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关于西方骑士的传说中,知名度最大的人物,那大多数人都会说,肯定是亚瑟王。作为欧洲骑士故事中最传奇的人物,亚瑟王以及他的圆桌骑士们在传说中抗击入侵不列颠的撒克逊蛮族,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逸闻,甚至在某些故事中还远征高卢等地,击败过罗马帝国,虽然最终被骑士莫德雷德背叛而死,仍然不失为一个卓越的、拥有骑士精神的王者。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些传说虚构成分极大,但是,真实历史中的不列颠,却和亚瑟王传说中的命运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亚瑟王的传说,可以视为不列颠人民用来安慰自己的幻想。

历史上亚瑟王(亚瑟王传说背后的绝望)(1)

亚瑟王拔出石中剑

在亚瑟王的传说中入侵的撒克逊人,在真实的历史上是存在的,实际上,他们正是在古罗马帝国末期入侵罗马世界的蛮族之一,也属于日耳曼蛮族。而那个时候的不列颠,指的就是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不列颠地区,也就是现在英国的南部,即英格兰地区以及威尔士地区。

早在罗马人踏上不列颠的土地之前,据说希腊人就已经知道这片土地的存在了,善于航海的希腊冒险家们为日后的不列颠起了一个名字,即“阿尔比恩”,将这里视为世界的边界之一。而不列颠进入罗马人的视野的原因也比较偶然,当时正是公元前1世纪,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凯撒大帝的时代。凯撒在征服高卢的时候,从蛮族俘虏口中,得知不列颠的蛮族在帮助高卢人,于是,为了惩戒这些与罗马为敌的人,凯撒点起大军,从公元前55年开始,两年的时间里,他分两次入侵不列颠。在凯撒的武威之下,虽然罗马人因为海难损失不小,却依然大胜不列颠人,不过由于当时高卢爆发叛乱,因此凯撒便没有继续深入不列颠,而是回到了高卢。顺带一提,不列颠这个名称,是根据当地蛮族布列吞人而起名的,意思是“布列吞人的土地”。

历史上亚瑟王(亚瑟王传说背后的绝望)(2)

凯撒是最早抵达不列颠的罗马统帅

凯撒虽然回去了,但沿海的不列颠的蛮族们内心的震撼却没有削减半分,他们深感于罗马军团的先进和强大,主动与罗马人签订了同盟条约,成为了罗马人在不列颠地区扩张的向导。而到了公元43年的时候,不列颠上反对罗马人的力量逐渐壮大,特别是像卡图维劳尼王国这样的本土国家。当时正是罗马帝国的上升期,于是克劳狄乌斯皇帝派遣4万罗马大军,轻而易举地歼灭了当地的反抗势力。而等到了著名的暴君尼禄时期,罗马军团更是扑灭了著名的布狄卡起义。接连的反叛使得罗马人下定决心,将不列颠整个并入罗马帝国,改为行省,而不是继续放任当地蛮族王国的存在。

因此,从公元1世纪开始,现代的威尔士以及英格兰地区就成为了罗马帝国的行省,罗马人在这里建设城市、修建大道、繁衍生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的蛮族凯尔特人也逐渐和罗马人融合,这就是罗马不列颠人。而现今的苏格兰地带,则因为罗马帝国放弃了进一步的扩张而继续保持着蛮族原始统治的样子,特别是罗马五贤帝之一的哈德良大帝期间,罗马人还在行省的边界特意修建了城墙来防御,这就是著名的“哈德良长城”。

历史上亚瑟王(亚瑟王传说背后的绝望)(3)

驻守哈德良长城的罗马军队

于是,伴随着罗马帝国带来的秩序,不列颠地区就这样稳定地进行罗马化,然而,随着罗马帝国的陨落,罗马不列颠地区也迎来了一场浩劫,那就是蛮族入侵。

在罗马帝国300年的稳定统治后,经历三世纪危机的罗马帝国已经衰落不堪,特别在公元395年时,在统一的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大帝死后,根据他的遗言,罗马帝国东西一分为二。不列颠地区自然属于西罗马帝国。可惜的是,西罗马帝国不仅经济上虚弱不堪,而且其漫长的欧洲边界线饱受大量蛮族部落的冲击,更令人扼腕的是,昏庸的皇帝霍诺留又杀害了父亲留下来的得力干将斯提里科,致使西罗马帝国丧失了手中的精锐之师,成为了待宰的羔羊。

历史上亚瑟王(亚瑟王传说背后的绝望)(4)

撒克逊蛮族战士

而作为西罗马帝国的边境行省,不列颠地区不仅要面对北方和西方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土著蛮族,还要面对从海上来的大敌,那就是撒克逊人。当时的罗马帝国在这里缺乏海军,因此,原本隔离于大陆的不列颠非但没有得到大海的庇护,反而由于漫长的海岸线而饱受威胁。罗马帝国原本在海岸线修建的大量石墙和塔楼组成的防线,也因为连续不断的袭击而越发破旧。

历史上亚瑟王(亚瑟王传说背后的绝望)(5)

西罗马军队抵挡蛮族入侵

而当来自大海的入侵者登陆后,本地的罗马军队也难以抵挡,因此,西罗马帝国不得不常常命令高卢地区的罗马军队进入不列颠作战,可每当欧洲大陆的罗马军队完成任务离开不列颠,撒克逊人就又趁机来到不列颠烧杀掳掠。而随着西罗马帝国的进一步虚弱以及欧洲大陆的蛮族侵袭越发猛烈,西罗马皇帝霍诺留也不得不做出最后的决定了。

于是,霍诺留最终公元410年左右下令,让所有的不列颠地区的罗马军队放弃不列颠,全部撤退到高卢地区来保护高卢。在诏书里,他告诉罗马不列颠的人们“今后无法再为保护他们进行如此艰难的跋涉了”、“要拿起武器,学会同敌人作战。”

当罗马军队全面撤出不列颠时,罗马不列颠地区丧失了来自帝国的武力保护,只剩下一些当地老兵、自愿留下来的罗马士兵还能勉强作战,其它全是平民。据说,在留下来的士兵中,就有一些萨尔玛提亚游牧骑兵,这些人虽然出身游牧民族,但在罗马文明的影响下,留在了不列颠保护当地老百姓,后世有人认为,他们可能就是圆桌骑士的原型之一。

历史上亚瑟王(亚瑟王传说背后的绝望)(6)

《亚瑟王》剧照,图中的战旗即是萨尔玛提亚“龙旗”

而当地人在知道西罗马帝国已经抛弃他们之后,立刻按照祖先们的部落划分选举各自的国王。一时间罗马不列颠地区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王国,这一时期,则正是亚瑟王传说开始的时候,符合传说中不列颠诸国的描述。不过与传说不同的是,罗马不列颠人并没有团结在一个领袖麾下,反而先陷入到了内乱之中。他们不知道,除了撒克逊人之外,盎格鲁人和朱特人也对他们虎视眈眈。

而撒克逊人则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在公元410年和公元419年,撒克逊人两次入侵不列颠,同一时间,原本哈德良长城北方的皮克特人也跟着大举入侵。内乱的不列颠人根本无法抵抗,像羔羊一样被蛮族所杀戮。绝望之中,不列颠人甚至向早已抛弃他们的西罗马帝国再次送去书信,信中不列颠人写到“敌人把我们驱赶到海上,海又把我们赶到敌人面前”,他们乞求帝国能够派遣军队来拯救他们,但这时的西罗马帝国正饱受“上帝之鞭”阿提拉的摧残,自身都难保了,又哪来的军队解救不列颠人呢?

历史上亚瑟王(亚瑟王传说背后的绝望)(7)

西罗马帝国正在遭受匈人的摧残

而在《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中记载,当时不列颠的一个国王沃蒂根邀请一名叫做亨吉斯特的蛮族雇佣兵来到不列颠同北方的皮克特人作战,可是亨吉斯特反客为主,不仅杀死了沃蒂根,还从不列颠人那里得到一大片土地。原本来自海上的蛮族,这下开始在不列颠扎了根。随后,定居了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开始大举入侵人的国家,许多当地王国被消灭,大批不列颠人逃亡,有的人去了威尔士地区,还有的人度过大海,来到现在法国的布列塔尼地区,据说,后来的布列塔尼公国就是他们的后裔建立的。

历史上亚瑟王(亚瑟王传说背后的绝望)(8)

传说中的巴顿山战役

更为糟糕的是,随着欧洲大陆上法兰克蛮族的一家独大,留在欧洲的盎格鲁-撒克逊人被击败,于是他们决定投奔自己在不列颠定居的同胞们。这样一来,不列颠的盎格鲁-撒克逊蛮族有了生力军的补充,于是再次对不列颠人发起了进攻。他们一路势如破竹,将残存的不列颠人逼到了巴顿山上。根据《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的记载,不列颠斯卢尔斯国王亚瑟及时支援,最终击破了盎格鲁·撒克逊人,而根据《英吉利教会史》的说法,不列颠军队是在一位叫做安布罗修斯·奥里安努斯的指挥下取得了胜利。而在亚瑟王传说中,在巴顿山取胜的正是亚瑟王本人。

而在亚瑟王传说中,击败撒克逊人的不列颠王国继续进攻,甚至控制了高卢地区,还击败了罗马帝国的大军,亚瑟王本人却在这种情况下因为骑士莫德雷德的背叛而回援,最终在剑栏之丘和莫德雷德同归于尽,骑士王国就此衰落。但是,真实历史的不列颠人却并没有在巴顿山之后夺回不列颠地区的控制权,反而被敌人进一步击败。最终,留在不列颠的当地人只能退守到威尔士山地之中,他们的后裔,就是后来的威尔士人。

历史上亚瑟王(亚瑟王传说背后的绝望)(9)

亚瑟王击杀叛徒莫德雷德

讽刺的是,作为入侵者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击败不列颠人之后,原本的罗马不列颠行省反而被改称为“英格兰”,即盎格鲁人的土地。更有意思的是,当后来的诺曼人征服英格兰后,为了对抗法国的查理大帝及其十二圣骑士的传说,树立英格兰王国自己的文化符号,英格兰人特意将数百年前的传说整理了起来,并编写成了书籍,这就是大多数人熟悉的亚瑟王故事的由来。这种局面无疑是非常滑稽的,入侵者的后裔将不列颠人的英雄挪用为自己国家的英雄,全然不顾传说中凶恶的蛮族,正是他们的祖先。

历史上亚瑟王(亚瑟王传说背后的绝望)(10)

英格兰人打造的亚瑟王传说

传说中,亚瑟王在剑栏之丘战役后被送到了阿瓦隆仙境,而当不列颠再次陷入危难时,他会出现重新拯救不列颠人。可是,真实的历史中,不列颠人却始终没有夺回原本的国土,连自己民族创造的传说中的英雄,都成了入侵者的果实。亚瑟王传说虽然以悲剧结尾,可历史上不列颠人的遭遇,却比传说的结局更加令人扼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