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朱亦兵与十位女子大提琴组

【竖琴】王冠

【琵琶】吴玉霞

【古筝】袁莎

【二胡】宋飞、姜克美

【竹笛】张维良

【小提琴】俞丽拿、盛中国、吕思清、刘云志

【歌唱】雷佳与节日合唱团

《北风吹随想》名家荟萃

《北风吹随想》,一段陪伴几代人成长的旋律,根据歌剧《白毛女》北风吹、窗花舞、扎红头绳等主要选段改编。

视频中名家荟萃,由中国四位顶级的小提琴演奏大师俞丽拿、盛中国、吕思清、刘云志,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与十位女子大提琴组,以及歌唱家雷佳与合唱团联袂演绎,音乐对话,气势壮观。

每一首歌都是年少时期最美的回忆(一段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1)

▲俞丽拿,中国小提琴演奏家,代表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

小提琴演奏:俞丽拿

1940年出生的俞丽拿,是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说到与小提琴的缘分,俞丽拿说“纯属偶然”。

20世纪50年代,俞丽拿陪着表姐去报考上音附中,结果俞丽拿被录取了,入学分配专业时因为手指较细,俞丽拿被安排去学小提琴,这一学就是一辈子。

1957年9月,俞丽拿直升进入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学习。为了让小提琴讲好中国故事,她和校友们将百姓熟悉的民歌、民俗乐曲中的经典改编为小提琴曲目。后来,才有了俞丽拿演绎版本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诞生。

1959年,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首演,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首演轰动全国,《梁祝》唱片发行量多达100多万张。此后的50多年间,《梁祝》的琴声传遍世界各地。

每一首歌都是年少时期最美的回忆(一段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2)

▲盛中国,中国小提琴演奏家,代表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

小提琴演奏:盛中国

《梁祝》的另一演奏版本,则来自著名小提琴大师盛中国先生。

盛中国出生于小提琴世家,兄弟姐妹共11人,其中9位都是小提琴手,而他们的父亲正是我国著名的小提琴教授盛雪。

回顾盛中国的音乐生涯,其艺术成就,与父亲的教诲有方和他自己的勤学苦练分不开:

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他7岁便能登台演奏,9岁时,武汉广播电台播放了他演奏的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曲子;

20世纪60年代,他去苏联学习深造,归国不久便在中央乐团担任独奏;

1984年,盛家三代共12位小提琴手在盛雪的带领下举办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家庭音乐会”,轰动了当时的音乐界,而作为领衔演奏者的盛中国也一跃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小提琴家。

在一个历史时期内,盛中国迅速填补了国内小提琴独奏音乐会的空白,独步一方,让国内的听众听到大量中外小提琴经典作品。

在艺术上,他的演奏理念和演奏方式既天马行空又规范严谨,一直保持着其艺术青春。

每一首歌都是年少时期最美的回忆(一段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3)

▲吕思清,中国小提琴演奏者,音乐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

小提琴演奏:吕思清

2019年是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诞生60周年。迄今为止,吕思清担任首席小提琴手的《梁祝》已录制5个版本,演奏近千场。

4岁半学拉小提琴,8岁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17岁获得第三十四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至今在海内外演出上千场,演出足迹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吕思清与小提琴的关系,似乎印证着那句古诗:“一弦一柱思华年”。

每一首歌都是年少时期最美的回忆(一段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4)

▲刘云志,中国小提琴演奏家,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乐队首席

小提琴演奏:刘云志

“小提琴的音色非常丰富,可以悲鸣,可以柔美,可以温暖,可以激扬,可以跳动……几乎所有的情感都可以借用它表现出来。我喜欢它,喜欢音符在琴弦上跳跃的感觉,喜欢音乐让人的心仿佛要融化掉的感觉。”刘云志对音乐和小提琴有独特解读,这让舞台上的他有着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

4岁学琴,8岁登台,27岁任乐队首席,这位大师对于自己的音乐生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会为了交响乐作品中那些几分钟甚至是几秒钟的独奏段落,刘云志将自己关进乐团排练厅楼上的小房间中,每天进行长达十数个小时的练习。

歌剧《白毛女》,北风吹不散的经典

每一首歌都是年少时期最美的回忆(一段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5)

▲1946年《白毛女》剧照

四位小提琴大师联袂奏响《北风吹随想》,民乐悠扬。“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曾经打动过千百万人的旋律,其来源歌剧《白毛女》更是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成长。

据《中华读书报》2002年4月3日发表的“白毛女的故事”一文介绍,《白毛女》的题材来源于抗日时期晋察冀民间一个关于“白毛仙姑”的传说。大意是讲在一个山洞里,住着一个法力无边的白毛仙姑,她能惩恶扬善,扶正祛邪,主宰人间的一切祸福。抗战时,当地村民们每到晚上都去奶奶庙给“仙姑”进贡,影响了“根据地”共产党领导的群众会议。

西北战地服务团的作家邵子南首先注意到了这个题材,为配合抗战需要,把村民们从奶奶庙里拉回来,他将这个传说编成了一个戏曲剧本,主题是“破除迷信,发动群众”,此为《白毛女》的雏形。

1944年9月,《白毛女》剧本初稿完成。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周扬看到了这个剧本后,决定以“白毛仙姑”为题材,由“鲁艺”创作成歌剧。随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了五幕歌剧《白毛女》,由“鲁艺”文学系的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帜作曲,主题不再是“破除迷信”,而是以“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样一个新的主题完成了新的剧本。

剧本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恶霸地主黄世仁的迫害而逃入深山,过着非人的生活,黑头发变成了白头发。最后在山洞里被找到,村民们和喜儿一起开会声讨黄家的罪行,庆贺穷苦人的重见天日。剧本升华为农民反抗地主的斗争,体现劳动人民的反抗意识,以鼓舞人民的斗志,去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中共七大召开前一天,即1945年4月22日,《白毛女》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举行首场演出。来自全国的700多名代表、延安各机关的领导干部,以及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都出席观看了演出。

演出获得了中央办公厅的好评。就这样,带着对地主阶级的满腔仇恨,一股《白毛女》旋风迅速席卷了延安,席卷了陕北,席卷了解放区,最终席卷了全国。

每一首歌都是年少时期最美的回忆(一段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6)

▲芭蕾舞剧《白毛女》剧照

除了歌剧,《白毛女》还被创作成多种艺术形式,如电影,芭蕾舞剧等。

在2016年百花迎春晚会上,由歌唱家、西洋乐器演奏家和民族器乐演奏家们共同出演的《北风吹随想》更是包含了歌剧、交响乐、民族器乐多种艺术形式,令人耳目一新。

“第四代”白毛女:歌唱家雷佳

每一首歌都是年少时期最美的回忆(一段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7)

《北风吹随想》演出当中的演唱者雷佳,被誉为“第四代”白毛女。曾凭借在歌剧《白毛女》中的精湛表演,获得第十六届文华表演奖。

每一首歌都是年少时期最美的回忆(一段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8)

比起“超越”前辈,雷佳更喜欢用“传承”来形容自身对歌剧《白毛女》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2013年,雷佳开始攻读中国音乐学院声乐博士学位,而学习、排演《白毛女》,正是雷佳攻读博士学位的课程内容之一。前辈们一句一句地帮助雷佳抠唱腔,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指导雷佳表演。

雷佳回忆起学习、排演《白毛女》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她从老师们身上学习到、感受到的不仅是演好一个角色、一部作品的方法、技巧,更是对民族声乐、民族歌剧的挚爱,和为人民歌唱的一腔深情。

每一首歌都是年少时期最美的回忆(一段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9)

▲雷佳,著名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代表作:民族歌剧《白毛女》、《木兰诗篇》、《再别康桥》、《运河谣》

作为歌唱家,她唱红了很多艺术歌曲,但她更钟情于歌剧,雷佳说:“歌剧能够显示一名歌唱演员全方位的素质,挑战最大,对我来说最有吸引力。”

从《木兰诗篇》到《运河谣》再到《白毛女》,当代中国歌剧的几部名作中,观众总能看到歌唱家雷佳的身影。她始终不忘的是把艺术带进千家万户,让高雅艺术熏陶更多的人。

每一首歌都是年少时期最美的回忆(一段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10)

歌剧《白毛女》诞生至今七十多年了,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凝聚着炙热的青春和几代人的记忆,伴随着“北风”吹来的旋律,让我们再来感受那些依然温存的精神食粮。

资料来源:

1.俞丽拿访谈.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2.小提琴家吕思清专访.2021年1月21日人民日报

3.人物专访刘云志.《中国文化报》2007年10月15日

4.白毛女的故事.《中华读书报》2002年4月3日

5.雷佳专访.人民日报

6.音视频和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