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入门自学吉他(认识吉他的历史)(1)

学吉他开始先了解一下他的历史、能让你跟好的理解吉他

“吉他”是英文“guitar”的译音,因其多为六根琴弦,故又称为“六弦琴”。吉他是弹拨乐器,有指板和音品,由琴箱共鸣发音,按三度、四度音程定弦。

关于吉他的起源目前说法不一,但一般认为是十五世纪的琉特琴(LUTE)与比维拉琴(LI-HUELA)演变来的。当时吉他弦制很不统一,曾出现过四对复弦,五对复弦等多种形式。一直到十八世纪,在西班牙才出现六弦的吉他,其琴体加宽加大,音量得到了提高,定弦也更趋与合理,从而使吉他的音乐表现获得了空前的提高。十九世纪西班牙的制琴师与演奏者经过不段的探索,对吉他的外形和内部结构给予较大的改进,奠定了近代吉他的雏形。1946年,吉他琴弦又取得重大突破。美国科学家阿尔贝特.奥古斯汀在其朋友西班牙古典吉他大师安德列斯.塞戈维亚的帮助下成功地试制出尼龙弦,并与1947年由美国杜邦化学公司生产、推出,改善了传统羊肠弦音准、音色、音量不稳定、寿命较短的缺陷,使演奏质量大大提高,从而完成了古典吉他史上的又一次技术革命。

吉他发展到今天,品种已经非常丰富了,仅不同外形的吉他就不下几十种。从弦制来说四、五、六、八、十、十二弦的吉他都可以看到。不论吉他怎样发展变化,我们仍然可从它的持琴方式上将其分为基本的两大类,既抱在胸前演奏的西班牙式吉他,和平放在膝上或支架上演奏的夏威夷式吉他。从发声原理来说吉他又可分为原声和电声两大类。

一分钟入门自学吉他(认识吉他的历史)(2)

1、古典吉他是西班牙式吉他的典型代表之一。主要特点是:木制箱琴,有六根琴弦(早期为羊肠弦,后改为尼龙弦),以琴箱共鸣为发生原理。音色柔美圆润,以演奏乐曲见长,多独奏、重奏。古典吉他指板较宽,从弦枕至共鸣箱有十二个品格,指板左侧边缘第5、7、9、12等品格有音位记号。演奏方式为手指弹奏,持琴方法及坐姿要求严格、规范。

2、民谣吉他是西班牙式吉他的另一典型代表。主要特点是:木制箱琴,以共鸣为发声原理,共鸣较大。使用钢弦(1、2弦为裸弦,3、4、5、6弦为缠丝弦),音色明亮、丰满。演奏方式有指弹与拨片弹两种,多用来独奏或为歌曲伴奏,演奏姿势比较自由、随意,没有严格的限制。这种吉他的琴颈细长,指板较窄并略有弧度,便于食指横按和推弦演奏。从弦枕至共鸣箱有14品格,3、5、7、9、12、14等品格有音品记号。它又有两种类型:一种主要用来独奏的缺角式民谣吉他(拨片弹奏为主);另一种是主要用来伴奏的民谣吉他(指弹与拨片弹奏均可)。前者外观上的一大特征是共鸣箱上凹进去一部分,这是为了便于在12品以上的品位上弹奏。后者外观上的一大特征,是音孔下方的面板上粘有匹克糊板,用来防止扫弦时拨片对面板造成划伤。

一分钟入门自学吉他(认识吉他的历史)(3)

与传统木吉他相比,电吉他少了共鸣箱,琴体部分由实木构成。

电吉它的发音是通过电磁拾音装置(拾音器)连接音箱(扬声器)而实现的,因此可以调节发音音量。由于摆脱了共鸣箱的限制,就扩大了普通吉他的音域,并使高把位的表现力大大增强。另外,由于电吉它音量可大可小,音值可长可短,故比起普通木质吉他来,在演奏方面回旋余地更大,在表现滑音、颤音和倚音方面(这正是吉他类乐器的突出特点)更是游刃有余。而且电吉他的音色可由各种效果器来改变、修饰,达到各种不同的效果,以演奏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更是这种乐器的魅力所在。电吉它必须通过扩音装置才能发声,琴与扩音装置之间以一条电缆线连接,也可以采用无线发射器以达到琴和扩音器连接的目的。演奏时通常还要连接各种效果器,以发出各种风格的声音。

注解:这一课先了解一下吉他的种类和区别、风格、款式、看一看想一想自己喜欢那种吉他、购买的时候就不会一问三不知了!

下节课会介绍什么吉他可以买什么不可以买、新手买什么吉他比较合适、什么尺寸吉他适合你!敬请期待。

有什么吉他上的问题可以咨询我 或者留言 点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