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是我初中同学,在我们县上一所高中任教。前一段时间遇到她,她说准备今年评副高。
虽然李菲今年还不到四十岁,但我认为她今年肯定能过。
我为什么这么肯定?看看她的履历就知道了。
李菲是全国劳动模范,省级教学能手,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县级名师,她公开发表多篇论文,有5篇国家级奖,有8篇曾在省上拿奖,这些年她本人曾多次负责完成国家级省级课题。
她从毕业一直带班主任,每学期的成绩在全年级第一,多次荣获高考优胜学科老师。每一年,她都要多次出去,在外校上公开课。
2016年,李菲开始自媒体写作,现在拥有10万多粉丝。她是"十点读书""读者"多家媒体的签约作者,她写得很多有关教育的文章都成了网络爆文,所以她在我们当地都非常有名。
这样的履历放在竞争激烈的职评队伍中,自然是很显眼的。
李菲的父亲是教师,但教了一辈子书临近退休却还是初级职称。他不止一次告诉李菲:好好努力,踏实上进,争取40岁前评上高级教师。
如今,李菲她做到了。
我想到了一句话:生涯要规划,更要经营,起点是自己,终点也是自己,没有人能代劳。
我们经常听到很多关于职称评审的抱怨,现在更是有很多人呼吁: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满十年进中级,满二十年评副高,满三十年评正高。这样的呼声代表了多数人的心声。
任何事情都有任何事情的标准,只不过需要与时俱进,如果有不合时宜的要求可以适当的改进,但职称评审如果没有门槛,直接晋升,将会使很多老师失去奋进的动力,同时养出一大群的佛系老师。
关于员工的晋升和降级,任正非内部演讲(1996-1997年)曾经提到:"每个员工通过努力工作,以及在工作增长的才干,都可能获得职务或任职资格的晋升。"教师的职称晋升也是如此。
对于很多教师来说,职称晋升是一道坎,可遇而不可求。那么职称对教师发展的好处有哪些呢?
第一,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教师职称评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很多教师评职称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发展的过程,无论是业务能力提升还是未来职业发展,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二,通过专业技术人员职务的评聘,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地位,改善他们的待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职称评上去之后,教师的各种福利待遇,自然会增加。比如套改工资,除了与教师的教龄有关外,还与教师的职称有关系,职称越高,工资自然涨的越高。
因此,教师评职称的原因之一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福利待遇,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
还有很多评比活动,明确要求中级职称及以上,也就是说二级职称根本没有机会,这也体现出一种专业技术人员的地位。
第三,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要想让自己从众位教师之中脱颖而出,这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不断自我成长,顺利评上职称,体现了职称评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
所以,教师职称,是衡量一个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标准。
大家在争论30年教龄可不可以直接晋升为高级的时候,不如对照评聘标准,努力去提高改变自己。
那么我们一线的普通教师该如何对待评职称这件事儿呢?
01评职称是教师的必经之路生活中,很多老师说:我不评职称,评那个没啥意思,等没有门槛的时候我再评。
且不说这种心理很佛系,只说等到没有门槛再评,这应该是痴人说梦。
教师评职称由来以及,这是对教师能力的基本考核,怎能为了让大家都评上而去掉门槛?
前多年有很多人靠送礼而评职称也大有人在,但是社会在发展,职评在改革,我们有理由相信,评职称会越来越透明公正。
在评职称这件事情上,很多老师都有一把辛酸泪,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而心怀怨恨,甚至自我放任。
我们谈理想,谈抱负, 谈国家发展,谈家长里短;
我们在课堂上都会想方设法,多方面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勇攀高峰;
我们抱怨自己的爱人在事业上停滞不前,多年不升值;
我们竭尽全力勉励自己的孩子,恨不得他头悬梁,锥刺股,告诉他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而我们自己的呢?连一个小小的职称都不愿意去努力解决,谈什么理想抱负,怎么对别人进行说教?
对于一位老师,评职称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要绕道而过呢?
且不说评上职称以后,每年为你带来大几千的收入。当我们退休的时候,我们的履历上仍然写着初级教师或者二级教师,这也很难为情。
不吵不闹,不争不抢,不爱喧哗,不出风头,电视剧总会给这样的人一个艰难的过程和一个美好的结局,真正的现实不会这样,真正的现实只会给你一个艰难的过程,和一个更加艰难的结局。
评职称,是对一个老师上进努力的基本考评,如果你没用,评上职称至少说明在你当老师的生涯中,你不是很努力。
02 评职称要有长远意识
不可否认,现在的职称晋升竞争很激烈一级职称名额少,高级更是凤毛麟角。但是任何职业,任何行业,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更没有理所当然的晋升。
你如果只想着熬时间等晋升,不想着提高自身能力,准备各种硬件,那顺利晋升职称真的无异于天上掉馅饼。
据说,穆罕默德曾对他的信徒说,他有能力移山,只要叫三声"山过来",山就会过来,然而穆罕默德叫了三声"山过来",山仍然"不动如山"。
于是穆罕默德对信徒说:"既然山不过来,那么我们就靠过去吧!"
所以,与其等待时间,不如现在努力。
竞争、压力从来不会少,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正因如此,我们才要想方设法的提高自己,准备好晋升的硬件。
职称不是其他的事情,资料的准备,不是一朝一夕。如果你有评职称的打算,现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
1、公需课、继续教育、国培,这些东西很重要且不能补,这些资料的准备可能长达几年;
2、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上好每一节课,练好基本功,能力测试就是让你现场讲课;
3,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虽然课题不一定硬性指标,但有总比没有强;
5、班主任或其他岗位负责人是在职称晋升中很加分;
6、职称越来越倾向一线教师,以工作量和教学水平为主要参评标准;
7、积极参加各类业务活动,一方面提升业务水平,一方面多积累证书,关键时刻,这些东西真的很有用;
8、积极参加公益性事业,比如山区支教、交流轮岗等。我大姐在评高级之前,曾要求去山村支教,结果真的因为有了支教的竞争力,她在三个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顺利晋升。
罗曼 罗兰曾说: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无论在哪个行业,专业能力、专业技能强而精湛的人,必定是机会更多的。而你若想在职场快速提升,就得早就核心竞争力,把自己打造的不可替代。
我们准备了这么多,不一定真的能如愿及时的顺利晋升,但至少,当有个机会给我们时,我们不必慌张,缺这少拿。而是很安心的告诉自己:所有晋升评审需要的,我都有。
03 机会来了要抓住
托尔斯泰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有想改变自己。
成功的人可以无数次修改方法,但绝不轻易放弃目标;不成功的人总是修改目标,就是不改变方法。
事实上,如果教师真的想在教师生涯中解决完职称问题,其实不一定非等30年。
我的身边,有很多优秀的教师,一直兢兢业业,用成绩和能力说话,提前做好很多准备,不到20年都顺利直接晋升高级职称,我表姐更是在35岁时评上了高级。
黄一帆,省级名师,市学科带头人,这些年一直带着重点学校的火箭班带两个班的数学兼班主任。十年时间参与了8项课题研究,每年2篇市级以上论文发表,因为省级名师和县级骨干教师,所以每个月有800元的特殊津贴,而她在38岁那年,就晋升了高级职称。
而与他同龄的高小山老师,两人工资相差2000多。高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虽然热爱教育事业,但在业务方面却从来不去提升自己,职评更是绕道而过。
每天玩玩手机,养花弄草,他经常告诉身边的人:“你看人家黄老师,跟我同龄,人家都高级了,我还是二级,人家运气好啊。”
我们只是羡慕人家年纪轻轻评上高级,却完全忽略了那些成功者背后默默付出的努力。
我们在讲台上传道受业解惑,所以我们更要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纷纷扰扰,在评职称这件事儿上,一定要理性对待,毕竟,与钱有关的事儿都是大事儿。
评职称这件事千万不要抱有佛系心里其实大有人在。
周末我去参加越野赛,听到有人说我就是来重在参与,拿不拿名次不重要。我想,那你还不如在家睡觉呢,或者你自己去遛弯儿去,何必在这里占一个跑道呢?
评职称也是一样的,既然你进入了教师这个行业,评职称其实就是国家队对教师努力上进的一个诱导,一份鼓励。
你嫌麻烦、抱怨没有意思。真的没意思吗?如果没有意思,干嘛大家挤破头的去评职称呢?
评职称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你带来了一些福利,另一方面也得考虑一个人的耐心。重在参与很重要,但是拥有实力更重要,机会来了,一定要抓住。
04吃透当年评审政策
评过职称的人都知道,评职称仿佛一场炼狱。因为要的资料实在太多、太冗杂。
仔细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每年的职称评审政策都在改革。
所建议如果要评职称,每年职称评审标准要反复的研读,仔细对照。最好找曾经评过的人,和你一起研读。这样可能你在准备资料方面就少走一些弯路。
我大姐那年评职称,丢了教案本,就就按照上一年的评比标准,抄了两年的教案,整整抄了两个星期,颈椎病都犯了。后来才知道,人家只要一年的教案。
还有,以前严格要求参评教师必须学教一致,这让很多一线教师吃尽苦头。
因为缺教师,很多人被迫放弃自己所学专业,改教其他学科。学英语的去交地理,学美术的去教化学,学体育的教英语……我这个学汉语的在10年前改教数学。
老师们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很努力,多年后也作出了一些成绩,很多人更是成长为专业领域的人才。但很长的时间里因为学教不一致,一次次与职称晋升擦肩而过。
去年我们这边对学教是否一致上不做严格要求,而我因为之前材料准备充分,就抓住了这次机会顺利晋升。
职称的改革每年都有,这也给很多一线的优秀教师带来一些福音,每一位准备晋升的教师一定要反复研读,以免多走弯路。
05 心态好最重要很多人不愿意去评职称是因为心态不好,怕花费太多的精力去应付。
评过职称的人都知道,哪有这么可怕,只是你在工作中踏实肯干,多积累硬件资料,只要你足够优秀,晋升职称是早晚的事情。
也有很多人怕准备资料麻烦,评职称确实麻烦,但任何投资都是讲回报的,前期不去投资,后面哪有收获?
评职称心态其实是最重要的,在评职称这件事情上,谁都不容易,评上了,可喜可贺,没评上,坦然对待。
只要你认真对待了,并且为评职称已经做了很多准备,但是因为各种客观原因,错过了机会,千万不要为此而灰心丧气,因为机会年年有。可是就是有很多人在这件事上自我加压,最后弄得遗憾终身。
10年前,我的同事惠老师因为连续两年没有顺利晋升高级而气急攻心,突发脑梗,幸亏及时送到医院,抢救及时,但是后来却几乎失去语言功能,卧床多年。
去年,河南洛阳一位老师因为评职称无果,丢下自己年迈的父母,与刚刚生完二胎的妻儿,从三层楼上一跃而下,当场身亡。
上追悼会上,很多人看着他那憔悴的父母双亲和年幼的孩子,唏嘘不已。
职称晋升这件事固然重要,但因为没有评上而放弃生命,那真的因小失大了。
任何时候、任何事情只要你参与了,成败与否真的不必太在意,毕竟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结尾非洲经济学家DambisaMoyo的《dead aid》有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只要你兴趣还在,可以一直做,什么时候都不会晚; 只要你心里有信念,没有时间的差距,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
职称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但市场经济下,职称制度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每年的评职称仍然僧多肉少,但是职称评定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会随着改革而被逐渐的解决,比如淡化论文的要求、学教可以不一致、突出贡献破格晋升、增加职称评定的名额等等。
因此,取消职称评定是不可能的,但是,针对一线教师的需求,评审中存在的问题一定会被解决。
《最好的我们》里有句话说:"不是所有的坚持都有结果,但总有一些坚持,能从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生恐惧。
不论什么时代,适当为自己考虑、为自己争取是很有必要的,要在人群中有自己的位置和闪光点,要让别人尊敬你、重视你。
因为我们在这世上走一遭,并不是为了给他人做陪衬,而是为了活出真真正正的自我。
我是木子物语,一边育人一边成长,期待你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