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0年11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5%。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8%;食品价格下降2.0%,非食品价格下降0.1%。

这可是我国11年来CPI的首次下跌,难道我国要进入通缩时代了?因为在经济学上,CPI下滑是通货紧缩的直接信号。当然国家统计局相关人员解释是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同比有一定下跌。所以现在就说通缩时代到来有点为时过早。

那么我们先看看CPI是什么意思,这个指数的涨跌有何意义,最后再看看今年11月各省cpi涨跌情况如何。

我国cpi上涨率(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又称为消费者物价指数。它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标。一方面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早期我国CPI指数的统计基数相对简单,因为人民生活水平等制约,消费品相对较少。2013年为适应新时期的变化,我国对CPI调查目录进行了调整,新基期调查目录和规格品与国际标准更为接近,一些新产品新服务纳入其中,能进一步反映居民消费和经济结构的变化。

比如新增了“园艺花卉及用品”、“宠物及用品”、“养老服务”和“金融服务”等居民支出增加较快的分类,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反映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

我国cpi上涨率(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

CPI的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或地区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一般来讲,物价全面地、变化对比、持续地上涨就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反之,如果发生持续性下跌,就意味着通货紧缩的到来。

所以说仅仅凭一个月的CPI下跌就说通缩时代的到来,有点为时尚早,还需要继续观察几个月来做判断。当然正常的物价下跌对于我们居民来说是有一定好处的,货币购买力可以有一定提高。

比如在今年1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0.7%,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约0.24个百分点。食品中,蛋类价格下降17.1%;畜肉类价格下降7.3%,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2.5%,大家应该可以再次吃得起猪肉了吧,哈哈。

当然这个是综合消费品价格指数,有下跌的必然也有上涨的消费品。比如其他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分别上涨2.5%、1.5%和1.0%。

大家有没有感受到这些物价在11月的变化呢?

我国cpi上涨率(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

我们再看看今年11月各省市的CPI涨跌情况,我国区域广阔,各地的消费品价格是有大不同的。所以各地涨跌不同,像西部地区还是继续上涨,发达地区上涨的只有北京和浙江省。有21个省市同比下跌,其中海南省和湖北省跌幅较大,分别为-1.9%和-1.1%。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受到你们所在地区的11月物价涨跌情况呢?

看下面各地区数据:

我国cpi上涨率(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4)

欢迎关注,精彩数据每日放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