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家长常用语(海淀妈妈群里的新黑话)(1)

前段时间CSP复赛结果出来了,各种家长群里多了好多报道文章和“别人家孩子”的故事。除了常爸身边的人,还有好多常粉看完之后一脸懵,都跑过来问常爸:

我记得你之前说想给小小常规划信息学奥赛这条路,说目前这条赛道还不挤,能不能具体说说啊,它对升学有什么用?什么白名单?CSP又是啥?这么多黑话都是什么意思?

东北家长常用语(海淀妈妈群里的新黑话)(2)

的确,常爸之前讲过,正是因为自己高中就被老师挑选学信息学,且在后续8年的工科学习和工作中,吃尽了“提早学编程”这个红利,所以我自己非常看重小小常学编程。

东北家长常用语(海淀妈妈群里的新黑话)(3)

(常爸大二时在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拿了一等奖。后来又参加“2003年索尼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在这个全国各大工科名校都会派队参加、含金量很高的竞赛中又获得了一等奖。)

东北家长常用语(海淀妈妈群里的新黑话)(4)

(比赛之后,我把自己的参赛经历总结出版了两本书,这本是VHDL,主讲硬件编程语言,另一本是和单片机和CPLD/FPGA相关的)

终于盼到小小常二年级结束,期待已久,是时候开始培养他的编程思维了。在给他的编程学习做规划的同时,我把之前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好几篇科普文章,还于公于私利用手头资源请到了业内人士专门给咱们做过专场直播。

原以为对这方面的普及不少了,可看到后台大量留言,我不禁还是会感慨,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孩子小时候大家都差不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孩子就开始显山露水,各种技能会得特别多,还能经常参加演出比赛什么的锻炼和成就自己。其实很多时候,造成孩子之间差异的原因恰恰来自父母对信息的获取能力。放大一点说,就是父母认知的差距造成了这种信息差

因为受制于自身的学习背景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很多父母都不了解“信息学”,这个可以清晰地预见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升学就业都非常有“性价比”的事。

与其一个个回复,倒不如一文说清。今天这篇就是信息学奥赛的入门扫盲贴了!

信奥赛是怎么回事?那些黑话到底是啥意思?学习路线怎么规划?我尽量写得通俗易懂些,争取让小白家长也能看明白、搞清楚,知道这条道到底要不要让孩子走,以及怎么走?

咱们先来说说:啥是信奥赛?

信奥赛,就是信息学奥赛。要搞清楚信奥赛是啥,还要从“五大联赛”说起。

那么什么是五大联赛呢?

就是世界上每一年都有最高级别的针对中学生的5个学科比赛,分别是数学奥赛(IMO)、物理奥赛(IPHO)、化学奥赛(ICHO)、生物奥赛(IBO)、信息学奥赛(IOI)。

这五大联赛是世界级别的,信息学奥赛就是五大学科联赛之一,也是少儿编程领域的最高竞技舞台。

东北家长常用语(海淀妈妈群里的新黑话)(5)

(信息学奥赛:五大学科联赛之一)

可能有家长说,这个比赛这么厉害啊,但我家是普娃,怕是没能力冲击世界级别的比赛,我们还是省省力气搞点别的吧。

这么想的话,某种程度上又体现出了家长的“认知/信息差”。因为,信奥赛是一条“从学到竞”的路线,每一步孩子都很受益。

就说竞赛吧,不用冲击什么国赛大赛的,在本地区能学出点名堂来,那含金量就是杠杠的,不管小升初、中考,靠“科技特长生”都能派得上用场。

再说“学”这块。参加信奥赛之前需要系统学习C 编程语言,学编程本身就非常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Double减之后,很多原来学ao数的孩子,现在都改为学编程了,就是因为它练思维。

所以咱们应该这么看信奥赛:

它正规、权威,得到了各地官方和学校认可的(像是比赛都是由教育部组织的)。孩子学好了,后面小升初、中考、乃至高考都大有用处。就算没摘金夺银的,也能练思维,思维好了一通百通,学习自然不会差,怎么算都不吃亏!

信奥赛学习路线规划

咱们的小常粉大多跟小小常年龄差不多,基本处于入门阶段,等于站在起点上。下面咱们就说说怎么学编程、怎么参加比赛。为了让大家更直观一些,建立整体印象,常爸先直接po一个路线图,一些术语咱们边讲边普及。

东北家长常用语(海淀妈妈群里的新黑话)(6)

#

时间线:一二年级

这个阶段的孩子基本属于零基础,可以从图形化编程入门,先培养兴趣。

什么是图形化编程?

图形化编程就是用拖拽的方式,把编程的难度降低,孩子不需要一个代码一个字母地写进去,不枯燥、好入门,容易培养兴趣,适合入门阶段的孩子。

东北家长常用语(海淀妈妈群里的新黑话)(7)

市面上有机器人编程,也有纯编程课,该怎么选呢?其实可以考虑孩子的兴趣,一个偏硬件,一个偏软件,不冲突。像常爸之前推荐过的途道机器人,就是集搭建和图形化编程于一体,有编程的一部分,也有跟硬件的交互。而且机器人通常需要孩子自己动手搭建,也能提高动手能力。从小喜欢搭建的孩子可以选它。像是小图灵编程这样的电脑编程,更锻炼孩子底层的思维训练,适合对编程有兴趣的孩子。

#

时间线:三四年级

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接触C 编程语言,零基础也可以学。

什么是C ?

咱们知道,编程语言有好几种,C 是编程语言的一种。为啥建议孩子学C 呢,因为信息学竞赛以及各种比赛的编程语言就是C 。孩子从三年级开始学,路径更加高效,就不用转换了,后面的竞赛能多出2-3年的参赛机会,获奖几率更大。

(但是多说一句,C 是比较难的,三四年级的孩子要完全自己编写是很难的;现在有一些编程课,刚开始学C 的时候的时候也是有“拖拽”或者“补全语句”的方式来学习,三四年级的孩子也能接受。)

东北家长常用语(海淀妈妈群里的新黑话)(8)

#

时间线:五六年级

系统学习C ,为信奥赛备赛,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参加CSP比赛。

什么是CSP比赛?

CSP是非专业级别的软件能力认证的简称,分两个级别:

一个是入门级,CSP-J,

一个是提高级,CSP-S,

这两个比赛小学/初中/高中都可以参加。通常,小学生可以冲击CSP-J,每年的九十月份报名。

成绩不错的话,小升初获得当地名校的点招的几率大大增加,是非常有含金量的成绩。

#

时间线:初中

初中可以继续备考CSP-J/S,成绩不错的话,就可以跟升学、分班等挂钩了。

各地具体的招生政策不一样。像是北京,获得CSP-J/S一二等奖,中考可以走科技特长生。对于北京等一些地区初二申请名校的1 3贯通项目(相当于免中考,可以提前学习高中内容)也有优势

#

时间线:高中

初中备考CSP-J/S,到高中就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量和考试经验冲击NOIP了。

什么是NOIP?

NOIP就是省内的选拔,全称是“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目的就是选拔省内最好的学生,数量上有的是十几个,有的是二十几个。

具体怎么选拔呢?各省是同一张卷子,同一个时间进行,只是每个省自己组织,在不同的地点进行考试,排名也是本省内进行。

NOIP的获奖概率还是挺大的。如果获得省内一等奖的话,就可以走强基计划,很多名校都会给竞赛学生一些优惠政策,可以名校一本线录取,成绩优秀者能参加清北冬令营资格。

下一步,就是全国的比赛了,全称是“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

什么是NOI?

这个时候大家全部集中在一个地方比赛了(大概有四五百个孩子)。会在这些孩子里,选拔出50个人进入国家集训队。

金牌,高一高二获得清北保送资格。

银牌,获得清北降分录取资格。

铜牌,获得名校降分录取资格。

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孩子有50个,接下来还有两轮选拔,就是从50个里选出30个作为预备队,再从30个里选出4个人,作为国家代表队,代表中国参加世界级比赛,这就是咱们文章前面提到的IOI了。

以上就是信奥赛的备战时间线了,一些赛制介绍和重要的比赛,也一并给大家介绍了一下,相信大家心里已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了吧?

整体而言,这个赛道不拥挤,获奖几率非常大!想一想ao数每年百万级别的参加人数,而信息学才是万级别(具体各省有差别),所以可以说,目前参加信息学竞赛是比ao数更加适合的加分项和敲门砖!

东北家长常用语(海淀妈妈群里的新黑话)(9)

看到这里,很多常粉对信奥赛是怎么回事心中有数了,可能很关心具体应该怎么学啊,尤其是小学阶段怎么上课、怎么备考,因为也要给小小常做各种消息打探和准备,所以常爸后面还会细说这个话题,今天先是一个入门扫盲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