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月饼
□胡笛
白露一过,天气渐渐转凉,知了收起了一夏的聒噪,枝头上挂满了累累的果子。枣儿、柿子、石榴陆续上市,还有一样时令的点心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月饼。中秋未到,各式各样的月饼已摆上了食品柜台,根据南北各地的饮食习俗喜好,分为广式、京式、苏式等,其馅儿有五仁、莲蓉、豆沙、枣泥等,林林总总。外包装让人眼花缭乱,特别是用礼盒包装起来的月饼,更是彰显出富贵、高雅之气。
买上一两包那种用一张纸裹起来的苏式五仁月饼,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前些年,遇到这样一件尴尬的事。有一回同事饿了向我寻吃的,我将刚买来的五仁月饼拿给她,谁知她听说是五仁馅的,嫌弃地只摆手,说最怕吃五仁月饼,宁愿挨饿也不要吃。看她一副吃了这月饼便要了命似的模样,我一时语塞。同事是个小姑娘,不爱吃老式月饼也是正常不过的事,只是这种老习惯被时代嫌弃的感觉让我心生悲凉。似乎年轻人可能更喜欢元祖之类的食品,精美礼盒配上诗意的图案,盒内除了有精致的月饼,还有小巧玲珑的刀叉,切上一小块,甜甜的、糯糯的、凉凉的,入口即化,享用的过程中或许会萌生出嫦娥仙子般的错觉。而苏式五仁馅月饼的吃法是,右手拿着月饼送入口中时,左手等在月饼下面,月饼外壳上薄如纸片的面皮屑会飒飒掉入掌中。小时候母亲就教导我,月饼的馅香甜可口,外壳也不能糟蹋了。所以至今还保持着这种土得掉渣的吃法。
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才能切身体会到什么叫忍饥挨饿。记得上中学时有过一段住校的经历。每天早晨稀饭馒头和咸菜,没有油只有盐,不到第四节课肚子就咕咕叫。条件稍好的同学家里会给上几毛零花钱,买点糖果或花生来垫饥,没钱的同学只能流口水了。坐在我前面的男同学家里也不太宽裕,却分过两次鱼皮花生与我们吃。一次是逮到一只野鸽子,拿到街上卖了钱换回来的,还有一次是捡到五毛钱买的。虽然每人只分到十几粒,吃起来却特别的香与满足。
七月半过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一天刚下晚自习,副校长来到教室要我们几个女生留下来到校办工厂帮忙,任务是包装月饼。走进烤房,一股香甜味直往鼻子里钻,看到模具里一块块圆圆的月饼真是诱人,我忍不住和身旁的同学说了一句:包完了,校长应该给我们一人分一块。同学们一边干活一边聊着天,月饼快要包结束时,出现了一个问题,五块一包的月饼总数是计算好的,却少了一块。旁边的阿姨说,放进烤箱里是刚好的呀!在场的同学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副校长站起来解了围:少就少一块,同学们回去休息吧!我们如释重负的奔回宿舍。到了宿舍几人同学围在一起窃窃私语,将我也拉了过去,其中一位同学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用手帕包着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打开,原来是一块月饼,我才恍然大悟。虽然内心有些紧张,更多的是意外惊喜,还夹杂着几分感激。于是,一块月饼被掰成五瓣,五位同学美美的享用了这与众不同的夜宵。
时过境迁,二十一世纪的列车载着全民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中华是美食的王国,美酒佳肴已经摆上普通百姓餐桌。月饼已不是什么稀罕之物,然而五仁的模印却深深的烙在那一代人的心中。
作者简介:胡笛,淮阴区人,曾在乡镇工作,现从事环卫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