦敦号”巡洋舰一路北上,准备展开军事交锋,不仅给解放军一定的教训,还要夺回紫石英号。

南京的“伴侣号”最先抵达出事地点最近,对三江营炮兵阵地展开炮击,两军交战两个多小时。

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10)

“伴侣号”军舰前方几乎被摧毁,舰长罗伯逊受伤,他们此番挑衅不仅没能击溃解放军炮兵阵地,也没有实现夺回“紫石英号”的企图,最终驶离江面,前往上海。

21日,清晨。

英国远东舰队副司令马登带着“黑天鹅号”和“伦敦号”再度前往江阴,想要救回搁浅在江岸的“紫石英号”。

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11)

图 | 英伦敦号

不过,这一次三江营炮兵率先发动炮击,两艘军舰舰体全部冒出浓烟,副司令马登衣服被炸裂,舰长卡扎勒身负重伤。

马登下令放弃救援“紫石英号”,转而前往江阴北岸。

马登此举,无疑仍在挑衅长江北岸的解放军,江阴北岸炮兵再度鸣炮示警,没想到马登毫无理睬,直接下令军舰炮口对准江阴北岸,准备开炮。

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12)

江阴北岸炮兵立马开炮回击,马登无可奈何,最终又撤离江阴,回到了上海。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顺利解放南京。

而那艘被解放军炮击的“紫石英号”仍旧无奈地躺在江岸,目睹着这一幕载入史册的壮举。

1949年,4月23日。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工作人员将《人民日报》头面刊登的一则新闻送到了毛泽东的手上。

毛泽东的专职摄影师徐肖冰、侯波夫妇看到毛泽东认真看报的样子,马上按下了快门键,给毛泽东拍下了一张经典的照片。

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13)

图 | 毛泽东看报

大战终结,王者归来。

在北京的毛泽东并没有被这场胜利影响,他在英国的“紫石英号”问题上,仍旧有着强硬的态度。

毛泽东这次悍然炮击英国舰队事件,在西方国家引起了轩然大波。

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14)

图 | 毛泽东

一百年前,英国军舰炮击清王朝国门,打开了东方贸易市场,同时让华夏大地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悲惨道路。

那时候,旧中国的脸面仅仅只有七分钟。

英国七分钟的炮击,清王朝国门洞开,从此山河破碎,国家沦丧。

一百年后,时代已经悄然巨变,曾经强悍的英国海军屈居江面,成为待宰的羔羊!

英国议会对于这次事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以下台首相丘吉尔为首的人,还妄想调动航空母舰进入远东战场作战。

不过,调动航空母舰这件事情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毛泽东对于前来交涉的英国代表提出了几项硬性规定:

一、英国政府及海军当事人对这次暴行应负完全责任;

二、英舰向人民解放军道歉, 并保 以后不得采取与中国人民敌对的行为;

三、我方保留向英国当局要求赔偿损失,严惩凶手的一切权利;

四、“紫石英号”停留现位不得移动。

这四条强悍的要求,可以说一洗中国百年耻辱,大大折损了英国在国际上的脸面。

英国刚开始并不愿意道歉,他们指出解放军可以不做出任何补偿,只是想要将“紫石英号”驶离江面即可。

毛泽东坚决不同意这个请求,想要将这艘军舰驶离江面,不道歉断不可能!

不过,因为解放南方地区的迫切需要,毛泽东也做出了一定的让步,只要英方承认错误,关于放行“紫石英号”以及道歉、补偿的问题可以后续详谈。

中英双方经过三个月的交涉,英国方面认为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先道歉,后详谈”的让步,已经给了英国自己很大的脸面,遂准备接受毛泽东的要求。

不过,最终关于“紫石英号”这艘军舰还是出现了让人啼笑皆非的一幕。

7月30日,夜晚十点。

这艘军舰趁着夜色黑暗,悄然尾随一艘客船出逃,解放军的炮兵因为夜色黑暗,炮击受阻。

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15)

最终,这艘搁浅一百多天的“紫石英号”最终以夜色窜逃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困敝之苦。

这件事情发生后,英国人大为高兴,即便逃跑的事情很耻辱,他们仍旧沾沾自喜。

而这一切事实的真相,毛泽东都暗藏心中。

当初三艘英国军舰苦力营救,都没能逃走,为何此次能够顺利逃走呢?

难道真的仅是因为夜色的原因?

恐怕未必!

1957年,11月。

毛泽东前往苏联,他在苏联见到了英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对于八年前的那场英舰逃跑事件,毛泽东欣然做出了应答。

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16)

图 | 访问苏联时的毛泽东

“英国曾派紫石英号兵舰到南京去接部队,被我们打中了一炮。后来它说是跑了,实际上是我们让它走的。它当时的燃料不足,我们给了一点油。

当时的形势是紫石英号不走,就使人下不了台,我们同英国的关系就会尖锐起来。我们主要是对付美国,不是以英国为攻击对象。”

新国初建,国力疲敝。

当时的华夏大地早已千疮百孔,对于一个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而言,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英国军舰苦苦为难,毛泽东只是要让它意识到,中国早已经不是当初腐朽落寞的清王朝。

对我而言,永远感激每一代先辈们为了这个新中国所做出的一切贡献。

我们记得,新中国从成立的那一刻起,经过了不少的战争。

新中国成立的那些艰难岁月里,为了祖国领土的完整,我们在东北、西南、东南三处进行了长达四十年的战争。

朝鲜战争、珍宝岛战争、对印度战争、对越战争。

以弱国之姿捍大国之猛,可能只有那一代人才能够想象到如今的和平,到底有多么的不容易。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今天所生活的和平时代,也仅仅才开始了短暂的三十余年。

我们曾有舍生忘死的一代先辈,我们也曾有悍不畏死的一代先辈。

我们曾经历过百年战乱,我们也曾经历过百年屈辱。

时代浪潮汹涌而来,我们有更多的选择,对待自己的生活,我们也有更多的选择决定自己未来的生活。

而这一切的背后,终究有一个强大的后盾。

它是中国。

它也是华夏之魂~

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毛泽东展露强硬一面)(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