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推会导致胸椎过直(卧推拱腰脊柱粉碎)(1)

社交媒体上,关于“起桥卧推”的视频评论区,总有一些键盘侠对技术动作评头论足。这些人无外乎就是纸上谈兵,挺着充满脂肪的肚子在家拍键盘,卖弄着他们那可怜的认知,今天我就要好好杠一杠。

● “起桥就是作弊!女性能起更高的桥,所以她们更容易作弊!”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力量举卧推的技术动作规则:根据国际力量举协会(规则最为严苛的力量举组织)规定:

卧推时,选手的肩膀、头部、臀部必须都在卧推凳上(注意没有腰部),如果有任意一处离开凳子,即视为试举失败;

需要全脚掌着地,允许脚在地面上滑动、移动,但不允许脚的任何一部分离开地面;握距最宽不得超过81厘米。

卧推需要听三次裁判口令:一次是出杠之后,裁判发出Start指令;第二次是杠铃落到胸上后,裁判发出Press指令;第三次是杠铃推起后,手臂伸直,裁判发出Rack指令。因此,无论腰部起桥或者是不起桥,只要满足以上规定,都算作合理的卧推动作。

卧推会导致胸椎过直(卧推拱腰脊柱粉碎)(2)

技术无贵贱,人心有高低。不能因为固有的成见而鄙夷认知之外的事情。正如你开车经过一座拱桥,你应该庆幸桥的拱形结构能够让你安全通过,而不是尖酸刻薄地说“这桥不是平的,这是故意让我不好行驶”。

拿棒球运动举个例子,每个击球手会采用不同准备动作来调整至最佳状态,他们不会因为别的击球手用了不同的准备动作就无脑喷人家“作弊”。对于任何运动来说,在规则之内充分利用机械优势并最大化运动表现永远是值得鼓励的事情。

卧推会导致胸椎过直(卧推拱腰脊柱粉碎)(3)

键盘侠们的第二个论据是,女性因为柔韧性更好能够起桥,而男性则不行,这说明女性更容易作弊。

的确,女性的柔韧性普遍要强于男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男性训练者无法练习起桥的技术动作。柔韧性可以通过训练来改善,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任何人都可以掌握起桥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男性训练者的胸围要显著大于女性,因此对于轻量级的女性训练者来说,尽管用了起桥技术,卧推行程并不比男性更短。115磅的女生能推起200磅的重量是多么令人震撼的成绩(Marisa Inda)。在你斤斤计较吹毛求疵时,是否看到了女性训练者们的努力和汗水?

●在健美训练中,“起桥卧推就是下斜卧推,

你没有充分练到胸大肌上部!”

卧推会导致胸椎过直(卧推拱腰脊柱粉碎)(4)

这样的言论看似合理,但我们不该忽略一个事实:平板卧推本来就是一个侧重中下胸的动作,你就算把它玩出花来,也不可能完整刺激到上胸。

如果追求的是上胸发展,你应该去做上斜卧推、飞鸟、夹胸;

但如果你的目标是提升整体上肢力量,打好胸部肌肉量的基础,那么平板卧推绝对是最佳选择,即便起一点桥也没关系。

任何一种卧推技术动作都要求挺胸、收肩胛、稳定背部肌群(反弓背部),以帮助稳定盂肱关节并极大程度减少肩部受伤概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所有的平板卧推都有变成下斜卧推的倾向。

●“起桥卧推不安全”, “起桥卧推伤腰”

抛开技术谈伤病就是耍流氓。任何训练动作离开了正确的技术都会导致受伤。起桥卧推做不好容易受伤,就像硬拉做不好也容易受伤。负责任地说,在完全掌握了技术动作之后,起桥卧推是所有卧推变式当中最安全的。

卧推会导致胸椎过直(卧推拱腰脊柱粉碎)(5)

相比于完全中立的脊柱,略微反弓对于椎间盘来说更加安全,因为脊柱前侧的组织(前纵韧带)会为脊柱提供充分的保护,椎间盘向前突出的概率远远小于向后。

杠精们肯定会说,这样的姿势会对椎体后缘——椎间关节造成挤压。事实上,椎体承受压力是很正常的事情,就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脊椎也无时无刻都在承受压力。在核心肌群的配合下,将压力平均分配在每一个椎体之间,这是安全的。

起桥卧推容易受伤的来源,是由于某些训练者过度反弓下背部,此时整个脊柱呈现的是弯折状态,而不是平滑的拱形曲线。这种错误导致脊柱弯折处的局部椎关节承受压力要远大于其它椎体,自然容易受伤。

卧推会导致胸椎过直(卧推拱腰脊柱粉碎)(6)

起桥卧推时,杠铃的运动轨迹垂直于躯干,肩胛骨收紧,整个背部作为稳定肌群分担了很大的压力,脊柱几乎没有承受任何轴向载荷。身体募集到的肌肉越多,意味着肌肉参与做功越多,关节承受的压力越小。而在站姿过顶推举时,脊柱承受的轴向载荷就明显大得多。

事实上,任何站姿、坐姿类的过顶推举动作都会对脊柱施加轴向载荷。在技术动作正确的情况下,轴向载荷也并不危险——我们的脊柱的生理结构就是为了吸收并承受轴向载荷而生的。需要注意的是,椎体后缘的轴向承压能力远不如椎间盘,过顶推举的脊柱超伸会导致轴向载荷超出椎体后缘的承受能力,引发严重的伤病。

卧推会导致胸椎过直(卧推拱腰脊柱粉碎)(7)

在标准的起桥卧推当中,脊柱的姿势全程保持一致。起桥卧推中腿部支撑作用对于脊柱压力是非常小的,远小于轻重量深蹲,因为脊柱并没有像深蹲一样承受轴向压力。

此时反弓的背部为推起重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如果没有起桥技术、不能固定脊柱姿态,那么你在保持稳定的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能量,影响力量表现。

另外,在起桥卧推的结构还能更有效地避免肩峰撞击。

总结:

综上所述,标准的起桥卧推,要求从腰椎到胸椎保持平滑连贯的曲线,整个动作行程中脊柱不能有任何移动或变形,这意味着臀部必须全程固定在卧推凳上。如果你从未接触过起桥卧推,应该循序渐进地学习技术动作。在起桥的过程中注意收紧核心肌群,切忌懒散起桥。

起桥卧推对于力量举运动员来说是性价比非常高的技术动作。对于普通健身爱好者来说,明显起桥的卧推并不是必须品,但也要了解相关原理,掌握最安全的适度起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