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农业发展的“芯片”,作为繁育的根基,没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粮食是否安全就成了漂浮不定的剑,时刻悬在头上。

在国际贸易自由流动、产业互补、无灾无难的情况下,它也许像微风拂过你的面颊,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就消失在脑海中,无非就是有money就可以唾手取得而已。然而在存量博弈、地缘局势动荡以及自然灾害甚至人性走向极度自私的笼罩下,它不在那么简单,任我们自由自在选食,随时差异化分配你我生存的选择。

我国玉米种子产业发展对策(粮食安全系列种子)(1)

玉米,我国三大主粮的第一大作物,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今天的文章就从玉米开始,说说种子的那些发展之路。

400多年前,南美洲印第安人早就发现的古老农业物种,在航海路线的开拓下,一路传播,经印度、缅甸传入我国云贵川地区,从此遍布中华大地各个角落。截止目前,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达到4332万公顷,年产量为2.726亿吨,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玉米种植国家。就

早期的印第安人因循玉米穗大粒多、美观、鲜艳、籽粒饱满、色泽等自然优良特性进行耕种,这种简单而精心挑选的方式,在我国很多地方自耕农中时常还能见到这种农家种。

后来欧洲人殖民北美洲,在延续印第安人育种方式的基础上,采用优良玉米自由授粉,经人工控制授粉或多代随机授粉培育出更稳定的品种。

到1900年后,这时的美国人开展混合杂交,培育出更多优良玉米品种,为美国成为玉米种植大户奠定了基础。随后,美国人又改良出玉米第四代自交系,在遗传学的带动下相继出现了双交种、三交种,同时大量种子公司蜂拥而出,各系种子迅速推广开来,深入农场。直到今天,全世界很多种业都被美国控制垄断着,环宇之内大多数国家的饭碗掌握在美国人手里。

1996年,随着生物基因技术的发展,美国孟山都公司率先推出了转基因玉米品种,世界上首次出现转基因玉米种子。时至今日,美国种植了3714万公顷,种植比例高达92%,可以说美国出口的基本上是转基因玉米。

而欧洲这边,从农家种也转型到杂交种,不仅有双交种,而且有顶交种、三交种。1928年西班牙育成欧洲第一个双交种,1965年德国育成第一个双交种。1980年初,欧洲开始选育和推广单交种,从1990年以后欧洲大多数国家的玉米基本都是单交种。

在我国,玉米虽然传入了几百年,早期差不多都是在自然耕种下选择玉米穗大粒多、美观、鲜艳、籽粒饱满、色泽好的种子来耕种,尚处在农家种自选阶段。

1937—1938年,玉米育种家蒋德麒和吴绍骙先后回国,从美国带回了42个双交种和50多个自交系,由中央农业试验所主持,分别在成都、贵阳、昆明、柳州等地进行比较试验选育杂交品种。

我国玉米种子产业发展对策(粮食安全系列种子)(2)

吴绍骙在玉米地做研究

1938年,范福仁来到广西农事试验场,从广西、贵州、云南以及美国征得玉米品种,随后逐年进行自交分离选择,连续进行测交、单交和双交培育,在广西境内进行多点比较试验,最终找出有价值的10余个优良品种。

1941年,杨允奎到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任教后,有计划地开展了小麦、玉米、豌豆的遗传育种研究。他从当时四川农村实际出发,认为在农民贫困、缺乏技术人员、没有健全的良种繁育推广系统的条件下,配制综合杂交种比双交种更有实用价值。因为综合种可由农民自行留种,不需要技术人员辅导制种。

此外,他考虑到川中丘陵区实行间套作多熟制需要早熟丰产品种,便以“201”自交系为母本,用来自川中丘陵区地方品种自交分离或地方品种间杂交后代或地方品种与引进种“可利”杂交后代选育的9个优良自交系为父本,进行混合授粉,育成了秋玉米综合杂交种“川大201”。随后在成都东郊种植,春播生育期94天,秋播84天,单产分别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9%和40%。

1947—1949年,陈启文等在山东解放区进行玉米品比试验,从太行山区引进“金皇后”品种进行推广种植。总体上,因战争、经费不足和技术落后等因素导致育种工作进展缓慢,但为新中国玉米品种改良事业奠定了初步基础,其主要推广品种为综合种。

1949年12月,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农业生产会议召开,吴绍骙在会上作《利用杂交优势增进玉米产量》的发言,其中提到“一方面选育与利用技术简单、需时较短的品种间杂交种,另一方面着手开展时间较长、增产显著的自交系间杂交种选育”。

1950年2月,农业部召开“全国玉米工作座谈会”,吴绍骙、张连桂、李竞雄、刘泰、陈启文等专家制定了《全国玉米改良计划》,根据当时我国育种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提出以推广品种间杂交种先行,同时发展综合品种,以满足当时生产需要。另外,还明确提出了以选育自交系间杂交种作为我国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

我国玉米种子产业发展对策(粮食安全系列种子)(3)

李竞雄在田间进行玉米研究

1952年,陈启文主持育成的“坊杂2号”在山东省推广面积达13.3 万公顷,比当地农家品种增产20—30%。之后,全国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院校相继育成玉米品种间杂交种400多个,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有60多个,全国推广玉米品种间杂交种166.7万公顷。

1957年,农业部发布了“关于进行玉米杂交育种工作的意见”后,全国各地开展了玉米自交系间杂交育种工作,相继育成一批高产双交种,全国共育成双交种50多个。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统计,20世纪50年代全国共育成玉米双杂交种50个,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有17个,比品种间杂交种增产22—27%,比农家品种增产30—33%。特别是玉米双杂交种“双跃3号”,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遍植全国19个省(区),种植面积最多时达200万公顷。

1960年,农科院玉米育种家刘泰、刘仲元等培育出的“春杂5号”“春杂12号”等8个玉米双交种先后在河北、山西、辽宁等省示范推广,增产显著。

随后,北京农业大学李竞雄、郑长庚等人成功选育出10多个优良玉米双交种。其中“农大3号”“农大4号”和“农大7号”等双交种在河北、山西等地区示范,比当地品种增产30—50%。

山东省农科所的陈启文主持选育的双杂交种“双跃3号”“双跃4号”发展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双杂交种之一,特别是“双跃3号”在 70 年代推广面积达到 3000 万亩以上。

四川省农科所的杨允奎主持选育的“双交1号”“双交4号”“双交7号”“矮双苞”“矮三交”等在四川省雅安、温江、乐山等地区种植,增产显著,迅速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我国玉米种子产业发展对策(粮食安全系列种子)(4)

杨允奎在田间

1965年,河南新乡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了我国第一个单交种“新单1号”,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标志着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交种为主, 向以选育单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单交种逐渐成为主导品种。这时期的主要代表性品种有“新单1号”“中单2号”“郑单2号”和“白单4号”。

1978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谢道宏以吉63为母本与M14为付父本组配的单交种吉单101,生育期125-130天,高抗大斑病,抗黑粉病,成熟时茎叶青绿,籽粒黄色,品质较好在吉林省种植面积达到36.8%。

80至90年代,吴纪昌在辽宁省丹东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旅9宽导入带有单基因抗性的A619ht,经过多次回交、自交、杂交、基因重组,育成E28自交系,与Mo17ht杂交选育出带有单基因抗性和多基因抗性相结合的抗大小斑病、丝黑穗病、玉米螟的高产新品种丹玉13号。

同期在山东农业大学,以“东46”为母本,“东237”为父本杂交育成“东农248”,连续两年在44个点次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28.1公斤。

1988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研究,利用自育自交系K10为母本,以自育自交系龙抗11为父本杂交育成玉米单交种“黑301”,1994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命名为"龙单13"。

"龙单13”适应于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以及吉林省北部山区、半山区、内蒙古东北部玉米产区广泛种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增产潜力大,抗病性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籽粒品质好、脱水快等特点,加之制种简便、制种产量较高等诸多优点。

自推广以来在适宜种植区域内生产面积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成倍增长,现在已经成为黑龙江省播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在适宜区域内同熟期品种中面积占据首位。在黑龙江、吉林、内蒙三省(区)已经累计推广5571.78万亩,累计增产玉米50.06亿公斤,获纯经济效益50.06亿元 。

在吉林省四平农科所,农业科技人员以“444”为母本,“M017”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单交种“四单19”,在1989-1990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945.93公斤。

在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科技人员在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支持下,由自选高配合力自交系综31与外引自交系5003组配育成“农大60”,于1986-1989年先后在北京、天津、山西、陕西、四川、浇灌及华北大区的区域试验中高产、优质、多抗均名列第一。

1991年,多面人生育种家许启凤教授开始用分离出的5个姊妹系与其他系测配,在一千多个测配组合中,培育出“农大108”,其根系发达,茎杆坚硬,穗下叶片平展而穗上叶片上冲、紧凑,籽粒成熟后,秸杆不枯不萎,仍是青株绿叶,在2000年左右上市,在广袤的黄土地上的种植面积已达到了三千八百多万亩。

我国玉米种子产业发展对策(粮食安全系列种子)(5)

1994年,以掖单13为代表的玉米新品种的上市,在产量方面又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很快成为市场上的主推品种,掖单13每年推广面积超过3000万亩,成为第四次玉米更新换代的代表品种。

1998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用鲁原 92作母本、齐319作父本育成的中熟玉米杂交种“鲁单 50号”通过审定,该品种具有优良的高产稳产、抗病抗倒等特性,连续三年在山东省的年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随后鲁单系列在山东广受喜爱,广泛种植,大大改善玉米产量。

2000年,农大108上市后,由中国农业大学许启凤教授历经18年时间育成的新品种,在全国重点推广的稳产、大穗型、粮饲兼用的优质玉米新品种,属第5代玉米单交种的优秀代表。遗传基础广泛,融入了北美种质、热带和亚热带种质及国内地方种质,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抗倒、耐旱、耐瘠薄和抗多种病虫害的诸多优点。而且适应性广,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春玉米区、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和西南山地玉米区广为种植,累计推广面积达2.3亿亩,最高年份达4100万亩。

21世纪初至今代表性品种为“郑单958”“浚单20”“中单909”“京科968”和“登海605”等,当前,我国单交种种植面积已占全部杂交种的98.6%。同时全国玉米单产由21世纪初期的约320kg/亩,增加到2011年382.4kg/亩,增产19.5%,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0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标志中国种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要求种子企业实行政企、政事、企事分开,从单一的国有经营到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

2016年,中粮集团收购了尼德拉农业。

2017年,中国化工以高达465 美元的现金收购先正达,挤进种业巨头行列。

2017年,隆平高科收购了陶氏益农拥有的巴西业务。

2018年,美国玉米遗传育种学家Edwards Buckler教授提出“育种4.0”的理念,未来育种将在基因编辑与合成生物学、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跨学科、多技术支撑下,实现作物新品种的智能、高效、定向培育,最终推动育种学从“艺术”到“科学”到“智能”的革命性转变。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关注了种业与生物育种,将解决自主育种的问题提上了日程,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几百年来,我国玉米育种大致经历了传统农家自选、自交系优选、杂交优选和现代育种如分子标记、基因育种等,总体看来,我国玉米种业完全能自给自足,在无数无私奉献、埋头苦干的育种专家和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饭碗在自己人身上,大家可以放心”。

未来需要突破的是在现代育种上,和世界齐头并进,扎实补充新一代育种科学家,一代代抓实自己的饭碗,更上一层楼。

种子非小事,生命情相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