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下去的壹读君 | 敏敏今年的年度烂片或许已经诞生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爱豆的眼里的张翰?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爱豆的眼里的张翰(张翰出走半生归来还cue郑爽)

爱豆的眼里的张翰

看不下去的壹读君 | 敏敏

今年的年度烂片或许已经诞生了。

来自已经担任过三次制片人的张翰的新剧:《东八区的先生们》,目前17万人在豆瓣上打出了2.1的超低分。

另一部2.1分的是张云龙、高伟光等人主演的《雷霆战将》

除了让人无语的剧情、油腻的表演,眼尖的网友们还发现,张翰在剧里的初恋居然和郑爽极其相似。从低头、转眼珠、抿嘴的小动作,到整个外形打扮,简直和郑爽一模一样,引得网友直呼替身文学。

弹幕都在说“好像”“莞莞类卿”|图源:b站视频截图

最狗血的是故事情节。剧里的初恋和张翰分手后,远走国外并嫁人生子,结果老公出轨,张翰主动要求抚养孩子……一波波操作联系起来,有网友忍不住在评论区调侃张翰:这是在通过剧怀念自己的白月光呢。

张翰是不是在怀念白月光我们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确实有很多人对白月光念念不忘。

所以,白月光有什么好?为什么能让这么多人放不下?

那些年,人们忘不掉的白月光

“白月光”一词最早出自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后来,人们用白月光代指一直在自己心上却已不在身旁的人。

为了心中的白月光,人们可能做出任何事。这一点在影视剧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甄嬛传》里,早早去世的纯元皇后就是皇上的白月光。因为这片白月光,纯元的妹妹乌拉那拉·宜修得以封后,且坏事做尽也安然无恙,只要在皇上即将动怒时说一句“若姐姐还在”,皇上就立刻心软。

白月光甚至能阻止皇上废后|图源:《甄嬛传》截图

也是因为这片白月光,相貌和纯元相似的甄嬛专宠六宫,又因晋封为妃时不小心穿了纯元皇后的故衣,被禁足宫室,一朝落魄。

更过分的是,皇上就问甄嬛叫莞莞,而纯元皇后的名字就是菀菀。皇上给纯元的信中赫然写着:纵得莞莞,莞莞类卿,暂排苦思,亦除却巫山非云也。

图源:《甄嬛传》截图

同音不同字的姓名,酷似的容貌,为了造一个白月光替身,皇上可以说是十分尽力了。

不过,跟《情深深雨濛濛》里的陆振华比起来,皇上还是略逊一筹。

陆振华和萍萍在年轻时相爱,为风风光光地迎娶萍萍,他外出闯天地,结果一闯就是15年,等回来的时候爱人已经去世,从此他就踏上了收集萍萍周边的道路……

这人性格像萍萍?娶了她!这个人嘴巴像萍萍?也娶了!一番操作下来,他一共娶了9个像萍萍的老婆,正儿八经的“从此我爱上的人都像你”。不仅如此,每个老婆和他结婚的时候,都要穿上骑马装,因为这是萍萍最爱穿的衣服。每次在婚礼上,陆振华都会握住新娘的双手,深情又豪迈地说:

我这双手会打一个天下给你!

殊不知,这句话是他最初对萍萍说的。

到这还不算完。陆振华不仅娶的老婆都像萍萍,他的女儿们名字也都是如萍、依萍、心萍等,反正必须有个萍字。甚至临去世,陆振华心心念念的都是萍萍,撑着最后一口气,也要让人把柜子里萍萍的照片拿给他……

要不是这俩人都一边怀念一边不停纳妾,这份执着,差点就感动了观众。

怀念可以,总怀念不行

白月光虽好,但如此念念不忘着实令人不解。

这或许可以用蔡格尼克效应来解释。所谓蔡格尼克效应,简单说就是我们对那些没有完成的事情记得更清楚。

心理学家布鲁马·蔡格尼克(Bluma Zeigarnik)最早注意到这个现象,她还设计了相关实验。

蔡格尼克找来164名被试,给这些被试分配了22个简单的任务,比如写下以L开头的城市的名字,从55倒数到17等。完成每件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大体相等,一般为几分钟。所不同的是,被试可以完成其中一半的任务,另一半任务则不得不“半途而废”——蔡格尼克会打断他们。允许做完和不允许做完的任务随机排列出现。

最后,蔡格尼克发现,被试能记住68%的未完成任务,已完成的任务则只能记住43%。

日常生活中,蔡格尼克效应无处不在。想想考试后,你是不是对不会写的题目记忆深刻?还有电视剧,剪辑师们为何喜欢在每集结束时留下悬念?以及那些让你反复念叨的cp们,有多少个是结局分离的意难平?

同样的,白月光也是如此。

正因为没有在一起,才让人念念不忘。真要在一起了,也许就变成了张爱玲文中所说的衣服上的饭黏子,美好不再。

图源:《甄嬛传》截图

除蔡格尼克效应外,时间也是白月光情结的一个成因。

人们总是觉得,过去比现在要好,无论是人还是环境。造成这种知觉偏差的原因,就是时间。

和许多人的认知不同,我们的记忆实际上是一种非常主观的东西,情绪、想象力、身边人的记忆等,都会对我们的记忆产生影响。心理学家Tory Higgins和Charles Stangor曾做过回忆相关的研究,结果发现,人们只记得结论,却不记得原因。

举例来说,很多人都觉得童年美好,一毛钱一根的棒冰美味无比,但实际情况更可能是那时候根本没什么好吃的,所以一毛钱的棒冰显得尤其美味,真要和现在的雪糕比起来,结果八成会打破你的童年回忆。

也就是说,在回忆过去时,人们很容易过度美化(或者恶化)过往的记忆。白月光也因此变得更加楚楚动人。

结果和好后继续吵架

仅仅是美化记忆也就罢了,我们甚至可能会虚构记忆。

Johnson等人(1993)的研究发现,对想象力丰富的人来说,他们可以通过想象虚构出自己未曾经历过的事情,甚至能虚构出细节,而当虚构完成,过段时间后人们就会忘记这些事是自己想象出来的,错把其当作真实的记忆。

也就是说,如果你本身就比较喜欢一个人,中间又和对方走散了,那么在日后的时光里,你很可能牢牢记住“ta很好,我们很幸福”的结论,然后开始虚构幸福的细节,并最终对此深信不疑。

这更可能是实际情况

就是说,有的事和人偶尔想想就可以了,趁还来得及,把更多时间用在值得的事情上吧。

毕竟,你不会比今天更年轻了。

[1]约翰·戈特曼,娜恩·西尔弗. (2014). 爱的博弈. 浙江人民出版社.

[2]秦鹏博. (2019). 《传播学史》:生活中的"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法律与生活(11), 2.

[3]KnowYourself:“后来遇到许多人,可我都觉得不如你” | 放不下过去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