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在《独白》中说到: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搏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已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中途,オ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大抵也是如此吧,从呱呱坠地,便注定了我们的一生都是要有所追求,金钱、名誉、地位,各种物质的和虚荣的在外。很少有人可以活得洒脱,超然物外。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我们一出生,就讲人之初性本善,也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也就说明了人心是贪婪的,也是不断追求与索取的,这也就注定了我们有无尽的烦恼与痛苦。

其实,道理我从来都是明了的,也知道其中的深意,但是要做到确实很难得。有时总是幻想着如果有了几个亿,是不是所有的困惑都会迎刃而解,我想或许是吧,也或许不一定,可能会陷入更深的焦虑中去。《庄子·外篇·秋水》说到,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自己的焦虑或许就是因为眼界不够开阔,格局不大的缘故吧!

读席慕容的暮色的感悟(读席慕容独白有感)(1)

人生

和朋友聊天时也曾谈论过类似的问题,她总是说我太过于执着,想得太多,属于杞人忧天。她的话也许是对的,也许有瑕疵。不经人之苦,哪知人之痛。可能是小时候经历了太多的不幸留下的阴影,内心深处总是缺乏安全感,总是想要拥有更多,才可以让自己的内心得到片刻的安宁。有时候也想,未雨绸缪未必就是坏事,或许正是拥有了这样的想法,才可以让自己更努力,更加拼搏。

时常在想,我就属于那种心有天高,命似纸薄的人,总是幻想着拥有所有的一切可能,但是在行动上缺少了很多。王明阳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强调致良知,最重要的就是知行合一,可是反观自己似乎并没有做到。知道是一回事,而做到却是另一回事,做到要比知道更重要些。这也许是我们现在好多人的通病吧,规划、理想、梦想都可以拥有,但最重要的就是缺少实际行动的能力,总是想着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可是就算真的会掉下来,那也要我们能够接得住才行。

其实,这样的观点及案例比比皆是,也不用我赘述了。有时候觉得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对于事物可以有不同的思考,而且可以不断地复盘与反思,在这个过程中继续学习。同样,希望拥有美好的事物,是每个人的理想与追求,这并无可厚非。关键的是我们在追求的过程中,付出了什么,当我们的付出收获相应的回报时,我们便内心愉悦,感觉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大多数时间,我们都是把自己禁锢在一个窠臼里,给自己套上无数个枷锁。有时在想,我们终其一生到底是在追求什么?生命的长度,还是人生的宽度?我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我不能给自己一个确定的答案。我苦苦追寻,上下求索,到最后还是如同籍籍无名的一粒尘埃。想想一生也就三万天,自己的生命要如何去书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生就是一本书,封面是父母给的,内容是自己写的。厚度可能不完全由本人决定,但精彩程度是自己创造的,至于有多少人阅读,就看能影响多少人,尊重多少人,成就多少人。不忘初心,努力奋斗,适当低头,难得糊涂,用最好的心态做最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