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情言事言志,诗的源头《诗经》包含风、雅、颂三类,“风”是老百姓自己的心声,也就是民歌,诗起源于劳动。

整日在田间劳作的农民是最朴实的,最艰难的,付出最多,从来不琢磨回报,这种品格呈现着最美的人性光辉,一辈子含辛茹苦,而不觉累。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唐末至五代后梁时和尚长汀子作的一首《插秧诗》。物孰诚之,以朴质也,白描手法,诗句形象朴质地描述了插秧的情形,轻易勾勒出脑海里农忙的立体画面。

一分耕耘一分收成(一耕一锄话农事)(1)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黍、粟

罗衣初卸露黄肤,累累嵌成万颗珠——小米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大米

小米在唐朝以前一直是我们汉民族绝对意义上的主粮。唐之前的隋朝,再往前魏蜀吴,二晋,南北朝等都没有可口的白米饭。

唐中后期,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种植业逐步发展,大米才逐渐成为主粮。

一分耕耘一分收成(一耕一锄话农事)(2)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诗人应邀到一位友人家做客,孟浩然的这位故人为他准备了黄米饭作为主食。“鸡黍之交”也象征着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

杜甫在一次去朋友卫八处士家作客时,朋友以“新炊间黄粱”热情地招待他,也就是掺着黄米的饭招待。

黄米本是北方一种粮食,是糜子或黍子去皮后的制成品。看来黄米饭在那个时候是老百姓上好的食材了。

孟浩然和杜甫这两位大诗人的朋友都很能干,让我想起了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草长的比豆子还要好,所以忍不住吐槽:为何我种的豆子老不长苗?害的我从早锄到晚。

一粟一米都被写成了字,幻化着诗意,走进古诗词,从一耕一锄中去感悟劳动之美。

一分耕耘一分收成(一耕一锄话农事)(3)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古代虽然没有电灯照明,到了晚上妇女们还要忙着把麻搓成线用来织布,小孩并不懂事,也在桑树荫下学着大人种瓜。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就更不用说了,要去耘田。

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实行自给自足的生存基础,以家为单元的小农经济,基本上自己所需要的都由自己生产。

衣食住行所有的需要中,吃穿无疑是首要的,为了满足生存,就需要男儿“昼出耘田”,古代有“春耕夏耘”的说法,耕是翻松土地,耘是除草。

女子“夜绩麻”,“绩”就是纺织的意思。农事繁忙的时候,女子同样得在田里帮助男子劳动。

一分耕耘一分收成(一耕一锄话农事)(4)

“未解”,就是还不懂得,童孙当然不懂得帮忙父母耕织了,他们还小,正是玩心太盛的时候。诗中的孩童孙“未解供耕织”,在桑树的树荫下,半爬半跪,模仿着大人的行为,学习种瓜,这种学习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或者是一个游戏。

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常态,从中流出的是村庄儿女的自豪和担当。儿童情态的刻画,表明儿童尚且如此,父母更是如此了,中华民族一直是个勤劳的大家族,他们不是没有遇到过挫折,而是面对风风雨雨有着担当和责任,诗句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担负的勇敢,朴素而自豪,很健康。

一分耕耘一分收成(一耕一锄话农事)(5)

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四

(宋)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

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

一夜连枷响到明。

古代,稻子要手工收割还要手工打谷,打谷的场地叫着稻场,稻场用石磙一遍一遍的碾压平整,为了打稻谷的时候谷子不会陷进泥土里。“场地镜面平”一点也不夸张。

为什么说新筑?这也是事实情况,诗人对老百姓的农作了若指掌,收割稻谷是在秋收的季节,平常的一年四季中的其它日子,稻场是没有镜面平的,因为稻场都是土质的,雨水,人行走,都会使它泥泞不平,单单赶在收割稻谷或者小麦油菜等农作物的时候专门用石磙收拾平整。

一分耕耘一分收成(一耕一锄话农事)(6)

打稻谷还在赶在晴天,害怕刚收割完的谷物被雨水淋湿发霉,农民需要连夜打谷(把稻子从秸秆上脱下来,也就是脱粒)。

古代没有天气预报,实践出真知人们根据以往对气候总结的经验,赶在霜的晴时,打稻谷,农忙秋收是老百姓最开心的日子,总感觉有说不完的力气,掩饰不住的愉快。

一分耕耘一分收成(一耕一锄话农事)(7)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连枷是打谷子的工具,是老百姓自制的,康震老师在诗词大会上解释过,六七十年代的农村还能用到的劳动工具,通过范成大这首诗里我们得知那个朝代已经有连枷了,连枷打到谷子上噼里啪啦的响声在村里此起彼伏,伴随着蛙叫声,蟋蟀声,老百姓的笑语声,在夜色里流淌。热火朝天而生动有趣,这是劳动的本质美。

一分耕耘一分收成(一耕一锄话农事)(8)

结语: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先民追随着大地的脚步劳动,自给自足。“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的富足场景,让读者感知田间地头的夏天真美;“大儿牵衣镰在手,小儿携篝并畦走。”的儿童情态,让读者感知农家简单的天伦欢乐;“麦头熟颗已如珠,小厄惟忧积雨余”的紧张忙碌,让我们看到先民的晶莹汗水。

先民的劳动定格在古诗词里,一棵棵秧苗撑起来他们的世界,一滴滴汗水润透了大地,一耕一锄总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