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公元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惨遭劫掠,并被放火焚烧。大火之后,圆明园这座旷世名园,只留下了残垣断壁、衰草荒沙。如今,我们到北京的西北部,只能看到一个圆明园的遗址公园,几段残柱,诉说昔日的富丽堂皇;几块断砖,记录了强盗的罪恶历史。

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圆明园被称作)(1)

面对一片废墟,恐怕难以想象出这座驰誉中外,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的宏伟壮观。它曾是北京西北郊五座离宫别苑,即“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面积347公顷,建筑16万多平方米(相当于整个故宫的建筑面积),风景区150多处……如今世人赞不绝口的北京颐和园,不过是圆明园的一个外围园林。

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是在康熙皇帝赐给四皇子胤稹的一座明代私园旧址上修建的。胤稹登位为雍正皇帝后,扩建为皇帝长期居住的离宫,乾隆时期再度扩建。后又在园的东侧辟建长春园,在园的东南辟建绮春园,作为附园。嘉庆、道光、咸丰三朝又代代增修。前后共历150余年,而圆明园实际上应是“圆明三园”。

与避暑山庄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及山水不同,圆明园全部由人工造起。造园匠师运用中国古典园林掇山和理水的各种手法,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山水地貌作为造景的骨架。圆明三园之景都以水为主题,因水而成趣、利用泉眼、泉流开凿的水系占全园面积的一半以上。河湖水系构成全园的脉络和纽带,供荡舟和交通之用。叠石而成的假山,聚土而成的岗阜,以及岛、屿、、洲、堤分布于园内,约占全园面积的1/3。它们与河、湖、泉、塘及亭、台、楼、阁、桥、榭相结合,构成了层叠多变的百余处园林空间,这些人工创造的山水景观,既是天然景色的缩影,又是园艺匠师艺术创作的体现。

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圆明园被称作)(2)

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游览名园胜景,凡是他们中意的景致,都命画师摹绘下来作为建园的参考。因此,圆明园得以在继承北方园林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地汲取江南园林的精华,成为一座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的大型人工山水园。

除了山水丘壑,圆明三园还在大园中,以一组组生活及其他活动所需要的建筑为中心,配以山水,围以树木;或在人工山水之中,缀以建筑,环以墙垣,用这两种方法组成园中之园,使每个小园都形成一定的景观。这些小园在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建筑物与水面、山丘的结合上,有不少佳例。有仿效江南山水名胜的,如福海沿岸摹拟杭州西湖十景,“坐石临流”仿自绍兴兰亭,以及仿无锡惠山秦园,江宁(南京)瞻园,海宁安澜园,宁波天一阁,苏州狮子林等等胜景;有取古人诗画意境的,如“武陵春色”取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表现神仙境界的,如“蓬岛瑶台”象征神话中的东海三神山;有象征天下一统的,如九岛环列的后湖代表禹贡九州,体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还有利用奇花、异石、怪树作为造景主题的,如“镂月开云”的牡丹、“天然图画”的修竹等。这些主题突出,景观多样的景区,大多数做成园中之园,它们之间均以筑山或植物配置作障隔,又以曲折的河流和道路相联系,很自然地引导游人从一景走向另一景。园中有园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种独特布局形式,圆明园在这方面可以算是典型佳例。

再有一点,就是建筑形体的变化。圆明园的单体建筑,在平面上采用“工”字、“卐”字、“田”字、“井”字,“卐”字以及“偃月”、“曲尺”、“扇面”等形状。亭的种类采用四角、六角、八角、十字、圆形及“流杯”、“方胜”等。屋顶采用庑殿、歇山、硬山、悬山、卷棚等各种方式。游廊有爬山、叠落等,与殿宇曲折相连,变幻莫测,使建筑造型丰富多彩。

长春园北部还有一个特殊的景区,俗称“西洋楼”,是由当时以画师的身份供职内廷的欧洲籍天主教传教士郎世宁、蒋友仁等人设计监造的一组欧式宫苑。六幢主要建筑物为巴洛克风格,但在细部装饰方面也运用许多中国建筑手法。三组大型喷泉、若干小喷泉和绿地、小品则采取勒诺特尔式的庭园布局。这是在中国宫廷里首次成片建造外国建筑和庭园。如今只剩部分高大的雕刻柱石,令人扼腕叹息。

圆明园作为皇帝长期居住的地方,兼有宫与苑的双重功能。因此按照传统,采取了“前宫后苑”的形制。在紧接园的正门建置一个相对独立的宫廷区,包括帝、后的寝宫,皇帝上朝的殿堂,大臣的朝房和政府各部门的值房,是北京故宫的缩影。这一部分,南起大宫门,北至九洲清宴殿。

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圆明园被称作)(3)

正大光明殿是圆明园的正殿,殿上是雍正手书“正大光明”四字匾额。殿堂七间,前面有宽大的月台,东西配殿各五间。皇帝每年生日受贺、新正曲宴亲藩、小宴廷臣、中元筵宴观庆龙舞、大考翰林、散馆乡试及复试,都在这里举行。正大光明殿以东有勤政亲贤殿,殿堂五间,皇帝每天在这里批览奏章,召见群臣。

九洲清宴和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位于前湖北岸。九洲是全国领土的象征,表示大清王室对国家的主宰。它由南向的三进大殿组成,第一进为圆明园殿、中间为奉三元和殿,最北为九洲清宴殿,中轴东有“天地一家春”,为后妃居所。

后湖景区,有镂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万方安和、山高水长、同乐园(设有戏台)等。

后湖以北,西起安佑宫,东至廊然大公、北远山村,是乾隆时期建筑的小园聚集区,有安佑宫、水木明瑟、舍卫城、文源阁(藏书楼)、廊然大公、西峰秀色、四宜书屋、北远山村等。

东湖区(福海景区)主要有方壶胜境、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平湖秋月、曲院风荷等景区、小园。

圆明园中有“四十景”,以及“绮春园”(万春园)三十景”、“长春园三十景”等,都是由皇帝命名题署的。园内的建筑物一部分具有特定的使用功能,如宫殿、住宅、庙宇、戏院、藏书楼、陈列馆、店肆、山村、船埠等,但大量的则是供游憩宴饮的园林建筑。

圆明园不仅是当时中国的一座最出色的行宫别苑,且对18世纪欧洲自然风景园的发展,曾产生一定的影响,不愧是“万园之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