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生活小常识(10个趣味国学小知识)(1)

Q:人浮于事,是静不下心来做事吗?

“人浮于事”这个词里的“浮”字是什么意思呢?是“漂浮”或“浮躁”的意思吗?

我们现在用的“人浮于事”,原来是写作“人浮于食”的,出自《礼记·坊记》。孔子说:“如果君子推辞尊贵而不推辞卑贱,推辞富有而不推辞贫穷,那祸乱就日益减少以至没有了。”“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这里,浮是“超过”的意思,食则是“俸禄”。

整句话是说:作为君子,与其使自己的俸禄超出个人的才能、贡献,宁可使自己的才能、贡献超出自己所得的俸禄。

所以,《礼记》中的“人浮于食”的前因后果里暗含着君子的谦逊和对自身的约束,但现在我们用“人浮于事”表示人员过多,超过实际工作的需要,其实就是很字面的意思了。

Q:岳父称泰山,岳母要怎么称呼呢?

岳父被称为泰山,那岳母有没有相应的称呼呢?

欧阳修说:“今人呼妻父为岳公,以泰山有丈人峰。又呼妻母为泰水,不知出何书也。”这表明,欧阳修那时就有将岳母称为“泰水”的说法,只不过博学如他,也不知道是出自哪里。两宋之交的庄绰《鸡肋编》中记载:“俗人以泰山有丈人观,遂呼妻母为泰水。”虽解释得不清不楚,不过可见宋朝时期,这个称呼已经是为人所熟知了。清朝大学者郝懿行在《证俗文》中说:“惟呼岳母为泰水是里人不典之言。”就是指,称呼岳母为“泰水”是有的,但关于这个称呼的典故,他也不清楚。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查不到泰水这个称呼确切的出处,但至少从宋朝开始,就已经称岳母为泰水了。

Q:天籁这个词是为音乐而生的吗?

天籁的说法出自《庄子》。《齐物论》篇记载了南郭子綦与颜成子游“隐机而坐”,以及他们讨论地籁、人籁、天籁的一段对话。两个人从大地山川谈到风鸣箫声,他们用大地上的孔穴之音形容地籁,用竹箫吹奏出的乐曲形容人籁,用万物能够发出的不同声音形容天籁,这和今天的音乐还是有所区别的。

据《说文》记载,籥三孔也,大者谓之笙,中者谓之籁。籁作为一种吹管乐器,被引申为空虚地方发出的声响。历史上的郭象、成玄英等人,把天籁与人籁、地籁等同起来,认为天籁是天地万物自然状态下的自鸣之音。也有人认为三籁各有不同。近代有种说法:人籁者有意之声,地籁者无意之声,天籁者无声之声。这里的天籁,俨然已经成为“无声胜有声”的精神境界了。

Q:春来江水绿如蓝,“蓝”是蓝色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诗大家都会背,那么第二句的意思是春天来了,江水都已经绿到发蓝了吗?怎么能用一个颜色形容另一个颜色呢?

其实,这里的“蓝”并不是蓝色,而是蓝草。蓝草是一种可以提炼染料的植物,它的叶片可以制造靛青染料。比如千古名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蓝就是蓝草,也叫蓼蓝。青,就是靛青,是从蓼蓝这种植物中提取出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所以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用蓝草提炼染料是古人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诗经·采绿》中说:“终朝采蓝,不盈一襜”,采摘蓝草一早晨,撩起衣襟兜不满。很有画面感。所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花对水,红对绿,火焰对蓼蓝。蓝是蓝草,不是蓝色。

Q:古代的牛人,到底有多牛?

牛人这个词在《周礼》《诗经》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它本身是周朝设立的一个官职。依照《周礼·地官》篇的记载,牛人掌养国之公牛,以待国之政令。指的是牛人掌管国家的牛,直接听命于国君的命令。所谓“掌畜养牛牲,以供国家祭祀、宾客、飨食、丧事”,指的正是牛人的职能。《周礼·地官》还说:牛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十人,徒二百人。牛人还有这么多的助手,可见这是个相当重要的官职。

牛在早期社会的首要职能,其实并非在于供人食用,甚至当时杀牛的行为都是被严厉禁止的。像《礼记·王制》篇有“诸侯无故不杀牛”的记载;另外《淮南子》高诱注也提到:牛者,所以植谷者,民之命,是以王法禁杀牛,民犯禁杀之者诛。

国学智慧生活小常识(10个趣味国学小知识)(2)

Q:釜中生鱼,是指锅里长出了鱼吗?

“釜中生鱼”,形容生活困难,揭不开锅。可从字面而言,釜中生鱼,是指锅里长出了鱼。那为什么锅里都长出鱼来了,还吃不上饭呢?

其实,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东汉范冉(字史云)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便推鹿车载着妻子四处云游,十多年后终于盖了一间茅草屋,但是经常断粮。同乡的人看不下去,就嘲笑他说:“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这里的范莱芜,也是指范冉,范冉之前被任命为莱芜长。甑,是古代的一种做饭用具,这句歌谣说的就是:范冉家甑都蒙上了尘土,锅都长出了鱼。其实这里的鱼,是蠹鱼的简称。蠹鱼是一种虫子,也叫衣鱼,书虫,是一种蛀虫。正是因为范冉长期的不开火,不揭锅,所以锅都成了蠹虫出没的地方了。

Q:“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跟苗条有关系吗?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君子喜欢追求苗条的淑女吗?其实大家都想错啦。这句话出自《诗经 关雎》,“窈窕”这个词跟苗条有关系吗?《说文》里说,窈,深远。窕,深邃至极。合在一起,引申出了幽深、幽静、娴静的意思。《广韵》里说,善心曰窈,善色曰窕。《方言》也说,美心为窈,美状为窕。也就是窈是内在美,窕是外在美,窈窕跟苗条是没有关系的。

所谓“窈窕淑女”,就是娴静美好的女子。这里的“好”是形容词,读三声。“逑”是名词,指配偶。好逑,就是好配偶。整句话合起来就是:“这么娴静美好的姑娘啊,是君子的好配偶。”所以“窈窕”是指心灵美和仪表美,不单是好看的意思,更不是苗条的意思。接纳自己,谁就是窈窕淑女。

Q:“面友”,是一起吃面的朋友吗?

古代有一个形容朋友的词,叫“面友”。

面友,简而言之,就是不交心的表面朋友。这里的“面”,不是我们作为食物的面,而是指表面。西汉大学者扬雄有本著名的政论性著作叫《法言》,其中“学行卷”提到:“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

司马光对这句话有个解释:“言朋友当以诚心相与切磋琢磨,不可心知其非而不告,但外貌相媚悦,群居游戏,相从饮食而已。”就是说,交朋友要交心,不能明知道朋友有错却不告诉他,只是表面上友善,一起玩耍吃饭。这样的酒肉朋友算不上真正的朋友,只是表面朋友而已。

Q:不能越的雷池里究竟藏了哪些秘密?

“不越雷池一步”的“雷池”出自《晋书·庾亮传》。东晋成帝时期,中书令庾亮一度掌握朝中大权,其部分行为引得朝臣不满,后大将苏峻起兵叛乱,直逼都城建康。当时庾亮挚友温峤任江州都督,听说后准备发兵救援,但庾亮认为江州驻防更重要,写信告诉温峤:“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我这边问题不大,你还是好好坐镇江州,不要越雷池东进。从这里推断雷池应当是地名。通行的说法认为雷池指古雷水,大致是湖北黄梅县到安徽望江县东南的一片水域。

回到“不越雷池一步”的起源,它作为一个失误的军事命令,导致了许多不良后果。今天再提到这个成语时,除了不逾越一定的范围与界限,我们也应当注意它用来批评拘泥、保守的比喻义。

Q:苦酒入喉心作痛,苦酒是什么吗?

一般我们形容酒,都会用“烈”、“辣”、“呛”等词,那“苦酒”是种什么酒呢?

在古代,苦酒是指劣质酸味的酒。《释名·释饮食》中介绍说“苦酒,淳毒甚者酢苦也。” 酢(cù),就是酸味。这就话的意思是酿出的酒,味儿发酸,称为苦酒。酒和醋,都是粮食发酵酿造而成,苦酒发酸,这就让人联想到醋。

在古代,苦酒还真有醋的意思。《太平御览》引晋朝陈寿的《魏名臣奏》:“ 刘放奏云:‘今官贩苦酒,与百姓争锥刀之末,宜其息绝。’”,这里的苦酒,就是指醋。《太平御览》引《吴录·地理志》记载说:“吴王筑城以贮醯(xī),今俗呼苦酒城。” 这里的醯也是醋。三国东吴还专门建过一座城,用来存放醋,俗称苦酒城。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