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都是韭菜。

在成长的过程中,其实我们都无时无刻扮演着“韭菜”。

比如:某牌化妆品,成本价20,到了市场后,售价200多,某牌鞋子,成本价100,售价1000多,某牌衣服,成本价200多,售价3000多。

买了你便是“韭菜”。

就拿奶茶为例:成本几快钱的饮料,可以卖出18快钱,谁没喝过奶茶呢?

但是,你会认为你是“韭菜”吗?

我想,你应该不会这么认为,那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价值大于价格,让你感到满足、愉悦,甚至有B格。

用上阿玛尼口红,月薪3000的你感觉进入了更高阶级,秒杀同事几十块钱的口红。

穿上阿迪达斯运动,月薪5000的你感觉踏入了酷玩潮流,看不起同龄人穿着几十块钱的回力鞋。

带着所谓的外国名表,你以为比别人的高级。那只不过,在中国oem国外的牌子,又取了一个你觉得很高级的英文名而已。

真是神奇!

你或许会反驳我说:这东西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拿到手了。怎么能说是韭菜呢?


流行语割韭菜是什么意思(割韭菜是什么意思)(1)


这就是实体物品和虚拟物品的区别,因为拿到实体物品是一种「即得性」,你亲自的看到,摸到并感受它的价值。

而这部分价值,更多的是商家的在广告宣传中植入的信息,至于有没有真正帮助提升到相应的层级,这不是商家考虑的问题。

商家只是多让你买单而已。

再说到虚拟物品,比如电子书和知识付费。

电子书不用多讲,书店自然有定价,别人也不会对电子书收费有任何异议。

而知识付费就不一样了,若你经常免费分享,一旦你要出收费课程,用户就会说你是坏话,说你要开始割韭菜。

在我身边就有一个例子:

朋友大林是我做新媒体时候认识,当时经常和他讨论有关新媒体的一些内容。后来他自己辞职单干,建了一个公众号,专门写职场类的内容。

我和他做了几次互推,加上他文章的质量不错,粉丝就很快就涨起来。

大概过了半年,他出了一套新媒体运营课,售价99元。发售当晚,就有人在后台留言,说他是割韭菜,这让我们特别费解,这样也算是就割韭菜?

后来我见多了就了解,大部分人长期免费索取习惯了,在他们的观念了里,知识就应该免费的。

尤其当你去做知乎的时候,你会发现,一篇文章下面一推杠精,啥都不懂还挺会指指点点。

比如:

新媒体不是几年前就有了,怎么还讲这个

淘宝不是很难做吗,大把人都亏死了,你这个就行

别看了,他就想引流,去的都是韭菜,举报

反正你写的任何赚钱的内容,他都说你骗人的,割韭菜的。

按照以前的性格,肯定和他们斗到底,不过现在的我看开了很多,该分享的东西自然会分享,该收费的内容照样收费。

免费的东西才是最贵的,找到好的资源,你可以节省一点时间。找到垃圾内容,你既浪费时间,有时还得赔钱。

付费有付费道理,付费找一个老师带你入门,比你自己摸索要快得多得多。

说一说我被别人“割韭菜”的过程。

从大学开始,我就无比迷恋英语,想要在英语有一点突破,恰好遇上了一个培训机构,我便参加了他们的第一次公开课。

后来就报名参加了第一期音标课,价格是350元,后面觉得还不错,就报名了口语班和精英班,算下来估计有两万。

至于我学了什么?基本发音和口语的交流,而所谓的流利表达,除了每天日常的训练之外是很难在短时间掌握的。

后面慢慢明白,凡事都得靠自己。

后来知识付费的浪潮席卷了互联网,我便在一些平台上购买课程,一年下来得花一两千块。

还好当初没有混知乎,不然也不会买课。

我始终认为,买课目的是为了更快的掌握某种技能,当然有时间的话也是可以自学的。

但需要花费多少时间,谁也说不清楚。

我大致看了一些我买过的课程,有《时间管理》、《公众号运营》、《文案变现》、《营销入门》等。

在大部分人看来,这些课程没什么作用,还看不上。但我认为,我是在花钱换经验,也就是在不断提高能力的过程。

我现在没想到一个观点,一句话,或是一个项目,我都能在我学的课程找到对应的出处,而这,也就是我最强大的竞争力。

输入决定输出,输出倒逼输入。

你能在我在文章中看到很多奇奇怪怪的观点和项目,都是我这几年花钱买经验得来的。

以前,我总觉得自己的被“割韭菜”,但后来我想想,在不同行业,只要出现买卖关系,被割只是常态。

当你被“割韭菜”后,你失望,愤怒,还是逆袭成为收割者呢?

弱者文化造就弱者思维,强者文化造就强者思维,天道,不以人的意念为转移。

有权有势的人终究受人敬仰,哪怕你平日里对富人和官员骂骂咧咧,真正遇到他们你估计也得弯腰哈背。

被“割韭菜”说明你还有被“割韭菜”的资格,不过大多数人都不明白这个理。在前段时间,我突然想起一句话,当时还想发朋友圈,后来想想算了,太得罪人了。

大概意思是这样:各领域的大咖觉得一个赚钱的没什么意思,结果割了一推小白,把他们培养成小咖,然后大咖和小咖一起割。

流行语割韭菜是什么意思(割韭菜是什么意思)(2)


当时我还配了一首打油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韭菜割不尽,春风吹又生。

“割韭菜”在我看来只是一个中性词,不过在很多愣头青的眼里,却是妥妥的贬义词。

所以大部人整体只会抱怨,拿着几千块的工资,还以为自己特别“正能量”。

越牛逼的人往往越低调,越牛逼的人往往越安静,他们不是对与错是分析事物,而是做这件事对当事双方是否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成人世界的社交都是“利”字为先,大师能否教“武林秘籍”传授给你,就看你是否有这个诚意,而这个诚意很明显就是付费。

我之所以能够在网上创业走得比较平稳,是因为我在某一方面不懂时,第一时间就是找到这个行业的大咖,然后付费请教。

难道这样也算“被割”?

当然不是,因为我知道,我学得这些能力能够在未来给我成千上万的收入。

如果你真的天赋异禀,倒也不用听我在这里吹牛逼。


流行语割韭菜是什么意思(割韭菜是什么意思)(3)


作为一名合格的“韭菜”,你该怎么成长,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 多读书

多看一些关于营销和文案的书籍,这能让你在短时间内了解整个商业社会的基本面貌,接着就看一些关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书籍,对人性和社会理解会有更深理解。

比如前段时间时间翻了一本经济学的书,里面一个词叫“边际时间成本”。

边际时间成本越低的产品,你越不用花时间,收入还可以持续积累。比如:电子书和线上课程。

2. 多实操

多实操是让你快速掌握一门技能,从小白到大神的成长过程中,肯定会有不少的坑要过的,哪怕我跟你说前面有坑,但总有一些人还是要掉进去。

至于掉进去该怎么办?爬起来继续干便是,做一件事情哪有一帆风顺。

在项目实操中,流量的积累要重于技术的培养,各个项目的流量群体各有不同,需要逐一分析。

3. 多思考

大部分人做一件事是不会想到前因后果的,有些项目短时间可以做,但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不能做了。只是装空子,短期薄利类型的项目我也基本不碰。

比如几月前有人问了我做不做百青藤项目,我说我不做。因为那项目本身就是作弊的玩法,被封号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做项目首先要挑选正规阳光,可以持续积累私域流量的项目。

人而为人,便是“韭菜”。小时候被家长割,上学被老师割,出来工作被老板割。

割与被割,只是日常而已,没必要过多计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