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世纪,东周宗室已经失去了往昔的权力。

一支来自北方的军队开始觊觎天下。

这支军队,首先打通了南下的道路,它将作为征服者踏入中原的领土,一个强大的诸侯国,呼之欲出。

崇武尚勇,军力强大,但它为何倏然滑入地底,成为了沉睡千年的神秘之谜?

蝇头小利,贪心不足,谁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唇亡齿寒的预言又暗藏着怎样的玄机?

黄河沿岸,中原腹地,一场战争,改变的却不只是三个诸侯的命运。

一片血色的天空下,春秋争霸的狂潮正悄悄来临。

在西周初年,周文王曾经把都城附近的两块土地分封给两个弟弟,一个称为东虢,一个称为西虢。东虢国后来在历史的争战中逐渐消失,史书上没有留下更多的记载。到了西周末年,周幽王时期,西虢国的国君虢石父在周王朝内担任卿室,地位相当于后世的宰相,总揽朝廷大权。

公元前8世纪初,西虢国的国君利用权势灭掉了三门峡一带的焦国,将统治中心迁往这里,后世的人们通常把这个王国称为虢国。

虢国在三门峡一带统治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它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痕迹,却跨越了二十多个世纪,直到1956年才被人们逐渐地发现。

被发掘的墓葬,仿佛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在把死亡看得和生命一样重要的时代,这里的一切都反映和重现着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

七鼎,六簋,六鬲,数量繁多的青铜礼器标志着贵族的身份地位,按照周的礼制,这些奢侈的陪葬品无疑属于一个地位极为崇高的诸侯国。

三门峡,地处山西、陕西和河南三省的交界处。西面二百公里处,就是西周王朝的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东面则临近东周时期的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三门峡的西边,是著名的古关口,函谷关。这块地域虽然不大,但在几千年前,却是古中国的交通要道和重要战场。

虢国作为周王室直系亲属的封国,自然成为了周王朝的门户守卫。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这个诸侯国一直像一头威武的猛虎,拱卫着周王室的安危。

“虢国刚开始,在东周初年,他还是周天子最相信的诸侯国君。虢国在西周时期是非常大的一个诸侯国,而且在东周初年,它也当过周天子的卿室。”

虢国虽然不是那个时期的一流强国,但它却是周王室历来所仰仗的武力提供者之一。

铮铮的马骨,雄浑的战车,车辚马啸的虢国墓地车马坑,至今仍然向人们昭示着虢国曾经的辉煌和强大。

晋献公假道伐虢是什么时候(重说近代史之假道伐虢)(1)

在三门峡虢国墓地所发掘的车马坑是目前我国所发现最大的车马坑群,泥土构筑的遗迹仍旧保留着几千年前战车的形象,使我们得以想象当年虢国强盛的军事实力。在这些巨大的深坑里,究竟有多少车马,至今也没有人能给出确定的答案。然而可以确定的是,虢国在军事上的强大一直延续到了战乱迭起的东周时代。

公元前771年,周王朝的都城镐京被来自西方的犬戎攻破。覆灭的王都,同时宣告着一个礼乐天下的结束。

周平王将周的都城从镐京迁往洛邑,史称东周。赫赫宗周的威名,随着都城的东迁,也继而灰飞烟灭。各个诸侯国开始崛起,周天子仅仅成为了一个尊贵的称号,再也无法拥有往昔的权力,古老的中原大地,开始迎来了长久的动荡岁月。

虢国所在的三门峡一带,正是连接渭河平原、洛阳盆地和山西高原的咽喉要道。然而此时诸侯争雄局势的到来,使得虢国原本跻身在中原腹地的显赫位置,变成了一把双刃利剑。

在靠地盘人口和实力说话的时代,虢国却只能坚守在自己狭小的领地,扩张的机会是如此渺茫。 

“一般来说,边区的容易发展,它(虢国)处于周天子的旁边,它不能把王室给灭了,所以说这种情况它就发展不起来。晋国它在西北,它可以灭好多少数民族,像齐国在东部,临海,它可以在那一片灭国,像楚国在南边,像秦国在西边,这边境上的四个诸侯国就发展起来了。”

此时的虢国,虽然实力不如从前,但它仍旧是周朝王室的护卫战车,在东征西讨中维护着风雨飘摇的周天子政权。

然而在虢国的北面,盘踞在如今山西省一带晋国,却早已经顺着时代的潮流,悄悄迈开扩张的步伐,对于这片中原腹地的位置,它已经虎视眈眈。

三门峡的北边,越过如今的河南省省界,在黄河中游的汾河、浍水之间,也就是山西省一带,这一片广大的区域,都曾经是晋国的地盘。

然而,晋国人在回顾自己的历史时,一定会也觉得有几分滑稽。因为在史籍的记载中,这个诸侯国的出现,完全是一个游戏的产物。

西周初年, 此时周成王还只是个小孩子,他与弟弟叔虞两人还未脱幼稚之气。

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记·晋世家》

在一次游戏之后,周成王捡起地上的一片桐叶,裁成珪玉的形状,交给叔虞,开玩笑地说:“我用这个作为信物来封你。”

晋献公假道伐虢是什么时候(重说近代史之假道伐虢)(2)

但是,君无戏言,在史官严肃的追问下,周成王将他的弟弟叔虞分封到了唐地,在如今的黄河、汾河以东的地方,方圆不过百里大小。公元前11世纪,晋国就这样被一片小小的梧桐叶催生了出来。

晋国,成为了周王朝的侯爵封国。在周王室的等级制度里,它的地位要比身为公爵的虢国低得多。当然,无论是周成王还是叔虞,都不会料想到这个小小的晋国,将会变成一个举世瞩目的诸侯大国。

在叔虞之后几代君主统治的时间里,晋国的历史对于现代人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

时间快进到公元前745年。这一年,晋国国君晋昭侯将曲沃城(今山西闻喜县)封给了他的叔叔,史称曲沃桓叔。晋昭侯并没有想到,这一封,换来的将是长达六十余年的动乱和厮杀。

公元前739年,晋国爆发政变,晋昭侯被大臣杀死,曲沃桓叔立即起兵造反。

晋国的内战拉开了序幕。而曲沃势力的不断壮大,点燃了晋国人的战斗热情。此后晋国人只做两件事,一是打仗,二是准备打仗。

在曲沃桓叔去世后,他的继任者继续着与晋政权打打杀杀的斗争,并先后杀死了四位继任的晋侯。

常年战争,对于晋国百姓来说,无异于生活在地狱之中。晋国的百姓都盼望着战争结束,和平到来的那天,但是,晋国的天空似乎只是血色一片,这场血战,不知还要持续多久。

为了挽回天子的权威,周天子周桓王终于决定出面干预晋国内部的互相残杀。他两度派遣虢公林父前往晋国讨伐曲沃政权,并为失去晋侯的晋国另立新君。

虢国自然很乐意为周天子对付晋国这个强劲的对手,它立刻积极介入到了晋国的内战之中。

由于周王室的干涉,翼都(晋都,今山西临汾)的晋哀侯政权在周王室的庇护下苟延残喘。

在虢国代替周天子讨伐曲沃的一年之后,晋的内战史进入了二十五年之久的静默期。当史书重新记录晋的信息时,晋的内战已经进入了尾声。

公元前679年,曲沃桓叔的孙子曲沃武公再一次大举进犯翼都,翼都政权的最后一个国君晋侯缗成为了在晋内乱中被杀的第五位国君。

至此,翼都晋政权垮台,晋的所有土地落入曲沃政权手中。分裂了六十七年的晋国终于走向统一。

经过三代人的不懈努力,曲沃势力终于干掉了晋国的嫡系子孙,成了晋国新的主宰。

晋献公假道伐虢是什么时候(重说近代史之假道伐虢)(3)

为了尽快得到周王室的承认,曲沃武公向周王室提供了大量的贿赂宝物。此时的周天子周僖王,派遣了时任虢国国君的虢公丑前去晋国宣告王命。

虢国作为周王室的战车,对于晋国的内战多次干预,不仅扶植了内战中的晋哀侯和晋侯缗上台,就连最终胜利的晋武公的合法地位,也交由虢国国君前往晋国确立。

这是周天子赋予虢国的荣耀。在虢公的宣读下,曲沃武公终于得以用一军的小国军队编制,正式称为晋侯,他也就是后世所称的晋武公。

然而,周王朝的礼制,已经快到了崩塌的时候。对于在周王室的礼制排序中,地位不高的晋国来说,这个地盘不大而又爱指手画脚,到处插手争战的虢国,不仅仅是周天子的代言人,更是其迫切想要除掉的眼中钉。

晋国与虢国,到底孰强孰弱,他们将在多年以后,决出最后的胜者。

在周天子承认了晋武公合法地位之后第二年,从内战中胜出的晋武公就病逝了。周天子的位置由周惠王继承,晋侯的位置则由晋献公继承。

公元前676年,晋献公与虢国国君虢公丑一起朝见了新继位的周天子。

在晚宴上,周天子宣布,将赐予虢、晋两位诸侯以丰厚的赏赐,晋国和虢国都得到了白玉五双和马三匹。对此,《左传》的作者左丘明却认为是“非礼也”。他认为,天子慰劳诸侯,应该按照身份的高低区别对待。

王饗醴,命之宥。皆賜玉五?,馬三匹。非禮也。王命諸侯,名位不同,禮亦異數,不以禮假人——《左传·庄公十八年》

虢国是公爵,晋国则是侯爵,公高于侯,按照礼仪制度,天子理应赐给虢公更丰厚的礼物。

晋献公假道伐虢是什么时候(重说近代史之假道伐虢)(4)

对此,虢公自然颇有看法,他根本不能容忍地位低微的晋国可以和自己平起平坐。

然而他却没有看出,周天子已经对刚刚统一的晋国心存忌惮。

晋国曾经是周王室阻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屏障,常年与少数民族的守卫战争,使得晋人血液中的尚武精神远高于中原人。不仅如此,晋国虽然只有一个军的建制,但是这些士兵却是在漫长的内战中胜出的钢铁之师。

这个年轻的诸侯所具备的惊人战斗力,正是老迈周王朝的大忌。

周王朝的约束对天下已经渐渐失去了效力,诸侯列国都正经历着动乱和厮杀。天下纲纪混乱,各国以下犯上之事层出不穷。宋国、齐国、郑国等,在这些发生激烈巨变的几个国家里,晋国的震动最大。

晋国终于结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内战, 晋献公却度过了他一生中压力最大的一个冬天。

内战胜利后的利益分配成为头等难题,此刻晋献公要面对的,是一群如同饿狼般对王位垂涎三尺的堂兄弟、叔伯或叔祖。这使得晋献公感到不寒而栗,他还不知道该怎样驾驭这群强悍的公族。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难道又要重新再来?

他不得不环顾四周,提防着任何一个阴谋。

公元前669年,晋献公在晋国的聚地(今山西省绛县东南)建起一座新的宫殿。

等到工程竣工,晋献公将晋国曲沃政权里旁系支族的公子们迁居到这里。当这些公子哥们乐呵呵地赶到聚城的新房子时,晋献公派出军队包围了聚城,将这些聚城里的公子们一网打尽。

《左传》这样记载这段故事:冬,晋侯围聚,尽杀群公子。

“晋献公这一支是以庶支代替了正宗的这一支,他对晋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他对内,灭公族,尽灭群公子,从此晋国无公族。除了他自己的儿子以外,同姓的叔伯兄弟全都杀了。这样就使得晋国成为一个任贤使能的一个诸侯国。”

像晋献公这样对公族旁系做斩草除根式的清洗,在春秋初期绝无仅有。而晋献公迈出了这一步,在没有了王卿公族的羁绊后,他现在成为了所有诸侯中权力最为集中的一位。

但是,在这次杀戮中,还是有一些旁族成员侥幸躲过,他们逃到了与晋国不和睦的虢国那里,想要寻求帮助。

虢国和晋国,早就成了心照不宣的死对头。此时,虢公丑的意愿,当然是希望晋国永远处于分裂状态。

公元前668年,虢国为了支持晋国的流亡公子,在秋季和冬季两次发动了对晋国的战争,晋国的南部边界再一次被战火笼罩。

晋国都城,内战的阴影刚刚退去,百废待兴;王室公族被四处追杀,血腥笼罩。

背负着恐怖骂名的晋献公,将会怎样应对虢国发起的挑战呢?

未完,待续……

本文已入选爱奇艺独播栏目《中华战争通史》纪录片创作内容

【本文授权转载自重说近代史公众号,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