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蝶,鳞翅目蛱蝶科闪蝶亚科猫头鹰环蝶属,是一种常见的大型蝴蝶。取名自后翅翅底大而仿真的眼斑,酷似猫头鹰的脸。这个眼斑是一种很明显的警戒色,其功能就是在欺骗捕食者,让对方误认为正有一只大眼睛动物在凶狠地瞪着它们,是极其巧妙的伪装。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及次生林中。由于此蝶幼虫所寄主的植物是竹或凤梨科植物,所以被视为是害虫。

猫头鹰蝶的天敌 物种百科猫头鹰蝶(1)

猫头鹰蝶的天敌 物种百科猫头鹰蝶(2)

体型较大,翅展可达15厘米。触角幼,前足退化。翅膀以褐色为主,有棕色和白色相间的条纹,后翅有大眼斑。猫头鹰蝶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即一生会经过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它们成群生活和取食,成虫在晨昏时分活动,不好访花。幼虫吃香蕉植物或芭蕉属的叶子,成虫喜欢发酵的果实和花蜜。其实,蝴蝶危害农业主要是在幼虫阶段,幼虫孵化后主要就是进食,要吃掉大量的植物叶子。

猫头鹰蝶的天敌 物种百科猫头鹰蝶(3)

猫头鹰蝶的天敌 物种百科猫头鹰蝶(4)

眼斑的存在对蝴蝶的生存来说意义非凡。眼斑在眼蝶科、闪蝶科和环蝶科中最常见。这些类似眼睛的斑纹可能很简单,很多眼蝶的“眼”是由一个黑色的圆斑组成,其边缘仅有一圈白色的细线。一些眼斑则与脊椎动物的眼有着惊人的相似,就如猫头鹰蝶这样的眼斑。很多蝴蝶就是利用这些眼斑来吸引捕食者的注意力,从而避免致命部位受到伤害,即使翅膀损坏了,很多时候也还能正常活动,不至于危及自己的生命。

猫头鹰蝶的天敌 物种百科猫头鹰蝶(5)

猫头鹰蝶的天敌 物种百科猫头鹰蝶(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