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道有多少“锵锵迷”和我一样,开始追新一季《圆桌派》了。
追的原因很简单:好久不见,甚是想念,想听窦文涛唠唠家常,聊聊生活。
01、在《圆桌派》开播前不久,《锵锵行天下》又将网友的思绪,带回到熟悉的场景。
尽管这次不是坐在圆桌前,而是三个人边走边聊,但是窦文涛一如既往恰到好处的配合,既不让自己夹在中间看起来突兀,也给足了嘉宾自由发挥的空间。
聪明如他,懂得每位嘉宾的性格,所以才会在看似随意的访谈过程中,照顾到各路嘉宾的情绪。
对方如果能说,他就少说,多抛些有质感的问题,引起嘉宾的共鸣,让对方肯吐露真心。
如果对方话少,他就相对多说,但不抢戏,逐渐引导嘉宾进入状态。
所以你会觉得他不像是主持人,更像是和性格迥异的几个朋友,坐在自家客厅,喝喝茶,熏熏香,唠唠嗑。
虽说是闲谈,围绕的主题还真不是你想驾驭就能驾驭的那种。这个闲,包含着有趣、有料、有味道。
02、窦文涛的人生轨迹并不复杂,大体总结下来有三件大事,两个影响他终生的人和一个难改的习惯。
如果高考那年,他没有考入武汉大学新闻系,或许电视上也不会出现他的身影。
他可能只是躲在小城的嗜书青年,没有远大理想,只有一腔情怀。
如果来到凤凰卫视以后,他没有接下《锵锵三人行》,谁能料到这个腼腆的小伙子,竟能改变中国电视。
他让中国电视开始说“人话”,且是用一种让人耳怀孕的方式。
如果没有接下来的《文涛拍案》,他很有可能会被“锵锵”塑造成一个符号。
将他直接定义为“揣着明白装糊涂”也好,大智若愚也罢,都是观众给予他的片面化分析和结论。
实际上他也有激情澎湃的一面,只不过我们看惯了他的诙谐,便自认为他等同于“不正经”的幽默。
在录制《文涛拍案》时,窦文涛陷入到和自我拧巴的境地。说好听点儿,叫做认真到达极限。
他一遍遍看镜头里的自己,反反复复重来,从白天到夜晚,谁也不懂他为何会如此执着。
窦文涛事后说起这股苛刻的劲头,笑言只怕是此生难戒。
因为“害”他上瘾的两个人,打小时候开始,已经带给他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两人和窦文涛的关系有多么亲密呢?他们一个的身份是爸爸,一个是哥哥。
窦爸爸的习惯性认真和窦哥哥“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像对待一件艺术品一样”的自我要求,也融入窦文涛的思维方式。
于是将认真进行到底,逐渐成为他人生的信条。
他认真对待每期节目,事无巨细。
从坐姿、表情、桌上物品的摆放,到谈话内容、嘉宾选择、时长控制,任何环节都不放过。
所以他的节目火,绝非偶然。就像陶渊明的诗,看似平易近人,却是不断练笔后的炉火纯青。
03、
窦文涛曾在访谈里说,平时喜欢和比自己年长的人打交道,听他们聊天,觉得特别长见识。
应该说对新事物的探索,是他私下里忙碌的重心。
忙着读书,忙着看展,忙着观剧,从不错过可能涨知识的机会。
正因如此,吸收外界新鲜事物到达一定程度,他才能有话可说,才能顺其自然的进入任何话题。
听文涛讲故事的环节,算是节目上的一大看点。
无论是他想表达某个观点,或是帮嘉宾补充观点,所举的例子既鲜活又不偏题。
往往一个从别处或书里听到、看到的小故事,胜过千言万语的解释,还让观众忍俊不禁。
每到这时,他和其他主持人的不同之处,也便显现出来。
唱高调不是他的态度,掉书袋不是他的风格,他很像那类非高分的学霸,有着学霸羡慕的广博的思想。
窦文涛不只一次提到自己的“宅”,只不过他的“宅”,是领先旁人的时刻。
他在“宅”中充实精神,而后在节目里倾吐“宅”时酝酿出的精华。
如此一来,我们在“宅”时听他的节目,实际也是在丰盈思想,是“宅”有所得的过程。
记得有一次在北京鼓楼西剧场,参加一场有窦文涛的读书活动。
他本人和节目里的并无二样,正经不过三分钟就开始“耍宝”,惹人发笑的幽默里是藏不住的智慧。
曾经他喜欢和年长自己的人多相处,觉得长见识。
想来如今也有很多年轻人,愿意多听他的节目。理由当然也是这三个字,长见识。
,