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来了

高考在即,选择什么专业有前途?什么专业好就业?是很多考生和家长的难题。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认定了全国高校612个项目为国家新工科研究项目,其中涉及浙江高校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有18个,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等多所高校均有相关项目入选。而教育部定义的新工科简单来说,涉及电子技术类、计算机类、网络与信息、新能源、功能材料等。

何为新工科它为何如此火热:新工科到底是什么(1)

今天我们说的就是这个看似有点硬其实很快将影响很多学生选择和就业的话题。

什么是新工科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林建教授认为,新工科中,“工科”是指工程学科,“新”包含三方面含义:新兴、新型和新生。

“新兴”指从其他非工科的学科门类, 如应用理科等一些基础学科, 孕育、延伸和拓展出来的面向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的学科。

“新工科”这个概念迅速在高校里热起来。浙江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大等多所高校纷纷表示将重拳打造新工科,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将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最需要的人才。学校将如何打造新工科?对传统工科专业有何调整?

浙江大学 开设一批课程群 打通本科和研究生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刚说:“我们接下来会开设一批课程群,比如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课程群;这个课程群可能会把本科和研究生打通。”“我们也会发挥学院和产业界结合的特点,会有一批产业界的专家来授课。”

在谈到“对计算机大类人才培养的思考”时,他说了一个观点:“码农”的黄金时代,至少还有20年。未来可能清洁工也是“码农”,他或许不需要自己扫地,而是给扫地机器人编程。

同时他觉得新工科这个名词重要,但更重要是内涵以及根本所在。“我们最想学的是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和硅谷,与浙大和杭州的关系,比较像。比如谷歌这样的公司和斯坦福的关系非常紧密。斯坦福的教授如果没有在硅谷创立过公司,可能是在斯坦福会被鄙视的。就跟我们学院和杭州的互联网经济的关系类似,这也是我们学校应该发展的机遇。浙大要和杭州、浙江相结合,相得益彰。”

陈刚也提到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前移”的问题,他认为,中小学培养基本的计算机思维,编程语言、数据结构等,而大学教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课程。至于对学生的要求,陈刚希望数学、英语好,以及比较强的逻辑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何为新工科它为何如此火热:新工科到底是什么(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申请复合型专业 两年停招11个本科专业

在“新工科”建设中,许多地方院校发现了创新和特色化办学的前所未有的机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就是一个典型。

杭电副校长徐江荣表示,在未来两年内,杭电要停招11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等。

并为了迎合行业需求,学校现在申请的新工科专业是复合型专业。徐江荣说,“复合专业我们从2012年开始就在尝试的。例如英语、管理专业和计算机的复合。但这种模式还只是简单的叠加,并不是真正的学科融合。”

现在,杭电打算升级尝试的一个复合型专业是会计 计算机。“这是行业需求,在会计里有个行业术语,叫云会计或管理会计。企业里面传统的财务报账是很复杂的过程,开发票,填单子,流程很多。但现在一个员工出差,在互联网上订机票、订酒店,这个过程完成后其实已经能把财务流程走掉了,后端数据打通就可以直接出账。传统的财务做账的过程都可以交给电脑完成,企业需要的‘云会计’管理人才只需要面对用户,根据需求设计财务规则。”

除了云会计,今年杭电还新开设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2018年将招收约40人。该专业涉及到计算机、电子、机械、自动化几个领域的内容,主要的应用领域是机器人。

此外,该专业杭电还要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办学。

“我们理想的目标是,将来杭州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提供技术骨干。”徐校长说,“我们和浙江大学会有差异发展。浙大的学生会更侧重人工智能学科的研究,他们更多的人会继续深造,培养周期更长。而杭电培养的学生更面向应用,生产产品。例如阿里收购的中天微,很可能成为我们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去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