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普笃慕时代的洪水,有人说它不是洪水,是族内的战争。战争的双方都沾亲带故,为了生存空间,发生矛盾,最后通过战争来解决。后人问起来,难以启齿,只好托辞说是洪水。

1)消灭直眼人

洪水之灾,《阿细的先基》说发生在“蟋蟀横眼睛”和“现代的筷子横眼睛人”之间,《查姆》、《洪水泛滥》、《洪水纪》和《人类起源说》等则说发生在“直眼”(竖眼)和“横眼”两代之间。

彝族大洪水传说(彝族史上的大洪水是怎么回事)(1)

阿细的先基

彝文文献《洪水泛滥》、《支嘎阿鲁》、《阿匹额索》、 《诺沤曲姐》等都记录了“杜诺布”、“密那沓”、“恒摩诺娄则”三个形象,其中“杜诺布”意为能听清千里讯息;“密那沓”意为能看见万里的物和事;“恒摩 诺娄则”意为耳能闻千里、眼能观万里的神人。他们都长有奇特的眼睛和耳朵,都是天上的主神策耿兹(策举祖、恩体古兹)的使者。

彝族大洪水传说(彝族史上的大洪水是怎么回事)(2)

查姆

彝族创世史诗《查姆》作了如下记载:“独目人头发白得像棉花,头上还有瓦崔窝,全身黑得像木炭,身上有麂子,脸像干树叶一样黄,眉毛长得像茅草蓬,眉毛丛中有野蜂,手指像竹节,手皮粗得像松树皮,脚像龙爪子,脚趾有筷子宽,脚裂里有麻 蛇,脚板上有石蜂,穿的棕树皮,远看像屯箩。罗塔纪仙女,对独目人讲:我给你带来四瓢水,你快拿去洗身子。独目人接过四瓢水,一瓢水洗头发,白发变黑发; 一瓢水洗手,粗手变嫩手;一瓢水洗脚,脚裂合拢了,行路似风响;一瓢水洗身子,污垢全洗净,独目人变成了纵目人,纵目人的鼻子剪刀样,下巴鸡蛋圆,嘴唇像鹦哥,脸上闪红光,老人变成少年郎。”

哀牢山彝区的《人类起源说》一书说:“人类曾经历了‘猴子变成人’、‘独眼变直眼’、‘横眼人’时代。在云南的彝族史诗《阿细的先基》、《查姆》中也把人类的进化分为‘独眼人’、 ‘直眼人’、‘横眼人’三个阶段。”《黔彝古籍举要》一书也记载:“关于人类的进化,在《人类的产生》和《婚姻纪》中都提到了直眼人和横眼人。直眼人时代‘木叶做衣裳,白泥当粮食,露水作水 喝’。过了若干代后才进入横眼人时代。直眼人和横眼人的传说在彝族中广为流传。”

《人类起源说》,是一部带有传奇色彩的彝族史料。它讲述了:在消灭独眼人的时代,天神用干旱的办法,天上十二个太阳一齐出,把独眼人晒死,只保留一个直眼人;在消灭直眼人的时候,是用洪水漫天的办法把直眼人淹死,只保留了一个横眼人。

云南楚雄《洪水泛滥》就用“独眼”、“竖眼”、“横眼”三个时代来阐述人类从蒙昧、野蛮到文明的转变过程。

彝族载史诗《洪水泛滥》,洪水泛滥前后有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为“独眼睛时代”,这个时代的人“吃食不祭神,净水不供佛(净水,指供在神佛前纯洁的水),佛前不烧香,饭前不祈祷,酒前不祭神,遇老不磕头,见小不作揖;独眼不礼貌,道理也不讲”,后“天神兹阿玛”降大旱把这代人基本晒死,只“剩下独眼人”一个,“独眼这代死,竖眼这代生”;第二个时代为“竖眼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不思繁衍事,只讲耕种粮;一丛粮九斤(案:指一丛粮食作物就有九斤重),只顾欢度日……有礼不讲礼,初一不祭献,十五不烧香,大小也不分”。

到第三个时代为“横眼人出世”的时代,“横眼”是竖眼睛时代后的进化。因为到“横眼”人时代,东、南、西、北面是“遍地有富人”。而洪水之灾则发生在“竖眼”和“横眼”两代人之间,彝族的祖先笃慕在此两代之间生后,遇上洪水之灾,“地上的人类,几乎都死光”,唯有笃慕在洪灾发生时藏身于仙人赐的大葫芦里得免于难,“唯有老祖先,阿普笃慕剩”,然后与天神派的几位仙女结婚生子传代,因之“笃慕是人祖”,“经典中记载,传给后世人”。

《洪水泛滥史》:“笃慕的世代,住竹雅纪堵……洪水从四面八方涌来”。又如《西南彝志》记载传说:策耿纪派遣天神额勺“到大地四方,挖十二大山,填八条深谷,让洪水涌起,泛滥于天下,要波及笃慕,要淹三年呢”,笃慕就“骑着他的马,赶着他的羊,来到洛尼山,这里住下了”。

彝族大洪水传说(彝族史上的大洪水是怎么回事)(3)

洛尼白

“洪水过去后,变成横眼人,年月分凶吉,六月要杀牛,腊月要杀猪,公鸡祭献龙,初一把香烧,十五换洁水,一年十二月,三百六十天,不忘冬至节,惊蛰把秧撒,清明魂归家,不忘清明节”。

中原《庄子》里有独目人的记载,《山海经》有一目人的记载。直到四川三星堆挖出了纵目人的偶像,大家才理解什么是文献里的直目人。

彝族大洪水传说(彝族史上的大洪水是怎么回事)(4)

三星堆纵目人

2)消灭六叟厄与八武古

武僰系的六叟厄、八武古人丁太多,与举偶系发生了大战。双方两败俱伤,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笃慕一族乘机崛起。史载:

叟厄一度得势,第六支叟厄是,一支为体古,二支为文邹,三支为那体,第四支为那窘,第五支为古古,第六支为体文,这就是六叟厄。武古也曾一度横行于世。八支武古分别为,一支是鲁妥,第二支为鲁文,第三支为吐舍,第四支是拉依,第五支是僰邹,第六支是嘞启,第七支是濮所,第八支是武觉,这就是八武古。六叟厄、八武古遍布山岗深谷;一时毁掉树木,鲁朵散失住处,住进深山;一时毁掉石头,斯里失去家园,只好藏进悬崖;一时毁掉胡海,迷觉没有居所,只好躲进大江。六叟厄、八武古人丁太多,在人间已经住不下了,扬言要在天庭居住,天上策举祖怒不可竭,下令要消灭叟厄和武古。

阿妣举俄索再次下到凡间告诉笃米俄说:“在最近七天,洪水要泛滥,天庭用鲁朵之力移南方三山,用斯里之力移北方三山,用迷觉之力移中央三山填塞天水。大地四方九山高如云,柯西洛姆山,代吐博略山,惹洪鲁大山,点苍大山,武堵洛则山,珠堵洛则山,布鲁洛则山,恒博俄歹山你都来不及上去,米雅洛恒山(洛尼山)上你必须到那里去!”

笃米俄先祖还没有等到七天,第五天就带着种子,粮食,牵着马赶着羊上了洛恒山住下了。就在这天晚上,东方地陷,西方水涨,鸭头碰着天,蝌蚪天边游,鱼虾吃着松树的松针,水獭吃着松果,六支叟厄人和八部武古人像松树下面的白菌子一样,被水淹死的尸体堆满地,填满谷,不见了踪迹;笃米舍特,笃米举额完全销声匿迹了。在世间,只剩九座高山住着人:柯西洛姆住着尼和能,代吐博略山住着代阿武,惹洪鲁山顶住着俄雅素,点苍山住着武米,武笃洛则山住着武则米,珠堵洛则山住着啥武米,布鲁洛则山住着武米俄,恒博俄山住着俄武米。

彝族大洪水传说(彝族史上的大洪水是怎么回事)(5)

人皇笃慕

说到底,还是族内战争。慕靡时代,武僰系崛起,成为西南夷统治者。压迫过度,终于有一天反弹了。慕靡的后裔举偶部落在昆明与大理之间崛起,与武僰各部发生了战争。“大洪水”过后,慕靡的后裔成为西南夷的统治者,一直到清代。

笃慕是慕靡王朝的最后一代皇帝,史称“人皇”。他的六个儿子即为“六祖”,但彝族六大时代的记载里,慕靡时代与六祖时代中间还隔着一个举偶时代。举偶只有9代,历时约225年,这一时期是毕摩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

举偶时代是父权制崛起的时代。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男子在生产中和社会成员中地位的提高,改变了他们在氏族中的地位,同时也使他们产生了改变继承制度的意图。于是,原来以母系氏族为中心的母权制被父权制逐步地取而代之。

举偶由希慕遮系统的恒氏后裔额氏与索氏构成,也称举额、署索,额与索结盟共治天下。活动中心在舍吐珠舍(大理与昆明之间)。举偶氏的特点:一是善战,在武洛撮后裔势力衰落时崛起,用武力削弱武系六部叟厄、八部武古,烧高山鲁朵,败平坝鲁朵。二是重视毕摩史,有三十部《额咪》,一百二十部《苏古》经典传世,大部分传抄至今。(武僰为鲁朵后裔)

举偶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武僰,为六祖的崛起开辟了道路。彝族典籍里说:六祖的布部(老五)跟着举偶学习打仗的本领,继承举偶基业。布部前10代在治理升麻举垓(嵩明、寻甸),第9代与默祖(老六)家开亲,娶了默家姑娘,生了诺陇邓及诺克博。诺陇邓为君长,诺克博为大臣,莫洛佐为国师(毕摩)。诺克博后来出去创业,先打下禄劝、武定建立罗婺部。实力增强后向沾益、宣威、威宁发展势力。后裔攻打武乍(老大老二家族),形成强大的乌撒部,清代绝嗣,乌撒被默祖后裔(水西)收管。

彝族大洪水传说(彝族史上的大洪水是怎么回事)(6)

彝族源流

《彝族源流》这本书正是布祖后裔乌撒部毕摩记录了1000年的族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