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维

(十)

小学转校生自述(一个小学生的干校)(1)

在校部生活的一段时间,学会了很多东西。游泳,是在干校必备的本事,因为干校的湖很多,要不怎么叫黄湖呢。除了自然形成的湖泊外,还有一些人工水面,像砖窑附近的窑坑,就是烧砖取土形成的。雨季来临,大别山冲下来的大水,会把很多低洼地面变成一定深度的水面。所以,在黄湖,不会游泳是件不安全的事情。夏季的一天,几个同学找我游泳,当时我还不会,在母亲的鼓励下,我大着胆子跟同学跑到校部附近的河沿儿,与其说学游泳不如说就是玩水。齐腰深的河沿儿(我们都这么称呼,是一片很大的水面。军代表经常扛着小口径步枪在这里打野鸭子),水面漂浮着数不清的荷叶,上面支愣着密密麻麻的荷花、莲蓬,炎热的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特有的香味。一个下午,估计这个水面的莲子让我们这些孩子吃得差不多了。该回家的时候,才发现我这个旱鸭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了游泳。

养马是比较讲究的农活儿,能被安排养马,说明这个劳力是值得信任的,因为一匹马的价格不菲,并且能够顶十个人干活的量。校部的马圈是干校大门向北主干道的终点,又是通向学校小路的起点。养马,首先讲究的是制作饲料,喂马的饲料用草要用铡刀尽量切碎,然后拌上豆类的东西。马圈西侧是校部的豆腐房,黄豆用水泡起来后上锅蒸熟,一是用来磨豆浆制作豆腐,二是榨成食用油。榨食用油的副产品是黄豆饼,捣碎了可以用来喂马。当然,我也会偷偷地拿几块放到炉子边上烤熟了待用,因为开饭之前的时间是漫长的,实在饿得不行了,就拿来充饥,还是蛮好吃的,就是费牙。你想啊,能从黄豆中挤出油来,那个豆饼的密度得多大呀!带我的老马倌挺‘坏’的,经常‘不怀好意地’检查我的工作,看到炉子上的豆饼残渣,就会对我训斥一番:那是给牲口吃的,吃了有劲儿好让它干活呢,云云。榨油剩下的豆饼再经炉子一烤,别提多干了,吃多了会上火,拉屎也变得特别困难。但是有一样,就是这样的屎,当地的狗特别喜欢,是我率先发现的这个秘密。碰巧有一天,老马倌从厕所出来,没过一会儿,经常在马圈周围闲逛的狗溜进了厕所。这个情景我熟悉啊,因为我每次吃完豆饼上厕所,那条狗都会跑进去弄上两口儿,甚至有时候我们还会在里面相遇:去去去,还没完事呢,不嫌害臊!哈哈,这次老马倌让我逮找了,他也偷吃豆饼!后来我就再也不背着老马倌偷吃豆饼了,我会举着豆饼冲他坏笑:够干的嘿!

小学转校生自述(一个小学生的干校)(2)

养马除了要喂好,还要溜好,因为马干完体力活儿会出很多汗,这个时候是不能让它马上喝水的,否则很容易伤及内脏。从驭手手里接过马,要牵着它慢慢地溜。有一次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我牵着马缰走在河沿儿的边上。溜着溜着,这马就不听话了,渴啊。它带着我往河沿儿中间走,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学会游泳,勉强牵着它沿着河水下面隐约能看见的一条小道走向河心。真是挺悬乎的,马要是偏离小道,我可能就被带进深水区了,今天就没人写这段故事了!回到家吃饭的时候也没敢跟我母亲提起这件事,否则后来学游泳的事情可能就得不到母亲的鼓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