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小说《三国演义》影响,吕布“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一直深入人心;但在不少人看来,吕布只是一个有勇无谋之辈。

这显然是一种“刻板印象”。

吕布为何力大无穷(吕布真的是有勇无谋吗)(1)

正史记载中的吕布,虽然也经常被人利用,但他却有几分小聪明。通过一些事例,也能看出吕布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军阀,而非任人驱使的无脑战将。

吕布的小聪明

吕布是边地武将出身,习得一身好武艺,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世人谈到他时,往往会把目光放在他的武艺上,而非智谋上。

在吕布的早年生涯中,有一点经常被人忽略:并州刺史丁原在任时,曾令吕布担任自己的主薄。

所谓“主薄”,即中央高级官员或地方长官的属官,主要负责文书起草、薄籍整理等工作。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文职。

吕布为何力大无穷(吕布真的是有勇无谋吗)(2)

吕布能担任丁原的主薄,便说明他对州郡上的事务颇为了解。这样的他,不可能对时局一窍不通。下面的几个例子,也同样能说明吕布的“小聪明”。

据《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记载:吕布从长安败走后,选择加入袁绍麾下。他是带着“勤王”名义前来的,而袁绍又是关东联军的盟主,故而这个选择十分正确。但很快,吕布便察觉到了袁绍的狼子野心:此人口口声声要匡扶汉室,却在私底下打算自立!

在看清袁绍的真面目后,吕布打算离开他,去往他处。可没想到,袁绍竟提前对吕布生出了杀意。于是,一场针对吕布的刺杀悄然展开。后者察觉到袁绍的动作后,并未声张,而是命人在营帐中继续鼓筝,营造出人还在的假象。

吕布为何力大无穷(吕布真的是有勇无谋吗)(3)

半夜,正当袁绍派来的杀手对着床上的“吕布”一顿输出时,真正的吕布早已金蝉脱壳,成功脱离了袁绍的统治区域,前往河内太守张杨的地盘。

见到张杨后,吕布又听说李傕、郭汜在散发“通缉令”追捕自己。他心知张杨若是出手,自己难逃一死;于是便主动开口:“布,卿州里也。卿杀布,於卿弱。不如卖布,可极得汜、傕爵宠。”

张杨也是并州武将,曾与吕布共事多年,后者深知其为人厚道。所以,张杨在听了吕布这番话后,感到十分羞愧,遂主动派人保护吕布。

就这样,吕布没费多少功夫,便度过了两次生命危机。或许有人会问:吕布的战斗力不是很强悍吗?他为何不直接与袁绍、张杨正面对抗呢?

逆境中求存

从《三国志》的记载看:吕布的并州军团的确很强,但需要注意的是:吕布是被李傕等人赶出来的。他自长安中溃逃回中原,本就疲于奔命;再加上军队中的补给早已断绝,导致骑兵的威力十不存一。可见,这时候的吕布非常弱小,换做是刘备,都能把他解决。

吕布为何力大无穷(吕布真的是有勇无谋吗)(4)

正因如此,吕布才会想方设法地求存。在先后投奔袁绍、张杨后,吕布又搭上了袁术。其目的十分明确:袁术虽然人品不咋地,却占据富饶的江淮地区,麾下兵马、粮草十分充足。在此情形之下,吕布甘愿充当袁术的打手,并配合他拿下徐州。

但得到徐州后,吕布却留下了刘备,还给了他一处安身之地。后来,袁术派大将纪灵前来攻打刘备,也是吕布出面阻止。面对众人的疑惑,吕布是这么回答的:“不然。术若破备,则北连太山诸将,吾为在术围中,不得不救也。”

原来,吕布早就察觉到了太(泰)山贼臧霸与袁术的暧昧态度。虽说臧霸名义上是支持他,但吕布却敏感察觉到了两人的猫腻。所以,他才要留下刘备,一方面是防止臧霸反水,另一方面也是警告袁术。

吕布为何力大无穷(吕布真的是有勇无谋吗)(5)

上述可见,吕布绝非是一位无脑之人。他能立足于中原,并得到陈宫、张邈等人的资助,绝非只凭借勇武。那么,后人又为何认为他“有勇无谋”呢?

人物的塑造

正如开头提到的,吕布的形象塑造,离不开小说《三国演义》。

吕布为何力大无穷(吕布真的是有勇无谋吗)(6)

小说的诞生初衷,是大众娱乐的消遣读物。因此,作者在重新设计人物形象时,便需要让它看起来更加简单。吕布之勇,早已是公认的事实;在此基础上,如果再把吕布的“无谋”放大,便能使整个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真实。

一个武艺如此高强的人,智谋却不高。如此显著的对比,更容易让读者印象深刻。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