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葺茆茨紫翠间,今年偷得半年闲。
门前木落须霜晓,且看西南一角山。
陆游《看山》
成语是中国语言的宝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或者可以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词汇要形成成语,往往经过非常长的历史沉淀,并形成于某些具体的历史事件之中。因此,成语又往往和故事联系起来,比如,三顾茅庐,只要一提起三顾茅庐,就知道出自于三国时期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历史典故;再如指鹿为马,里面包括秦末赵高专权的历史。
三顾茅庐
然而,总有一些词语,看起来习以为常,很像非常有历史的样子,实际上却十分“年轻”。比如冰山一角。怎么看这个成语就有年头的样子。平时生活中,或者电视电影中也时常出现,大家也都知道这是一个成语,指的是一个非常大的事件,仅仅暴露很小的一个部分。它可以是褒义,表达对美好的认识还不足。如:
人们对《管锥编》的艺术价值的认识,还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冰山一角也可以是贬义,表示对恶的揭露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如:
这些问题仅仅是他黑暗历史的冰山一角
破冰行动
虽然这个成语人们都已经非常熟悉,但它的形成,却非常非常年轻,至今也不过百年的历史。
“一角”通常是指事物的一个部分,其实一角一词很早就有了。如《山海经》中的赤豹,“五尾一角”。这里的一角指动物头上的特有突出物。后来“一角”也逐步开始指事物的一个部分,比如围墙的一角,大军围敌的一个部分,《续资治通鉴》“整兵,开南门,突围一角出”
一角一词在诗文中并不常见,早一点的如郭璞的《江赋》中有“龙鲤一角”。明代徐庸有“一角横池水”。清代龚自珍有“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纳兰性德有“望里家山云漠漠,似有红楼一角”。
唐诗有黄公绍的念奴娇“望美人兮天一角,我欲凌风飞去”,“天一角”,可以说是天的一个部分,也可以是指一个方位,“天一角”在宋明时期也常见到,如宋代金镗“等闲来,天一角,岁三周”,张辑“听尽归鸿书怎托,相思天一角”,张孝祥有“填一角,南枝向我情如昨”。
冰山一角
至迟在明代,用“一角”来修饰的物件就多了起来,如何巩道“一角红帘长不捲,九回肠断四垂天”,林翰有“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几尺又何妨”。
冰山一角的一角,实际上指冰山的一个部分,最终在成语中表示较为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这个成语最为接近的,就清代前确只有陆游的“且看西南一角山了”。
一角天
冰山,在古诗文中也常见,自唐至现代,没有间断过。如《资治通鉴》有“杨右相如泰山,吾以为冰山耳”。古人把冰山比作看起来坚韧,实则不堪一击的人或事。与之类似的还有《幼学琼林》中的句子”势易尽者若冰山“,指的是局势一变,什么都变了,就好像日出之后,冰山消融一样。
另外宋代肖立之有诗《冰山》。宋张著词真珠帘有句“冰山一片”。元曲有“冰山雪槛忘怀饮”,明代李昱有诗《冰山行》。虽然宋明之后,一角已经泛指各种事物,但未见有诗文将冰山与一角联系在一起。元末明初的江西诗人郭钰的《冰山谣》第一句:“黑风赑屃海波立,冰山嵯峨耸千尺”,说的就是海上冰山,但是也没有把冰山与一角联系在一起。
冰山
有关冰山一角这个成语具体起源于清末民初的哪一本书,具体确切的时间是清末,还是民国初年,目前还是一个未知之谜。按照目前最通行的解释“冰山一角”为舶来词,形成于近代,来源于英语俗语“the tip of the iceberg”。正是由于大家对冰山一角太过于熟悉了,却反而忽略了它的历史。
冰山一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