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Sir电影原创:dushetv)

一回生,二回熟。

但不见得所有人都是这样。

比如于正。

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亲自展示了什么叫做,一回熟,二回……熟烂了。

魏璎珞和大猪蹄子再度携手的新剧——

《皓镧传》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1)

按照“爽剧”的架势,《皓镧传》本该声势浩大。

开播前,登上各种“2019年度期待国产剧榜单”。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2)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3)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4)

然而,自1月19日网络首播,水花却没砸起多少。

全网热度指数远不如已经播了一个月的《知否》。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5)

再一瞧风评。

哦嚯全完蛋。

4.8分,几乎只有《延禧攻略》2/3……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6)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7)

前排一水的一星。

篡改历史,洗白历史恶人,主角演技渣,道具不符合史实,于正套路……

但烂船总有三根钉嘛。

戏不如人,口水来凑。

面对差评,于正惯例微博发炮,“狡辩三连”——

第一招,自嘲

“于一星”先是认命,又是搬来流量明星的那一套“努力说”。

博同情之余,还不忘炫耀一下自己《延禧攻略》的功勋墙。

Sir翻译一下:

这是命啊,这烂的是我的生辰八字,但绝不是剧!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8)

第二招,卖乖

诉完委屈还不忘卖乖。

“观众永远没有错,错都是导演编剧和演员”,希望大家骂爽后说一说剧到底不好在哪里。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9)

但真的“乖”吗?

于正老狐狸,当然懂得先礼后兵。

这不,第三招就开怼

怼完一星,又怼历史粉、女性粉丝。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10)

做错事的人总爱叫屈,但Sir今天不是来抬杠的。

剧,当然不是历史剧。

秦始皇的生母赵姬到底算不算“荡妇”,也交由史学家判定。

Sir就剧论剧

号称“新古典女性传奇”的《皓镧传》,首先就对不住一个“新”字。

阵容旧,套路旧,内容旧……

简直一出玛丽苏旧梗大集合

先说故事。

从清朝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故事变成“战国版《延禧攻略》”。

吴谨言饰演的李皓镧,在大富商吕不韦(聂远 饰)的帮助下,嫁给秦国王孙嬴异人(茅子俊 饰),最终生下秦始皇嬴政,成为太后。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11)

这套路,可不就跟《延禧攻略》里魏璎珞的玛丽苏女主逆袭之路一毛一样。

底层宫女,一路依靠帝后的扶持,成为宠妃,生下日后的嘉庆帝。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12)

但这一次,于正走得更极端。

李皓镧比魏璎珞更惨。

铺垫李皓镧悲惨的前半生,只用了两集。

第一集,出身高贵(御史家的长女)的李皓镧,被父亲许配给朝廷大官,她不服,写信给男朋友求助,结果被嫡母诬陷私奔。

男朋友背叛她,妹妹暗中陷害她,母亲被仇人杀死……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13)

没完,第二集再来——

父亲抛弃她,十分钟前刚认的干妈,第二天就被火烧死。

惨!必须给我惨!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14)

两集时间,实现了从贵族小姐到流落街头的人生删档。

不得不说,这节奏真不拖拉。

看样子她要奋起反抗了吧。

这不,Slogan都亮出来了——

“我再也不求任何人。”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15)

Sir也放下手机紧盯屏幕,准备迎接一场精彩的女性逆袭大戏。

结果……特么来了个男人,还是个土豪?!

赵国超级富豪吕不韦。

在闹哄哄的街市,沦落成被贩卖人口的李皓镧,被吕不韦一眼相中。

他认定她就是将来辅助自己成就大业的“天选之女”。

“就要她。”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16)

这段戏里有多少用烂了的玛丽苏套路?

Sir根本来不及数。

女人翻身靠男主,霸道激情玛丽苏,一眼相中天选女,事了拂衣不求人……

呵呵。

后面的,不用Sir说你都能猜到。

依靠吕不韦的力量,皓镧打入赵王宫,又成为嬴异人的王后,登上权力巅峰。

同时,必须不间断声明自己的立场:

“依靠自己走这一生。”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17)

啧啧,啪啪打脸。

不断制造困难,又忙不迭地完美解决一切困难。

接下来,又是一出《延禧攻略》旧梗大集合。

魏璎珞天生脾气暴不好惹,上怼领导,下怼同事;

李皓镧也爱动手又动嘴,落难时被权贵公子羞辱,她直接拔刀威胁。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18)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19)

魏璎珞装疯卖傻,从高贵妃那逃过一劫;

李皓镧也装疯卖傻,躲过嫡母的致命逼婚。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20)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21)

就连入宫之后服侍王后,被王后青睐,一路平步青云的设定,也跟《延禧攻略》如出一辙。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22)

不仅上位伎俩重复,开挂属性也完整保留。

甚至更夸张——

李·天选之女·皓镧,能力通天,没有她说不动的人,更没有她办不成的事。

本来要被当成祭品,关在箱子里烧死祭天。

结果大典上发生爆炸,她被困烈火之中,非但没被烧死,反倒在火中安然无恙地走出了一条花路。

Sir信了,这不是历史剧,是魔幻剧啊。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23)

技惊四座,还嘴炮过人。

魏、楚两国大军访赵,剑拔弩张。

国家危亡之际,赵王和他的文武大臣全都靠边——

别人都不OK,只有王后的贴身婢女李皓镧OK。

一人挡千军,用假粮仓和儿女私情,几句话就轻易骗过了魏、楚两国,解除战争危机。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24)

她一个人顶一支军队。

这神力,对比当时魏璎珞哭天抢地引雷劈死太妃,功力见长。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25)

《皓镧传》从里到外都写着四个字——

“复制爆款”

于正的目的太过明确。

但爆款导向的驱使之下,却是错漏百出的剧情。

有一幕Sir真实地看了三遍,笑了三遍……

皓镧在吕不韦家中学舞,先上场的是吕府最顶级的舞女。

舞姿轻盈: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26)

接着,轮到皓镧。

Sir当然猜到,她要秒杀。

果然,音乐刚响起,后面一群女孩就像中了幻术一样使劲夸——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27)

好是有多好?

呃……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28)

Sir虽不懂舞蹈,但这袖子还耷拉在身上呢,你骗谁?!

道具也是硬伤。

战国宫室,比时代先进了几百年的超高制造水平。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29)

赵国后妃、宫人的衣服,花纹繁复、颜色饱满鲜艳,远超战国制衣水准。

战国时期的纹饰都表现得颇为抽象,菱形、方棋形、复合菱形构成了分割空间的框架,其中多是流畅的曲线……就拿其中的龙凤来说,在战国时期只有简单的线条,那时候的龙还没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凤也没有过于复杂的羽毛。

——人民网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30)

甚至……还有从东汉穿越回战国的纸。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31)

而最让观众难以容忍的,是《皓镧传》对历史的肆意涂抹。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32)

更严重的问题,还有歪曲历史

李皓镧的历史原型是谁?

大名鼎鼎,秦始皇嬴政生母,赵姬。

典故“邯郸献姬”中说的就是她——

吕不韦把自己的妾作为礼物,送给秦王孙异人。

异人死后,13岁的嬴政继位为秦王,朝政大权掌握在母亲赵姬、相国吕不韦手里。

《史记》中对赵姬的评价是“淫不止”。

异人死后,赵姬开始豢养男宠,并且肆意弄权。

然而于正却从中解读出了大女主和女权先锋的意味。

丈夫死了找情人就叫妓女叫荡妇,女性粉丝为了达到黑人目的,竟然用男权思维来打击异己。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33)

历史能不能够被改编和重新诠释?

当然可以。

但别忘记——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

《大秦帝国》。

同样一反主流的历史观点——

别人皆是“苦秦”和“过秦”,它翻案说,秦国才是中国文明的正源;

秦国“以民为奸,制民如敌”的暴政,被说成全国上下齐心的德政;

《史记》上记载,商鞅死后,“秦人不怜”,但在电视剧里却被拍成了天下素缟,秦人争相为他戴孝。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34)

你说这“篡改”大不大?

但《大秦帝国》在豆瓣上仍然被两万多人打出9.2的高分。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35)

在Sir看来,《大秦帝国》贵在能够自成一家之言,自圆其说。

编剧孙皓晖为秦国翻案,是因为他憧憬着这个年代里稀缺的品质——血性法度

赳赳烈士,天地难泯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36)

因人性有恶,才有法度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37)

更重要的是——

他的史观未必正确。

但他诚实地说出了自己相信的话。

而《皓镧传》呢?

它对历史的改编,并不是出自于对某种历史观点的坚持,而是赤裸裸地为大女主玛丽苏服务——

既然要用皓镧当女主,那么她不白也得白。

这其中只有对爆款的算计。

而无关相信与否。

这正好让Sir想起从昨晚开始刷屏的一篇文章,《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因违规已被屏蔽),来自咪蒙旗下公众号。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38)

文章撺掇着道听途说的见闻,以非虚构写作之名,却又错漏百出地,试图将你形形色色的焦虑一网打尽——

状元之死、寒门难出贵子、职场潜规则、炫富、理想覆灭……

每一个单拎出来,都可以是一篇10w 。

将这些爆点,组装,上线,已经成为一门熟练生产爆款的方法论。

而于正去年的《延禧攻略》,某种程度上难道不也是这种“互联网思维”的胜利?

最后一集,魏璎珞说了这么一句话:

先说出口的人

就已经输了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39)

这当然非她原创。

随手一搜,类似的文章标题早就有过,不过是一句江湖上流传已久的毒鸡汤罢了。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40)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41)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42)

在各种网络金句里寻章摘句。

“以用户为导向”,摸索着你的痛点。

把你的种种不爽——办公室政治、渣男、绿茶婊——转移腾挪,改写成古装桥段。

是谓之爽剧

爽剧和毒鸡汤,于正和咪蒙们,都有着共同的鸡贼——

每一个动作,都奔着收割大众情绪而去。

只不过一个是以“历史”之名。

一个是以“我有个朋友”之名。

直到今天《状元》一文被拆穿,仍然有许多人说,虽然内容是虚构的,但的确反映了现实,引起了思考。

Sir只想提醒一句。

当你在自我感动,自我代入的时候,另一头还有个声音在小声说:

“信了,信了,你看他信了!”

于正为什么会发家(于正卖惨也没用)(43)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Sir电影原创,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关注:Sir电影

微博搜索关注:毒舌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