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遇到一个小男孩,11岁,反复扁桃体发炎,并有颈部淋巴结肿大,之前多次就诊,不见效,特意来到成人门诊。家长极力要求开一些提高抵抗力的药物。
小男孩并不是很胖,发育正常,但是明显坐立不安,手脚多动。我问:“他是不是很能吃饭?”家长说:“饭量不小,就是不长肉。”
我说:“是不是喜欢吃鸡肉?”家长很吃惊:“他最喜欢吃鸡肉了,还喜欢吃姜。”我又问:“羊肉吃得多吧?”家长更加惊讶:“这孩子冬天吃羊肉片没个够,还爱玩游戏,活动少。”
我说:“打完游戏后再看书的时候,书上的字是不是会上下乱跳?”这会儿轮到孩子惊讶了,他兴奋地跟我描述那种感觉:“本来是一行字,却总感觉到处跑,读不到一起。”
我问:“孩子学习成绩怎样?能不能达到中等水平?”
孩子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来,看来连中等都达不到。我看着孩子也很老实,家长也是本分之人,本不该出现这种状态,这种状态是一个人的“神”出了问题,谓之“心神外越”。
我对孩子说:“我告诉你一个秘诀,能保证你的学习成绩升到班级的前几名。”孩子立即眼睛放光,同样两眼放光的还有孩子的家长。
我说:“不要再吃肉了,尤其是鸡肉和羊肉,就以面食为主,但也不要吃得太饱,这样你也就不想玩游戏了。”
我转而对孩子的家长说:“我现在不担心孩子能不能做到,倒是很担心当家长的能不能坚持。许多家长都觉得有好吃的不给孩子吃饱、吃够,就难以忍受。孩子目前的状态包括反复扁桃体炎、淋巴结肿大,都是饮食不当造成的。家里不要存放这类食物,孩子看不见,不产生条件反射,也就想不起来吃了。”
《淮南子》就提到“食肉勇敢而悍,食谷智慧而巧”,《左传·曹刿论战》进一步讲“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吃肉的人摄入热量多,各种激素水平高,驱动着身体不运动,这就是孩子患多动症的根源。
吃肉的民族也是这样,宋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是吃肉、喝奶长大的,勇猛好斗、举灭掉了北宋。但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样的人虽然四肢发达,但是头脑简单,缺少文化底蕴,所以金、辽虽然骁勇善战,但都没留下多少文明的遗迹。
中原的宋朝没有那么多肉可吃,加上唐朝以来佛教流行,“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以素食为主,能坐得住,“定能生慧”,所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有的家长中午领着孩子去吃肯德基,下午再带着孩子去医院看多动症,家长做了不少无用功,孩子受了不少伤害。
一些家长的口头语就是“孩子缺了营养怎么办?”这是一种认识问题,反映了一种价值观,这部分家长即使孩子患了高血脂、冠心病,也还会担心孩子的营养不够。饥饿、忧愁困苦、委屈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体验,与吃饱、安逸共同构成了人生的两个方面,也是另外一种阴阳的平衡。这些从来不知道饿的孩子,其实只活了人生的一个方面,相当于半个人生,其实是很可怜的。
前面提到的小男孩,吃了较多的肉类,产生大量的能量,驱动着他的四肢不停地乱动,安静不下来,多余的就要从扁桃体和淋巴结上走,所以会反复患扁桃体炎、淋巴结肿大,这些内火如果不从扁桃体散掉,就会得中耳炎,或者眼睛充血,甚至反复尿路感染,只要是有黏膜的地方,都会成为散这种“肉毒”的地方。我还见过反复尿蛋白、慢性肾炎的孩子,也是内火散发的一种方式。这样能散走还好,这股能量如果积蓄在体内,近期是硬结,远期则可以恶变。任何一种疾病,开始的时候都有一股能量在推动着。
吃谷类和吃肉类产生的能量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吃谷类面食产生的能量会让人悟道生慧。而肉类,可能是含有动物激素的缘故吧,吃完后会让人躁动不安,有一种冲出去的欲望,所以吃肉的人别看块头大,但是头脑简单,没有谋略。
打游戏是一种变相的打打杀杀,正好可以释放蓄积在体内的肉毒,但这个过程是极为耗神的,老子讲“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这种打打杀杀可以让人达到一种癫狂的状态。所以打完游戏时往往表现为六神无主、心神外越、神不守舍,看书上的字到处乱跑,念不成句,这和学习好的孩子截然相反。
学习好的孩子多为“食谷者慧”,能安静地坐住,积精全神,凝神静气。该安静的时候很安静,该活跃的时候很活跃。《大学》里讲的“定、静、安、虑、得”,要想思考,得到智慧,前提就是要定、静下来。有的孩子经常生病住院,学习却很好,可能是因为养病,不得已安静地躺在上的缘故。所以练就孩子“定、静”的能力,以后定会有出息。
记得多年前有一个事件:一个小学生突发奇想,到附近的药店里买了一瓶“利他林”吃,这是一种精神类药品,服用后就能安静地坐住,结果学习成绩大大提高,他认为这是种“聪明药”,推荐给其他孩子吃。十几年前这类药品的管理并不严格,在一般的药店可以随便买到。后来家长后才予以制止,阻止了药物滥用带来的进一步的成瘾危害从这个事件中可以知道,能静下来,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
“肉食者”的孩子由于内心躁动不安,难以集中精力没有安静的时候。只有靠游戏那强大的吸引力,才能让他的躯体平静下来,一旦离开游戏又难受起来。这是玩游戏上瘾的主要原因,如同吸烟或吸毒得到暂时的安静是一样的道理。
沉迷游戏的孩子,不知让多少家长愁白了头,其实从上游找找原因并不难解决。那就是不要产生这种躁动不安的驱动力,由“肉食动物”变成“素食动物”,心境安然了,也就不喜欢打打杀杀的游戏了。
这些有网瘾的孩子大多年龄不大,从小自己吃什么、吃多少,自己说了不算,家长生怕孩子饿着造成这种结果,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任性喂养孩子的方法,称之为“饲养”更为合适。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当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多动症和网瘾。任何精神层面的问题背后都有着物质基础,不把这个物质基础的支撑去掉,单纯说教是没有用的。
孩子有勇无谋,还是安静智慧,背后都是一股能量推当然饮食只是一个方面,家长的性格、家庭的氛围、教育的方式都很重要。上面这个小男孩的家长看起来很本分,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可能会有效,如果家长的脾气急,家里经常吵架,吃肉类和吃谷类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本文摘自《身边的中医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