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床前无孝子下一句是什么:“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下一句有多扎心?

都知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其实下面还有一句话,更扎心但很真实

久病床前无孝子下一句(久病床前无孝子)(1)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极力提倡的行为,父母对儿女有养育之恩,身为儿女的对父母孝顺恭敬自然是天经地义的事了,当然,中华文化中“孝”的观念不仅仅是孝顺父母,这其实只是孝道的一个开始而已。

像儒家伦理学著作《孝经》中,开宗明义的就说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

久病床前无孝子下一句(久病床前无孝子)(2)

汉朝时期有个“举孝廉”的选官制度,它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其中的“孝廉”指的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而且,它还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一个科目。

曾经在东汉,有个叫江革的齐国临淄人,他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恰逢战乱,江革不得不背着母亲外出逃难,一路上曾经多次遇到匪盗,其中有人还想要杀死他,江革含着眼泪对他们说:“你们把我杀了没有关系,可我要是死了,年迈的老母就没人奉养了。”

久病床前无孝子下一句(久病床前无孝子)(3)

匪盗见江革如此孝顺,就不忍心再把他杀了,后来,他迁居到了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宁可挨饿受冻,也要把好吃的好用的献给母亲,有人将这件事传了出去,结果,江革被推举为孝廉,最后一直官至“五官中郎将”。

由此可见,古人对于“孝道”是何等的重视,然而,凡事总有例外,对父母尽孝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比如,有句老话叫做“久病床前无孝子”,意思说的是,如果父母病重卧床时间太久的话,可能子女就会产生厌烦抱怨的情绪,严重的时候,甚至连人影都看不到了。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每当看到这样新闻报道的时候,总是感觉特别的扎心,不过,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在这句老话的后面,还有一句话,听了之后,会让人感觉更扎心,但很真实。

这后半句话就是“久贫家中无贤妻”,说的啥意思?它的意思是说,如果家里一直贫困潦倒,生活拮据,那么,夫妻双方难免会发生矛盾,久而久之,关系也会随之破裂,即便感情再好的夫妻,也很难一起生活下去。

虽然这句话并非适用于每对夫妻,但不能否认,它确确实实是存在的,有多少夫妻在结婚之前,感情和蜜里调油似的难分彼此,只是,当两人真正组成家庭之后,才能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各种争吵磕绊也随之而来。

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经济基础无疑是最重要的,毕竟过日子不是谈恋爱,怎么浪漫怎么来,如果连吃饭都成问题了,谁还有心思去谈感情,破裂自然就是早晚的事了,当然,我们也没必要为此烦恼,因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奋斗更是早已成为了每一个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只要大家都有一颗努力为家庭去付出的心,幸福自然离你不远。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关注,评论和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